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7967012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试行)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西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试行)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西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试行)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西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试行)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西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试行)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撰写人:_日 期:_附件2广西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一、广西创新型企业必备门槛条件申请评价创新型企业必须符合4个基本条件,即:(一)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一定标准,高新技术领域的企业,研发费用占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5%以上,其他类型的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3%以上。(二)过去3年内必须有发明专利申请。(三)过去3年内必须推出过新产品(工艺、服务)。(四)企业设立有独立的研究开发机构。二、广西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广西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由四个一级指标和9个二级指标体系构成。表一 广西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内 容创新投入(25)R&D投入强度(13)反映企业自主研发的投入强度,

2、是考核企业创新投入的重要指标。RD人员强度(12)考核企业投入自主研发的人员强度的指标创新产出(30)千名研发人中拥有知识产权量(10)反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技术标准级别及数量(8)反映企业重大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垄断力重大科技成果奖励数(6)考核企业研发的产品或技术得到社会认可程度的指标品牌强度(6)考核企业创新产品市场认知度的指标创新效益(20)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6)反映企业的利润增长趋势和效益稳定程度新产品(工艺、服务)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8)考核企业产品创新对整个主营业务收入贡献的指标全员劳动生产率(6)是考核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

3、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创新组织与管理(25)研发机构(10)以拥有国家级、自治区级、独立研发机构为度量指标创新战略(5)反映企业是否制定科学、详细的创新发展战略和可行的年度创新计划激励机制(5)反映企业是否制定完善激励创新制度、方案、措施创新文化(5)用于测度企业内部的创新环境和氛围三、广西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说明(一)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主要是指研发经费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一般不得低于3%。本次评价采用国家统计局与科技部对研发经费的统计口径。研发经费包括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和外部支出。研发经费内部支出是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内用于内部开展研发活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

4、展)的实际支出。包括用于研发项目(课题)活动的直接支出,以及间接用于研发活动的管理费、服务费、与研发有关的基本建设支出以及外协加工费等。不包括生产性活动支出、归还贷款支出以及与外单位合作或委托外单位进行研发活动而转拨给对方的经费支出。研发经费外部支出是指报告期内本单位委托外单位或与外单位合作进行R&D活动而支付给对方的经费。不包括外协加工费。(二)R&D人员强度研发人员强度,用于反映企业投入研发的人员队伍力量。研究开发人员是指参与研究与试验发展项目研究、管理和辅助工作的人员,包括项目(课题)组人员,企业科技行政管理人员和直接为项目(课题)活动提供服务的辅助人员。(三)千名研发人员拥有知识产权量

5、千名研究开发人员拥有的知识产权量主要是指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数量与企业千名研发人员数量的比。研究开发人员是指参与研究与试验发展项目研究、管理和辅助工作的人员,包括项目(课题)组人员,企业科技行政管理人员和直接为项目(课题)活动提供服务的辅助人员。知识产权包括发明拥有专利、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企业专有技术等。(四)技术标准级别与数量技术标准级别与数量,用于反映企业重大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垄断能力,以企业主持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数量为评价。(五)重大科技成果奖励重大科技成果奖励,用于反映企业研发的产品或技术获得社会认可的程度,以企业研发的产品或技术获得国家级、自治区(部)级

6、、市级奖励为评价。(六)品牌强度品牌强度用于反映企业创新产品的市场认知度,是指企业技术新产品、名牌产品、驰名商标数(由国家级、自治区级或部级、市级的认定或评定)。(七)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是依据企业本年利润总额与三年前年末利润总额计算,用于体现企业利润的连续三年增长情况,反映企业累积和发展的综合潜在能力。(八)新产品(工艺、服务)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新产品(工艺、服务)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主要是指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新产品销售收入的计算主要采用国家统计局与科技部对新产品的统计口径。新产品一般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全新产品

7、,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比原有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产品。对于提供相对单纯产品、工程或服务的企业,可计算由于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带来的新增产品或提供的工程、服务收入占整个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对于个别无法统计的,请企业个案说明,将单独处理。(九)全员劳动生产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主要是指企业年增加值与企业全体员工数量的比。(十)定性考察指标:创新组织与管理主要考察企业研发支撑体系建设、创新战略制定与实施、创新管理与制度建设、创新文化建设等情况。(十一)高新技术领域的企业高新技术领域的企业是指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高技术服务业、

8、新能源及节能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领域内的企业。10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附件 广西创新型企业评价评分标准一级指标分值(分)指标分值(分)内容得分(分)创新投入25R&D投入强度(LS)(公式:RD投入强度(LS)RD经费/主营业务收入100%)133%LS4%74%LS4.5%84.5%LS5%95%LS5.5%105.5%LS6116%LS6.5%12LS6.5% 13R&D人员强度(GS)(公式:R&D人员强度研发人员数/企业员工总人数100%)120GS5%45%GS15%815%GS25%10GS25% 12创新产出30千名研发人员拥有知识产权数(公式:企业拥

9、有知识产权数/企业研发人员数1000)105件人均拥有知识产权率50件450件人均拥有知识产权率100件5100件人均拥有知识产权率150件6150件人均拥有知识产权率200件7200件人均拥有知识产权率250件8人均拥有知识产权率250件10技术标准级别与数量(注:由高到低级别打分,较高级别标准获最高分时,不再打较低级别标准的得分)8主持国际标准制定1个6分,参与国际标准制定4分,最高为8分主持国家标准制定1个4分,最高分为8分,参与国家标准制定1个3分,最高分6分主持行业标准制定1个3分,最高分6分,参与行业标准制定1个2分,最高分4分重大科技成果奖励(注:由高到低级别打分,较高级别奖励获

10、最高分时,不再计算较低奖励的得分)6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项4分,最高分为8分获自治区(部)级科技进步奖3分,最高分为6分获市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2分,最高分为4分,二等奖和三等奖1项1分,最高分3分创新产出品牌强度(注:由高到低打分,较高等级品牌获最高分时,不再打较低等级品牌的分值)6拥有国家级(多部门联合)名牌1项4分,最高分8分拥有自治区、部级名牌1项3分,最高分6分创新效益20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公式: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年末利润总额/三年前年末利润总额)1/31100%)65年增长率838年增长率12412年增长率15515年增长率6新产品(工艺、服务)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公

11、式:新产品(工艺、服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100%81%新产品(工艺、服务)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10%210%新产品(工艺、服务)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20%420%新产品(工艺、服务)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30%630%新产品(工艺、服务)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40%7新产品(工艺、服务)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40% 8创新效益全员劳动生产率(TPPR)公式:TPPR工业增加值/全体员工数(万元/人)65TPPR15315TPPR255TPPR256创新组织与机制25研发机构10企业拥有国家级研发中心10企业拥有自治区级研发中心8企业拥有独立的研发机构6创新战

12、略5企业制定了详细的创新发展战略和可行的年度创新计划,创新发展战略内容全面、科学,年度创新计划能全面落实,主要措施可行,实施效果显著5制定了企业创新发展战略和年度计划,内容较科学、可行,年度创新计划能基本落实,主要措施较得当,实施效果比较显著4制定了创新发展战略和年度创新计划,但内容比较单一,年度创新计划未能全面落实,创新措施不力,实施效果不明显2创新组织与机制激励机制5企业制定了人才培养规划和创新激励制度,人才培养规划科学、可行,创新激励制度全面、系统,人才培养和创新激励效果显著5企业制定了人才培养规划和创新激励制度,人才培养规划比较科学,创新激励制度比较全面、健全,人才培养和创新激励效果比

13、较明显4企业制定了人才培养规划和创新激励制度,但人才培养规划欠缺科学性,创新激励制度欠缺全面性、系统性,人才培养和创新激励效果不明显2创新文化5企业家具有很强的创新精神,员工创新意识强烈,积极参与各类技术创新活动,企业形成勇于创新、鼓励竞争、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5企业家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企业员工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员工比较积极参与各类技术创新活动,企业基本形成勇于创新、鼓励竞争、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和氛围4企业家创新精神不够强,企业员工创新意识不强,员工参与各类技术创新活动积极性不高,企业还没有形成勇于创新、鼓励竞争、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和氛围2第 1 页 共 1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