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数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7961086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29.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数第五单元观察物体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二数第五单元观察物体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二数第五单元观察物体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二数第五单元观察物体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二数第五单元观察物体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数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数第五单元观察物体(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主备人:黄雪瑞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三个部分内容: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编排上,教材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目标:1、 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2、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3、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4、 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教学重点:1、

2、 能辩认不同位置的简单物体的形状;2、 认识轴对称和镜面对称;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难点:1、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2、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3、镜面对称的性质。单元教学课时:4课时。第一课时 观察物体教学内容:课本P67例1及练习十五中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1、 学生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位置关系和交换的过程,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2、 学生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 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4、 感受数学生活的联系,激发学

3、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1、 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2、 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教学准备:实物,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图片教学过程: 一、创情引入: 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先给你们讲个盲人摸象的故事。 教师讲故事。讲完后问: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他们说的对吗?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你能帮助他们想个办法吗? 学生交流。 教师揭示课题:观察物体 二、先学后教: 1、出示导学案 (1)尝试解答第67页例1中的问题。 (2)例1中谁是从

4、正面、侧面、背面不同的位置看恐龙的? (3)仔细观察你的字典,你看到了字典的哪一部分?换换位置再看看,两次看的形状一样吗?再换换位置看看。 (4)在小组内说说你的答案和你不明白的地方。 2、全班交流,梳理忙点 问题:通过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你发现了什么?要想全面准确的了解一个物体,我们需要从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三、展示反馈: 1、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2、四个小朋友从不同角度观察一辆赛车,他们分别看到的是几号图形? 3、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从正面看,是图( )。从上面看,是图( )。从左面

5、看,是图( )。 4、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要想全面准确的了解一个物体,需要从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四、作业 1、书本70页第一题(在书上完成) 2、从不同位置观察你的杯子,你能看到多少个形状?这些形状一样吗? 板书设计:观察物体 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得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前面 后面 侧面第二课时 对称图形教学内容:课本P68例2及练习十五中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2、 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3、 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养,进一

6、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感受对称图形的美。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学难点: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学准备:图片、纸和剪刀等。教学过程:一、创情引入 1、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由许许多多美丽的物体组成的,一片碧绿的树叶,一只漂亮的蝴蝶,都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现在,李老师这里有几张精美的图片,你们想不想看?(课件出示图片)师:谁来说说图中都有什么?(蝴蝶、枫叶、喜字、京剧脸谱)师:他说得对吗?请同学们在仔细观察,这四个物体虽然不是同一类型的,但它们四个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同学们,同位两人谈论一下,你能发现这个共同点吗?师:你们都发现这个特点了

7、吗?(是)那么怎样验证它们两边完全一样大呢?(学生自己说自己的想法)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教师边演示课件边讲解)师:这是刚才出现的那片枫叶,下面我把它从中间对折,它的左右两边怎样了?(重合)对了,左右两边完全重合在一起,是不是说明左右一样大呀?(是)2、师:像这样,物体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在一起的图形,我们就叫它对称图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对称图形。(板书课题:对称图形)二、 先学后教1、出示问题:(1)、出示一组轴对称的图形,请同学猜一猜,完整的是什么?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猜?(2)、你们觉得这些图形美不美,它们有什么共同点?(3)、这些图形从哪儿可以分为左边和右边?请再图中指出。(4)

8、、你是怎么知道这些图形左边和右边完全相同的?(5)、假如要判断一张纸是否是轴对称图形,你怎么判断?为什么?2实验(1)先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在折好的一侧沿折痕画图,用剪刀把图形剪下,再打开。(2)学生动手操作。(3)把你们剪的图形在沿折痕对折,你发现了什么?(板书: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3揭示概念师: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自己的作品,每个图形中是不是有一条对折以后产生的痕迹啊?v$Z3 Ri.T9|jPB6小学教案课件网Www.Jkedu.Net我们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对称轴”(板书:对称轴),你能上来指一指其中一幅图形的对称轴吗?OyHo0FT.+K+li73小学教案课件网Www.Jkedu.N

9、et师:eV-i;0G%X,N小学教案课件网Www.Jkedu.Net看,老师把你们刚才指出来的对称轴画下来。(示范画对称轴)请你们仔细观察这条对称轴,有没有小朋友想提醒大家在画时应注意什么?w-Jt l$ai)5r小学教案课件网Www.Jkedu.Net学生回答(要画成虚线,要稍稍出头,要用尺子等)l4V;-7Val_-L小学教案课件网Www.Jkedu.Net你们想不想动手画一画?V?vT1)jgFuC小学教案课件网Www.Jkedu.Net请你们把书打开到68页,画出“小树、爱心”的对称轴。(巡视并指导,适当讲评)三、展示反馈1、P68完成做一做22|8J pSeV+iIUGg小学教案课

10、件网Www.Jkedu.Net师:我们学习了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现在你能判断哪些图形是对称的吗?是对称图形的,画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6GJ 8GQg*xf小学教案课件网Www.Jkedu.Net师:P/4s!RB7WtA/%A4小学教案课件网Www.Jkedu.Net&in&JftY?z8 b小学教案课件网Www.Jkedu.Net五角星的对称轴到底有几条呢?大家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找出它的对称轴。5TAvd TG!?:小学教案课件网Www.Jkedu.Net2、P70第2 题(出现不同答案时,让学生上来折,再一起判断)3、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是的在括号里画“”。1 ( ) ( ) ( )

11、 ( )4、长方形有几条对称轴?正方形呢?圆呢?请你画一画,填一填。板书设计: 对称图形 对称轴 对折后左右两边重合第三课时 镜面对称教学内容:课本P69例3及练习十五中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1、 认识镜面对称现象,了解镜面对称的性质。2、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3、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1、 认识镜面对称现象,了解镜面对称的性质。2、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探索镜面对称的性质:上下、前后位置不变,左右位置相反。教学准备:有关镜面对称的主题图、镜子等。教学过程:一、创情引入讲述猴子捞月的故事,引出问题。 -月亮真的掉到水里了吗?猴子为什么捞不到

12、月亮?平静的水面就象镜子一样,猴子捞的是天上月亮的倒影,当然捞不到月亮。水面这个大镜子真是太奇妙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镜面有关的数学知识。(板书:镜子里的数学)二、先学后教1、 组织游戏活动照镜子。1)、讲明游戏的要求:两个学生为一组,一人拿镜子,一人照镜子。照镜子的学生做两个动作(身体向前靠、身体向后移。)做完之后交换,并把自己看到的情形说一说。学生听清要求后分组活动。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谁愿意把看到的情形说给全班同学听?学生汇报。你们看到的情形与他们一样吗?3)、教师总结镜子里的前后方向和实际的前后方向是一致的。4)、组织学生第二次游戏。要求:还是两个人一组,一人拿镜子,一人照镜子。照

13、镜子的学生做两个动作(举起自己的左手与镜子里的你打个招呼;再举起你的右手给镜子里的你打个招呼。)做完之后交换,并把自己看到的情形说一说。学生听清要求后分组活动。5)、全班交流。6)、教师小结。镜子里的左右和实际的左右是相反的。2、 师生互动游戏:让我做你的镜子 教师做镜外人动作,学生做镜中人动作。 师:我蹲下。生:我们也蹲下。师:我起立。生:我们也起立。师:我向前走。生:我们也向前走。师:我向后退。生:我们也向后退。师:我左手拍拍左脸。生:我们右手拍拍右脸。师:我左手摸右耳朵。生:我们右手摸左耳朵。总结交流:镜子外的我和镜子中的我,大小一样,前后、上下的位置也没变,就是左右的位置变了。三、展示反馈1、选择:哪面镜子是我照的样子,把它圈出来。(课本71页第5题。)、2、利用镜子找另一半 课本71页第4题。让学生想办法利用镜面对称判断出是什么,指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3、拓展题(1)写下1-9的一排数字,用小镜子照一照,看在镜子里是什么样的?(2)找找镜子外是什么时候?教师出示几个镜子中的钟面让学生说说镜子外实际是几时几分?板书设计 镜面对称 前后位置不变 照镜子 上下位置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