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赋税史复习资料全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7972018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赋税史复习资料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赋税史复习资料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赋税史复习资料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赋税史复习资料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赋税史复习资料全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赋税史复习资料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赋税史复习资料全(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税收:税收是公共权利部门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利,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分配方式。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的特征。税收是公共部门生存和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税收的实质是分配。税收分配主体是公共权力部门。赋税:赋税是公共部门为了其生存和履行职能的需要、凭借公共权力对社会资源进行的分配自然经济:生产资料存在形式:共同生产,共同占有劳动成果;生产目的:满足自身生存需要;产品形式:实物;分工:以性别和年龄为标准的自然;劳动工具:粗糙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实行的一种土地使用的管理制度。所谓井田是指将方里九百亩土地,划为九块,

2、每块一百亩,八家共耕中间的一百亩公田,每家都有一百亩私田, 这种土地的划分使用方式,其形犹如井字。是一种农业、行政与军事组织形式合一的重要制度。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领主强迫庶民集体耕种井田,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而其实质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度。夏商西周,一切土地属于国家贡赋制:主要指的是夏商周时期的分封制时,封国实际上还是附属地,周天子权利最大,他们就要通过上贡的形式缴税。包括土地分配、粮食生产、实物税、地租与劳役等等内容。井田制是贡赋制的基础和前提分封制:以宗法制为基础,将土地分封给贵族功臣,诸侯君位世袭,在其国内拥有统治权,但对天子实行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义务。分

3、田制禄、分田赋兵简述赋税产生的前提1、农业经济发展,剩余产品出现。经济农业,家畜饲养业和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使产品有了剩余,而剩余产品的出现,是私有制产生的物质前提,也是占有他人剩余产品的物质条件。2、私有制和权利集团的形成政治马克思的理论,无论古代还是在现代民族中,真正的私有制是随着动产的出现而出现的。也就是说,私有制是从占有动产开始的简述公共需要包括哪些内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共需要可以划分为三类:第一类,刚性的公共需要典型的公共需要,这类公共需要,基本上或全部由国家解决。例如,行政、国防、城市公共设施、基础科研、环境保护、义务教育。第二类,有弹性的公共需要,职业教育、医院、交通、通讯、

4、能源。如果国家有力量包下来,当然由国家办更好,如果国家包不下来,而民间能够举办又愿意举办,则由民间举办更好。这类公共需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得到进一步扩大。第三类,随机的公共需要。根据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对某些产业进行投资。这些产业在一个阶段成为财政投资重点,在另一些时候,则完全由市场调节。赋税制度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社会性质:会性质决定了赋税需要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为统治阶级服务;政治因素: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赋税制度的制定需要为政治制度服务;经济因素 :生产关系、生产力、经济制度赋税制度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保证劳动者最低限度的存在条

5、件,如果统治者破坏这个原则,进行超经济的掠夺剥削,只能适得其反,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奴隶制主要有哪些收入所有制收入为主、公共权力收入为辅、臣服收入为补充简述奴隶制赋税制度的特点家天下国家赋税收入与君主家庭收入合而为一1、收入来源:奴隶为主;平民为辅;贡献补充2、赋税缴纳形式:实物为主,力役为辅3、收支高度一体化。分田赋兵、分田制禄、徭役贡:夏国家将公有土地授给平民一夫50亩,其中5亩常年产量的收获物作为租税交给国家。夏贡,京畿千里范围内居民纳田赋,千里外的诸侯方国定期或不定期供纳方物,只是贡献珍稀之物,其他则留作地方开支。夏代的定额税制很不完善,丰收不多取,减收不减征。助:商朝国家将井田上周围的

6、每块土地授给平民一家70亩 8家共耕一井田。每家到耕种季节来临,先耕种公田,再耕种私田。公田上的收获物为租税。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的一种制度。公田有被荒废的危险彻:周朝国家将井田上的每块土地都授给平民一家100亩 9家共耕一井田。每家都把自己收获物的10%作为租税上交。井田内不分公田和私田,按一个比例纳税,这就把个人和国家利益捆绑在一起,混为一体,从此共盈缩,也能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赋税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官山海:最早由齐国宰相管仲提出,主张由国家控制盐、铁及山林泽等自然资源的经济思想和政策。相地衰征:

7、由管仲提出,根据土地的土质和产量高低,对田赋分成若干等级征收。实质上是对井田制的否定,为以后田赋改革开创了先例。作爰田:由晋惠公下令,将大量公田分赏众人,改变旧有田土界限。初税亩:鲁宣公十五年,改革旧有田赋征收制度,实行按田地亩数多少征税。作丘甲:鲁成公改革军赋制度,使丘中之人,按田地耕种面积分摊军赋。平籴法:由国家控制粮食的购销和价格,政府在丰年以平价收购农民余粮,防止商人压价伤农;在灾年则平价出售储备粮,防止商人抬价伤民,是重农抑商思想的体现。均输:古代政府为了解决贡物运输而采取的一项官营经济措施量入修赋:春秋时楚国进行的一种军赋制度改革,根据农工商各行收入的多少征集军赋,不光是农业负担,

8、其他各业也要负担军赋废井田开阡陌:废除井田制,确立地主和自耕农的土地所有制。上计制度:年终对各级官吏的考核制度,对赋税征收的任务完成的好坏成了考核官员业绩的重要内容之一,三代至春秋战国未改。春秋战国财政收入构成:田赋、工商税、专卖收入、国有资产收入、强权收入贡、公田收入租财政支出:军事支出、俸禄支出、王室天子和诸侯支出、贡纳支出春秋改革及其特点齐国:制国为二十一乡、作内政而寄军令、官山海、相地衰征。晋国:作爰田,作州兵;通商宽农。鲁国:初税亩、作丘甲、用田赋军赋按田征收。楚国:对土、田、山林、薮泽进行全面调查,掌握地形土质和出产情况,据以征收赋税。郑国:为田洫兴修水利田界、作丘赋。特点:扩大了

9、征收面,缓解了诸侯国入不敷出的局面;其次按亩征税,负担军赋,保证了赋税的稳定可靠;私田合法化,标志着井田制已经完成其历史使命,按田亩收税的田赋制度萌芽。战国改革及特点魏国:废除官爵世袭制、尽地力之教、实行平籴法;楚国:公族已出五服一律取消其固有的特权和俸禄迁到边远地区从事生产、整顿国家机构精简官员;秦国:初禾祖、初行为市活跃商品经济、商鞅:废除旧的世卿世禄制,编户制连坐法,奖励耕织,鼓励分家立户,焚诗书重法令,郡县制,废井田开阡陌,统一度量衡,禁民父子兄弟同室。总结:废除世卿世禄制,为地主阶级推动封建制度的发展消除阻力,改革土地所有制度保护农业和农民,各国在发展农业生产力,调整土地制度上不同程

10、度地做出了努力。各国改革与财政的关系:改革目的:争霸实质是政治经济的发展改革内容:政治军事,经济财政改革结果:推动历史发展春秋战国时期赋税特点:1、统一制度下的各国赋税,春秋战国时期基本遵循西周制定的赋税制度,但是各国的情况和各自的需要,制定了一些富国强兵睦邻自保的政策;2、赋税同盟,春秋争霸时期,小国自保大国结盟,如齐桓公三霸时期就田租关市税达成共识,有利于农业发展商业流通;3、毋蕴年、毋壅利,即有灾荒领国应相救;不专山泽之利;4、专卖与国家专营制度的出现,如管仲官山海;5、税收主要成为了财政收入的主要收入;6、土地逐渐私有化;7、工商税地位上升,关市税,生产力发展,商品交换范围扩大,数量增

11、加。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赋税赋税负担:在一定时期内公共权力机构从社会获得的全部赋税收入或者耗费的部分财政支出。算赋:汉代时政府对成年人征的人头税。当时规定:凡年龄在十五岁以上至五十六岁的成年男女,每人每年需要向国家缴纳算赋二百二十钱,供国家购置车马兵器之用。口赋:也叫口钱,汉初规定凡是7岁到14岁的儿童,每人每年交纳20钱以食天子的人头税。傅:汉代规定,民年二十三岁至五十六岁,均有义务服役。凡民达到服役年龄后就要进行登记,叫做傅,开始承担为国家服徭役的义务。正卒:即汉代正式的兵役。在国家规定的年龄里,成年男子必须在本郡充当步兵或骑兵、水军一年;如遇军事紧急需要,还要延长服役时间。更卒:汉代规定,

12、成年男子每年要在郡县服一个月的劳役,成为更卒。农民亲自服役的叫贱更,出钱由政府雇人代役的叫过更。戍卒、卫士:汉代规定,每个男子一生中要到边境上去屯戍一年,或到京师去服役一年。到边境屯戍的叫戍卒,到京师服役的叫卫士。更赋:是汉代对按照规定应该服役而未能服役的人所征课的代役钱。缗钱税:是汉代对商人手中积存的缗钱及货物所征的税。缗为丝绳,用以贯钱,一千钱一贯。缗钱税就是按贯征税。算缗:汉代对商人、手工业者、高利贷者和车船所征的赋税。课税对象为商品或资产。告缗:指汉武帝刘彻为打击商人势力解决财政困难,鼓励大家告发富户隐匿财产,逃漏税款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政策,。告缗是算缗的延伸。车船税算商车:是对车、船所

13、有者征收的税。汉武帝元光六年冬初算商车。征收的对象为商人和除官吏、三老、北边骑士以外的其他车、船所有者。牲畜税:汉武帝时对牲畜征收的税。征税对象包括六畜,即马、牛、羊、鸡、犬、豕。秦始皇统一财政的内容及意义1、统一全国赋税制度,有利于全国各地税收的征收,节约征税成本,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2、统一货币,便利了全国商品的流通和经济交流,为商品生产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也便利了国家赋税的征收3、统一度量衡,有利于工商经济的发展,便利了国家赋税的征收4、统一官俸,管理的生活开支,由国家确定官秩等级,按规定的俸秩标砖领取额俸禄5、统一财政管理机构,有利于改变诸侯长期割据所造成的财政分散混乱,稳定社会政治经

14、济,也为我国两千年的封建集权财政坚定了基础。秦王朝的三大支出:军事工程支出、宫殿和皇陵修筑支出。秦始皇骊山陵墓: 秦始皇自13岁即位就开始在骊山修建陵墓,直到50岁死去,共修了37年。秦始皇宫殿: 始皇三十五年开始在渭XX岸修建后世皆知的阿房宫每年动用民工七十多万人.修建阿房宫。秦驰道: 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开始修筑以国都XX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出去的驰道。南北战争: 秦始皇派蒙恬带三十万军队北御匈奴,派尉屠睢率兵五十万南征百越和南越 秦长城: 秦灭六国之后,每年征发民夫四十余万修筑长城。秦全国人口2000多万。以上共动用260万人。不包括修驰道西汉初年,颁行的财政经济措施及其作用。汉初奉行轻

15、徭薄赋,与民休息的原则实行修养生息的政策。具体措施:1.增加农业劳动力:裁兵归农,按军功给田宅;减轻田赋,招还流民,恢复其原来的田、宅和爵秩;将因负债自卖为奴的人一律免为平民,以恢复农业生产;2.皇帝亲耕籍田,为天下垂范;3.从上到下,厉行节俭;4、扩大税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作用:1、首先是农民负担大大减轻2、其次是人民富足,社会安定3、再次,经济发展,国家财政充实汉武帝、桑弘羊改革财政的内容及其意义。汉武帝:措施:加重田赋以外的征收,同时又创行新税,施行盐、铁、酒专卖;实行卖官鬻爵、纳金减罪,以及算缗、告缗、算商车等增加财政收入的特别措施。意义:在一定时期内对增加财政收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6、桑弘羊:措施:盐铁专营、酒类专卖;置均输、平准;发展官营工商业和对外贸易。意义:有利于使国家控制经济命脉,削弱地主豪强的经济势力;将豪强贵族、工商大贾手中的一部分权益转到中央政权手中,以增强国力;减少中间商贾的剥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缓和了阶级矛盾,从而以应有的人力物力支持了抗击匈奴的战争并取得了重大胜利。西汉田赋的轻税政策及其影响。轻税政策:汉高祖时征收实物税率为什五税一,汉文帝时减为三十而税一,并曾一度免除田租,到景帝时三十税一成为定制。影响:两汉的轻税政策,有力地保护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促进了封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田赋轻税政策导致粮价和土地价格低贱,为地主豪强兼并土地大开了方便之门,西汉末年,土地兼并严重西汉时期的赋税体系。赋:田赋、徭役、口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