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县城东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工程一期试点总结稿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7974056 上传时间:2022-07-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成县城东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工程一期试点总结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文成县城东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工程一期试点总结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文成县城东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工程一期试点总结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文成县城东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工程一期试点总结稿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文成县城东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工程一期试点总结稿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成县城东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工程一期试点总结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成县城东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工程一期试点总结稿(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成县城东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工程(一期)试点总结一、工程背景2012年5月,为了全面加强珊溪水利枢纽水源地水环境整治、水资源管理和水生态保护,改善库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保障全市500多万居民的饮水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供水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划,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珊溪水利枢纽水源地人口统筹集聚和水源保护“五大”工程建设。其中,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拟新建珊溪库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下引外排工程,即将文成县城、珊溪、巨屿、玉壶、峃口等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下引外排至赵山渡大坝下游。市公用集团接到任务后,随即开展该工程前期工作,经过多次现场踏勘、专题研讨,并委托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

2、编制温州市珊溪水源保护工程污水处理厂尾水下引外排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可行性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技术和经济的关键问题。一是工程投资估算偏差问题,超出原有规划约1.82亿元;二是排污口位置问题,距离瑞安市公用集团吴界山自来水水源取水点不到3公里,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三是瑞安市和沿线乡镇政府均认为该项目实施阻力很大,特别是历史遗留及政策处理问题;四是施工难度问题,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地形弯弯曲曲、高低起伏、组织大管径排污管道施工非常困难,并且施工过程易形成水土流失及桥桩施工浇筑混凝土势必影响库区水质。针对以上情况,我集团将相关问题专题向市珊管办报告。2012年11月30日,受市政府领导委托,市政府

3、副秘书长吕朝晖主持召开珊溪水利枢纽水源保护污水处理厂尾水下引外排和深度处理两种建设方案论证会。会议明确停止污水处理厂尾水下引外排工程前期工作,启动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相关前期工作。2013年1月8日,陈金彪市长主持召开珊溪水利枢纽水源保护管理委员会全体成员会议,并以会议纪要的形式,明确暂缓实施污水处理厂尾水下引外排工程,启动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工程论证和试点工作。2013年6月,完成文成县城东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工程可性性研究报告,根据专家意见先进行一期工程试点,规模为2000吨/日,取得成功经验后进一步推广。二、工程概况 文成县城东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工程(一期)位于该县大峃镇,设计

4、、施工和两年运行总承包中标单位为深圳市碧园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设计、施工费用总价548万元,运行费用单价0.20元/吨。该工程处理规模2000吨/日,总占地面积5886平方米;其中,生态氧化池约950平方米,垂直流人工湿地3080平方米,提升泵池15平方米,出水展示区170平方米,其余为土方边坡防护用地;生态氧化池和提升泵池按10000吨/日规模设计建设。该工程处理原水为文成县城东污水处理厂尾水,其进水水质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出水水质指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该工程建设经过文成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及大峃镇的多次协调和

5、政策处理,最终得到了推进,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其主要时间节点:2013年7月26日,发布EPC招标公告。2013年9月9日,发放中标通知书。2013年10月8日,签订施工合同。2013年10月17日,办理施工许可证。2013年11月4日,施工单位进场施工。2013年12月16日,出水景观池开挖成型。2014年1月16日,完成提升泵池施工。2014年5月25日,完成排水管道及检查井施工。2014年6月1日,完成生态氧化池生物浮岛及植物施工。2014年6月8日,完成垂直流人工湿地水生植物种植和湿地路面施工。2014年6月9日,完成工程预验收,进入调试、试运行。2014年7月30日,工程通过交工

6、验收。2015年6月,完成环保验收。三、工程核心工艺该工程核心工艺为高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是一种人工建造的、可控制的和工程化的湿地系统。该工程通过对文成县城东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水管网截流,自流进入生态氧化池,池内设置片状微生物床填料、生物浮岛,借助片状微生物床的吸附能力和对浮游生物提供栖息场所及天然食物的优势,并利用池中片状微生物床上的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生态氧化池出水溢流到提升泵池,经提升泵加压对垂直流人工湿地进行配水,通过湿地中填料、植物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去除污水处理厂尾水中大部分的有机物、氮和磷等,使系统出水达到设计出水水质标准。人工湿地的出水作为清洁补水,通过景观水池排入梅垟坑最终汇入泗

7、溪。该工程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分4块植物池,其中水生植物种植由矮到高,由外到内布置:蜘蛛兰、风车草和花叶芦荻,并穿插部分吉祥草,以上湿地植物实现了去污能力和景观效果的协调统一。蜘蛛兰:爱温暖湿润环境,喜光但畏烈日,不耐寒,但对土壤适应性广,适宜在富含腐殖质且稍粘的土壤中生长。风车草:风车草全年保持生长,在生活污水中培养10天后,污水中TN、TP、COD和BOD的去除率较高。花叶芦荻:适应能力强,易于繁殖,既耐旱又耐涝,既耐热又耐寒,净化污水能力强。吉祥草: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较耐寒耐阴,对土壤的要求不高,适应性强。四、试运行及监测情况该工程从2014年7月试运行以来,系统负荷率在70%以上,最

8、高达到100%。现场运行管理人员严格按照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CJJ60-94)和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5-2010)的标准,每天对湿地池、氧化池、景观池、设备房和管理房巡回保洁,各类垃圾、杂物当日清扫清运至收集点,保障设施清洁美观。同时,定期做好湿地植物收割养护,保障该工程系统安全稳定生产运行。经调试与运行,该工程各构(建)筑物结构完整坚固、满足设计要求。设备技术性能完好,运行工况稳定;污染物的去除率稳定。出水水质经环保相关单位检测,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体标准。但是,由于文成县城东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通常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

9、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难以验证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的最佳效果。为此,运行管理单位通过人为提高进水碳、氮、磷等指标值(按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进行调试。经环保部门监测站监测,该工程系统对NH3-N、TN 、COD、BOD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6.68 、84.85 、85.86、94.73 、92.11 。在进水水质较好的情况下,NH3-N、TN 、COD、BOD和TP的平均去除率也保持50%以上;出水达到设计要求。五、主要结论1、该工程兼顾500万用水居民和水源地居民双方利益。从用水居民的角度,可有效减少泗溪(

10、赵山渡水库)污染总量,保护和修复珊溪水源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提升饮用水源地流域水质。从水源地居民的角度,该工程集污水处理与景观休闲于一体,既为温州市水源地保护提供样板,也为市县国家卫生、文明城市创建添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该工程为温州市首次使用垂直流人工湿地技术,通过运行调试、微生物培养,积累数据和经验。其独特的结构、填料级配、植物选配和水流模式的垂直流湿地系统,克服了传统人工湿地系统效率低和不能长期稳定运行的缺点,具有占地面积小、高效节能、运行稳定、管理简便和景观效果好等诸多优点。3、该工程基建成本为2800元吨,运行成本为0.20元吨,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相比,投资和运行成本均较低。附:1、

11、文成县城东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工程(一 期)工艺流程总平面一期平面图 2、文成县城东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工程(一 期)处理水质监测数据表附件1-1附件1-2 工艺总平面图附件1-3 一期平面图附件2:文成县城东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工程处理水质监测数据表 (单位:毫克/升) 项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垂直流人工湿地进水取样均值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限值垂直流人工湿地出水取样均值人工湿地系统污染物去除率设计要求去除率氨氮83.01 1.00.10 50-75%96.68%总氮2010.10 1.0(湖、库)1.53 84.85%生化需氧量2037.95 4250-90%94.73%化学需氧量6082.33 2011.64 60-80%85.86%总 磷1.51.90 0.2(湖库0.05)0.15 60-80%92.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