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及能力简答题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7964544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及能力简答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及能力简答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及能力简答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及能力简答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及能力简答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及能力简答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及能力简答题(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z.-1.古代小学教育的特点1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统治者掌控着证券,能不能承受教育和承受什么样的教育,是由其社会地位所决定的;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效劳,知识的实用性不被重视,主要学习的是儒家经典和一些伦理道德规;3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管制、灌输来进展的,不考虑结合儿童的身心开展特点,过分注重经典的识记和背诵,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2.近现代中国小学教育的开展特征1逐步明确了小学教育为普通教育、义务教育的性质;2学制改革逐渐向世界其他国家靠近,采用修业年限为6年的“42学制;3逐步明确小学教育是为培养合格公民打根底的教育;4从小学堂到小学校都有公立和私立两类

2、。3.我国小学教育取得的成绩有哪些?1小学教育普及率稳步上升;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3教师队伍建立日趋完善;4办学体制走向多元化;5课程改革不断深化。4.简述小学教育的特点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2小学教育的根底性,具体包含社会开展层面的根底性、个体开展层面的根底性、课程容层面的根底性;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5.学校管理的根本容1思想品德教育管理;2教务行政管理;3教学工作管理;4总务工作管理。6.学校管理的常用方法1行政管理方法;2法律、法规管理方法;3经济管理方法;4思想教育方法;5数理统计方法。7.教育的构成要素1教育者;2受教育者;3教育影响。8.简述教育的属性1教育的本

3、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2教育的社会属性教育的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永恒的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教育就存在。教育的历史性教育的历史性表现在,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的性质、目的、容等都是各不一样的。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虽然要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是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其相对独立性。9.简述关于教育起源的学说1神话起源说,教育与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表达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2生物起源说,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于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开展的本能需要;3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

4、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4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10.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1劳动具有非独立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严密相连。教育没有从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分化出来,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中进展的;2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和无阶级性,是原始状态下的教育时机均等;3教育具有原始性,教育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由于没有文字和书籍,教育方法只限于动作示与观察模仿、口耳相传与耳濡目染。11.简述近代教育的特征1以法治教,普及义务教育。西方近代教育开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2建立了完善的学校教育系统学制;3创立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度

5、;4教育容构造日益丰富,大量增加了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方面的课程容;5教育的阶段性依然存在。在近代西方国家,教育的世俗化虽然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教育和阶级教育仍然占据主导地位。12.简述现代教育的特征1重视早起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目前世界许多兴旺国家十分注重开展学前教育,实施早期教育、超常教育和英才教育;2普及义务教育和延长教育年限。目前,加拿大是世界上最早的普及13年义务教育制度的国家;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双轨并行,且相互渗透;4高等教育群众化和多元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年限日益淡化,教育向终身化开展;6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13.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6、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容的取舍。14.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15.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开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开展水平制约着教育构造的变化;3生产力开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容和手段。16.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17.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1文化影响教育的价值取向;2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确实立;3文化影响教育容的选择;4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5文化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力量。18.教育对文

7、化的促进作用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4教育具有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19.人口状况对教育开展的重要影响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和教育投入;2人口的构造影响教育构造;3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质量。20.教育对人口问题的影响1教育可以控制人口数量;2教育可以优化人口构造;3教育可以提高人口的质量。21.简述影响个体身心开展的主要因素1遗传,遗传是人身心开展的前提,为人的开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开展;2环境,环境是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成现实的条件,但不决定人的开展;3教育,教育对人的开展起着主导和促进作用;4个体主观能动性,个体主观

8、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开展的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开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22.个体身心开展的规律1个体身心开展具有顺序性,因此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开展;2个体身心开展具有阶段性,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切勿搞“一刀切;3个体身心开展具有不平衡性,因此教育要抓住关键期;4个体身心开展具有互补性,因此教育要遵循长善救失原则;5个体身心开展具有个别差异性,因此教育要做到因材施教。23.简述教育目的的作用1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2教育目的的鼓励作用;3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24.制定教育目的的根本依据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人的身心开展特点和需要;3人们的教育思想;4我国的教

9、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开展学说的根底上。25.简述全面开展教育的组成局部包括哪些容1德育,在全面开展教育中起灵魂和统帅作用;2智育,在全面开展教育中起前提和支持作用;3体育,在全面开展教育中起根底作用;4美育,在全面开展教育中起动力作用;5劳动技术,劳动技术教育起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26.影响学制确立的因素1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开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儿童身心开展规律;4本国学制的历史开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27.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性。28.小学教师专

10、业标准根本理念1学生为本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开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安康快乐成长。2师德为先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安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3能力为重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4终身学习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

11、国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开展的经历和做法;优化知识构造,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开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29.简述教师专业开展的阶段根据教师所关注的焦点问题的差异,可以把教师的开展分为三个阶段:1关注生存阶段;2关注情境阶段;3关注学生阶段。30.简述促进教师成长的方法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3进展专门训练;4进展教学反思。31.感觉的根本规律1感觉适应;2感觉比照;3联觉效应;4感觉后效。32.简述知觉的特性1知觉的整体性;2知觉的理解性;3知觉的选择性;4知觉的恒常性。33.创造性思维的特征1流畅性,指发散思维的量,单位时间发散思维量越多,流畅性越好;2

12、变通性,指思维在发散方向上所表现出的变化和灵活;3独创性,指思维发散的新颖、新奇、独特的程度。34.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1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藏;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翻开想象力的大门;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历以开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4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5引导学生进展积极的梦想。35.注意的分类1无意注意;2有意注意;3有意后注意。36.简述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围,指在同一时间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到的对象的数量;2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保持在*一对象或*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3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对象

13、上;4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有意识地、主动地把注意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37.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1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2材料的意义、性质和数量;3学习程度;4材料序列对遗忘的影响。38.情绪与情感的关系1区别从需要的角度看,情绪是原始的、低级的态度体验,与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情感是后继的、高级的态度体验,与社会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从发生的角度看,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易变性;情感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从表现形式看,情绪体验强度大,往往具有冲动性,并伴随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拟隐、深沉。2联系情绪是感情的根底,情感离不开情绪。情感依赖于情绪,人的情感是在大量的情绪体验的根底之上形成和开展起来的,也是通过情绪表达出来的;对人类而言,情绪离不开情感,是情感的具体表现。情绪也依赖于情感的变化。情绪受已经形成的情感及其特点的制约。39.意志的根本特征1意志有明确的目的性;2意志对活动有调节作用;3克制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4意志以随意动作为根底。40.简述意志的品质1意志的自觉性;2意志的果断性;3意志的坚持性;4意志的自制性。4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1生理需要;2平安的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42.简述性格的构造特征1性格的态度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