2019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与反思语文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7976183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与反思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与反思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与反思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与反思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与反思语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新一轮课程改革以 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 了生机,焕发出活力,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 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不少老师的课堂“创新”与 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貌合神离,徒有 形式,没有实效。 笔者认为表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 得关注与思考。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的课 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 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

2、内涵,充分展示语文 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但要注意的是在教 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 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 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 过:“语文教学的根本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 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可时下 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不少老师认为,新 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 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 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 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

3、不能“出 彩”的“添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 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 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 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 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 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 感悟力很强,实际情况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 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 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为空中楼 阁。因此,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绝不能以削弱学 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 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4、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 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 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时间让给学生 进行自主学习。“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许多教师经过短 暂的困惑后马上接受下来并付诸实践,既然要把课堂上的时 间交给学生,岂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吗?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 不愿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哄哄的讨论看似 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 新。因此,要使课堂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老师的 “主导”有机结合。“真理向前迈一小步,就会变成谬误。”传统语文教学的弊 端必须革除,但我们不能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 极端。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只有不断地深入 学习,冷静地思考,不断地反思,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 正走进新课程。第 #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