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惩罚性赔偿制度规定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7961791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8.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利惩罚性赔偿制度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利惩罚性赔偿制度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利惩罚性赔偿制度规定(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专利惩罚性赔偿制度规定专利法修正案草案中加大了对侵犯专利权的赔偿力度。对故意侵犯专利权,情节严重的, 可以在按照权利人受到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或者专利许可使用费倍数计算的数额1- 5倍内确定赔偿数额。难以计算赔偿数额的情况下,将法院可以酌情确定的赔偿额从现行专 利法规定的1万元到100万元,提高为10万元到500万元。为完善举证责任,草案中还规定,人民法院为确定赔偿数额,在权利人已经尽力举证, 而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主要由侵权人掌握的情况下,可以责令侵权人提供,侵权人 不提供或提供虚假账簿、资料的,可参考权利人的主张和提供的证据判定赔偿数额。二、惩罚性赔偿的特征1、惩罚性。补偿性

2、赔偿金的主要目的和功能在于弥补受侵害人所遭受的损失,惩罚性 赔偿的功能不在于填补受害人的损失,而在于惩罚和制裁加害人严重过错行为。2、附加性。也就是说惩罚性赔偿是一种附加的民事责任形式,只有当补偿性赔偿金不 足以惩罚侵害入的恶意侵权行为,或者不足以表明法律对这种行为的充分否定,并以此来阻 止其再次发生时,才能加以适用。3、法定性。惩罚性赔偿金是民事责任的例外和补充,必须有立法的规定和判例性质的 裁决,否则应视为不允许适用惩罚性赔偿金,以免可能导致法官滥用权力进行不正当的惩罚, 侵害被告的合法权益,进而对整个民事责任的基础和内部的和谐造成冲击。三、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必要性1、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

3、可有效制裁违法行为,减少恶性侵权行为的发生。目前中国由 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法律还不完善,很多侵权事件最终虽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但赔偿数 额明显低于原告诉求,对被告来说,制裁力度不足,难以阻止侵权行为的再次发生。加害人 的行为又未达到犯罪的程度,不能通过其它方式对加害人给予严厉的惩罚以示预防,即使用 一些行政手段如罚款等,也并未使侵权行为人受到应有的处罚。2、中国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对主观上采取轻率、漠视态度侵害他人者给予惩罚性赔偿, 有利于对加害人的惩罚,对受害人给子抚慰,从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如在产品质量领域, 产品责任是严格责任,过错虽然不是产品责任的构成要件,但却可以在决定责任人的处罚时 发挥作用,这种情况下,机械地照价赔偿既不足以惩戒责任人,也不足以抚慰受害人。对财 力雄厚的生产者、销售者而言,根本起不到威慑与预防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