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及其原则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7974058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及其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及其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及其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及其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及其原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及其原则创造性思维是一个至今尚未定论的概念。现在常见的有这样两种界定:一种 认为,它是以解决科学或艺术研究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为前提,用独特新颖的思 维方法,创造出有社会价值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的心理过程。另一种认为, 它是在解决问题时,具有主动性和独特性的一种思维活动。近几年来,结合语文 学科教学实际,我在培育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作了一些实践和理论上的探索,采 取了一些比较有效的训练方法和途径。介绍如下:一、质疑问难法在教学中创设条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问,引 导他们同中见异,异中见同或平中见奇,从一般不易觉察的地方看出问题,对司 空见惯的事物

2、提出疑问。质疑问难是发现问题的必由之路,是开启创造性思维的一把金钥匙。首先要 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宣传古今中外一些名人善于质疑问题 的事迹,树立榜样,引导质疑。譬如,哥白尼对“地心说”的质疑,才提出日心说; 爱因斯坦对经典物理的质疑,才提出相对论;沈括对古人采药方法的质疑,才写 下了采草药这篇富有科学精神的文章通过这些典型事例的宣传,使学生 明白质疑对创新的重要作用,大大激发他们质疑的主动性。其次,在教学中,要 给学生营造一个充分发扬民主、敢于置疑、敢于提问的环境氛围,对学生的质疑 问题,即使不尽合理甚至明显偏差,也不能采用一棍子打死的压制方法,要给予 耐心而正确的引导。然后

3、,要充分利用教材,开展质疑研讨活动。如教晋词 一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质疑:文首总括句为“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环 境浑然融为一体”,而接下来却先写“山水之美”,再写“历史之美”,作者这样安 排的用意何在?又如小桔灯一文写的主要人物是“小姑娘”,作者为什么要以 “小桔灯”为题呢?通过质疑一析疑一解疑,学生对文章就会有更深层次的理 解。二、标新立异法即正中求反,逆向求异的思维方法。鼓励和指导学生标新立异,可以培育和 发展学生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养成创造性思维的独特性品格。引导学生逆向思维, 求异立论,批判性地思考,要引导学生辩证地处理好求同和求异之间的关系,顺 从性和不顺从性之间的矛盾关系。我们

4、既不能不加分析地扼制学生的不顺从性而 赞赏其顺从性,也不应该无条件地怂恿学生的不顺从性而贬抑其顺从性。对于传 统的一些否定性观点或生理理念,诸如“标新立异”, “班门弄斧”, “东施效颦”等 带有贬斥的行为,也可引导学生,反其道而行之,另辟蹊径,逆向立论:“要勇 于标新立异”,“敢于班门弄斧”,“东施效颦也可贵”一突破思维定势,想别人之 未想,言别人之未言,就能开拓创新。三、“辐射发散”法以一事物为触发点,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去思考和想象的思维方法, 按照思维类型,可分为辐射发散性思考和辐射发散性想象。发散性思考。即对认识对象,可以从纵向、横向、正向、反向、动态、静态、 已知、未知等多方面

5、展开辐射性的发散思考。在教学中,特别是在作文审题立意 指导中,我们通过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以帮助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可 能性,以使选择最佳角度和方法,实现解决问题的理想目标。四、聚焦统摄法就是指把各种各样的信息集中起来,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使原先零碎的、 杂乱的信息组成系统的、条理分明的相互之间有机联系、脉络清楚的材料,并从 中“摄取”有意义价值的东西这样一种思维方法。这是一种驾驭、吸收并凝聚各种信息的思维方法。恰如“文武之道”有张有驰 一样,思维方法也常常是张驰交替、纵擒结合的。思维发散的结果,使我们获得 五彩缤纷、各式各样的信息。如何分析、整理、利用这一系例信息,使它们最终 成为我们

6、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最佳角度、最佳方法或具 有独创性的真知灼见,富有创新价值的奇思妙想呢?这就用得着聚焦统摄的方 法。在教学中,我们倡导学生积累知识。在积累过程中,如果不会运用统摄思维, 不加以系统归类,不加以联系和区别,而只是盲目地堆集,这正如培根所说的“蚂 蚁式”的求知方式。既积累又统摄,将积累的材料加以消化和改变,才能像培根 所称道的“蜜蜂式”求知。在学习中,善于积累,善于运用聚焦统摄思维方法,才 有可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利用知识去创新。我们要培养富有创造精神的 21 世纪人才,同时无意中我们可能又在扼杀、 摧残着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据报载,某小学考试时,一道题要

7、求学生回答“雪 化后是什么”,绝大多数学生答“水”,而一个学生答:“雪化后是春天。”老师把 他的答案打了个大大的“X”。多么富有创造力的回答,但却为统一的标准答案所 不容许,这不是在有意无意地摧残创造力吗?要像保护稚嫩的花朵一样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或许有时学生的回答不符 常理,但请慢下判断。我想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创造性思维该遵循以下几条原则:一、鼓励性原则。不管学生答得怎样,都要及时给予评价。首先要充分肯定, 在充分肯定的同时要指出不足,切不可对答错的同学不理不睬,半天不叫坐下, 或讽刺挖苦,教师应给予每个学生以成功的体验,又指明努力方向。二、启发性原则。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排不发”。课堂教

8、学中,随时注意 学生的反应,当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时教师适时地诱导、引导,帮助学生打开 知识的门扉,端正思维的方向。切忌用“满堂问”来代替启发性教学。三、科学性原则。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材的内 容,在一节课内,准备的问题或所用的方法要难易适中,既不能达不到,又不能 一下子就达到,要使学生“跳一跳才摸得着。”如果问题难度过大,要注意设计铺 垫性的阶梯,循序渐进。创造性思维是一个多层次的思维系统,其主要特征是:积极的求异性、洞察 的敏锐性、想象的创造性、知识结构的独特性、灵感的活跃性。培育创造性思维 的方法多种多样,并非只有上述几种方法,但实践证明,这几种方法是有利于学 生创造性思维特点和品格养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