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台湾日据时期影片探讨其数位影像典藏之价值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7973979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台湾日据时期影片探讨其数位影像典藏之价值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从台湾日据时期影片探讨其数位影像典藏之价值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从台湾日据时期影片探讨其数位影像典藏之价值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从台湾日据时期影片探讨其数位影像典藏之价值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从台湾日据时期影片探讨其数位影像典藏之价值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台湾日据时期影片探讨其数位影像典藏之价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台湾日据时期影片探讨其数位影像典藏之价值(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從台灣日據時期影片探討其數位影像典藏之價值片格轉動間的台灣館藏日據時代電影資料整理及數位化計劃1周怡卿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Graduate School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Kun Shan U.tw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摘要Abstract計劃起源於2003年,當時台灣某收藏家預備賣出一批日據時代(1895-1945)的珍貴影片,其歷史價值難以估計,連日本電視台都有意收購,而後在台灣歷史博物館籌備處與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的共同努力下,最終,得以將影片留在台灣。本計畫由國立台南藝術大

2、學音像藝術學院院長井迎瑞教授主持,從2005年至今,其學生工作團隊經過專業的訓練後,開始進行修復與數位化工作,並將結果呈現在網路上,且在台灣歷史博物館中建立影音資料庫,同時,透過國內外專家研討原件的保存方式與技術,期能建立完整的收藏設備。透過此過程,發現國內欠缺影片修復等專業科系與課程,因此苦無專業技術與人才,而目前已修復的影片內容豐富,其數位典藏可編列成為最真實有效的歷史教材,後續所帶來的教育價值不可限量,相信能使台灣下一代更加認識日據時期的文化及風貌。因此,期望透過無遠弗屆的網路科技,使社會重視歷史重現與文化保存的價值,並透過教育資源的整合運用來實現數位典藏之實質功能。The origin

3、 of this project can be traced back to 2003 when a Taiwanese collector intended to sell some films made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1895-1945). As the film were of tremendous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many parties, including a major Japanese television, showed a strong interest in purchasing

4、 them. The films were able to remain in Taiwan through the joint effort of the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ese History and the Cultural Affairs Council. The project of restoring the films commenced in 2005 under the direction of Professor Jing Yingruei at the School of Sound and Image Recording of the

5、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Fine Arts. His student Team, after some professional training, began restoring and digitizing the films, and eventually presented the result of their work over the Internet. The team also helped the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ese History in establishing an audio-visual da

6、te bank. Through the assistance of domes tic and foreign experts in the preservation techniques of original documents, th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Fine Arts attempted to establish a more complete archival facility.During the on-going process of film restoration,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aiwan i

7、s in urgent need of professional programs in film restoration education. Nevertheless, the situation is constantly improving with more films being restored and believed to be most effective history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o bring invaluable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to the public. Finally, the society

8、 is hoped to place more emphasis on “reliving history” and cultural preservation through digital archives and internet technologies.關鍵詞:日據時期、電影、影片修復、數位典藏Keywords: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film, film restoration, digital collection一、緒論1-1記錄永恆的瞬間照片記載了永恆的瞬間,而那永遠的瞬間卻是一種永遠的過去與記憶,蘇珊宋妲(Susan Sontag)、約翰柏格(

9、John Berger)與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都有過類似的討論。 Susan Sontag, On Photography(New York: Farrar, 1977);John Berger, “Ways of Remembering,” Camerawork 10(July 1978);Roland Barthes, Camera Lucida;Reflections on Photography (New York;Hill 1981).十九世紀開始,人們就利用視覺暫留 Persistence of vision:人的眼睛對一物像的保留時間,較該項實際停留時間略長的

10、一種生理現象。視覺暫留現象,使快速放映的一張張照片(畫面)合為一體,看起來就像是一個連續的單一影像,如此,”活動影像”(電影)的幻覺始有存在可能。【電影辭典】徐立功、井迎瑞、黃建業總編輯,王介安主編(臺北市:國家電影資料館出版,1996)。的原理,從靜態的照片衍生發展出動態的攝影,電影也因此誕生。但影片紀錄下的瞬間是否為真實的世界?羅蘭巴特認為,在這機械複製的情況下,真實其實並不存在,而是我們經過了某些人的鏡頭、透過了他們的視線及觀點,去看我們從未真正看到的影像與世界。在這樣的前提之下,研究中除了說明硝酸影片的修復技術、影片再製及數位影音資料庫建立等,也要進一步探討影片的數位典藏價值與教育意義

11、,透過這些影片的觀點去看當時的台灣文化,我們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感觸或想法,也可以更瞭解當時的歷史角度與社會現象。1-2 研究計劃之說明館藏日據時代電影資料整理及數位化計劃的起源在2003年,當時,國立台南藝術大學井迎瑞教授透過友人介紹,得知台灣某位古物收藏家預備賣出這批沈寂一甲子的珍貴史料,其價值難以估計,連日本電視台都有意收購,井教授得知此消息後,相當不願見到這批珍貴影片流落異鄉,因此在他的努力奔走之下,獲得台灣歷史博物館籌備處呂理政主任的協助,並有幸得到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經費支援,最終,才得以將影片留在台灣,並且在文建會、台灣歷史博物館與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學院的共同努力下,開始一點一滴修

12、復起來。這批影片皆為35釐米與16釐米規格的日據時代影片,數量高達168捲,紀錄了台灣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部落、地理等實況,根據井迎瑞教授鑑定過後,發現這應是當年台灣總督府在各地教育民眾的電化教育教材,而這批影片裡,有紀錄片、劇情片、動畫片甚至是教學影片,若有機會重見天日,預計將成為台灣史上值得重視的一批史料。從2005年至今,修復後的影片,已依照計劃轉檔為數位影片,並在台灣歷史博物館中建立起影音資料庫與資料備份,使這些珍貴史料得以保存。內容不單只是畫面與聲音的呈現,還有當年播放用的准演執照等,皆一一翻拍歸檔,而影片內日文旁白,也詳細解說了影片的內容,因此在數位化的過程中亦包含了翻譯的工

13、作,將部分影片配上中文字幕,期望能有更完整的呈現。此計劃研究的四個階段如下: 第一階段:檢測(Condition examination and documentation) 每部影片個別檢修,檢查影片受損程度、計算影片長度及資料登錄的影片基本資料是否符合等。 第二階段:修復 (Restoration) 第一部分為紙本的准演執照(紙質)之修補與複製;第二部分為針對影片本身,包括修補膠捲齒孔破損或影片斷裂處接合、藥水清洗、乃至於製作個別影片鑑定記錄表、加裝引導片、更換片心、更換片盒等內容。以上步驟為止都算是傳統修復方式,之後則進入數位修復步驟,將影片中所有影格掃描為電腦圖檔,在針對影像剝離嚴重的

14、影格逐一進行修補。第三階段:重製 (Reproduction) 第一部分為紙本的准演執照,採取120正片翻拍與電子檔二種方式來重製與保存影像;而影片的部分則以翻底拷貝來進行重製,以確保珍貴歷史資料之長久保存與未來重複性使用。 第四階段:典藏 (Preservation) 可分為數位典藏與原件典藏。(1)數位典藏 (digitization) 紙本的准演執照與影片二者均數位轉換建立data-bank(建立影音分離檔之高品質檔案格式【 M2V、WAV 】。以利未來壓製DVD光碟及網路影音串流檔之可能性)。(2) 原件典藏 (vault) 准演執照與影片原件典藏於恆溫恆濕控制之標準片庫。 http:

15、/jplan.thm.gov.tw/index2.aspx 片格轉動間的台灣館藏日據時代電影資料整理及數位化計劃網頁資料。1-3 研究計劃之展望此計畫除了針對修復、典藏此批日據時代珍貴影片外,亦透過結合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像學群三所的學術資源,期望以朝向學術研究、出版專書、映演展示等三面向邁進,孜孜不倦地為修復與典藏史料盡心盡力,來完成未來大眾共享珍貴史料資源之願景。A. 學術研究:1. 參與者口述歷史:親自採訪曾經參與此批影片製作之前日本製作者,經由口述歷史來研究是什麼樣的情況下製作此批影片。2. 歷史研究:此批史料擁有多部紀錄片,詳實紀錄日治時期台灣風貌,如台南州府志紀錄日治時台南府城的街道與景點,若能針對此類影片進行歷史研究必能擦撞出更具份量的火花。3. 美學研究:不同的時代具有不同的美學價值,文字的說明若能搭配影像更現豐富性,可對此批史料依據不同領域的美學提出論述與相關研究。4. 社會學研究:台灣在歷史上經歷不同時期不同民族的殖民,日據時代殖民史一直強烈影響台灣現今社會的發展,詳實研究此批史料必能對台灣現今社會產生影響。5. 其他相關研究。B. 出版專書:針對上述各研究主題,邀請相關人士進行研究、發表與論壇,更將此相關編輯專書進行出版。C. 映演與展示:搭配上述學述研究及出版專題,將策畫相關性之映演與展示活動,期能造成社會大眾對於文化資產的重視。 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