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弱电监控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计划书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7953896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项目弱电监控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计划书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工程项目弱电监控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计划书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工程项目弱电监控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计划书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工程项目弱电监控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计划书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工程项目弱电监控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计划书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项目弱电监控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计划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项目弱电监控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计划书(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工程项目弱电监控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计划书目 录1 编制说明31.1 编制原则31.2 关于施工工期及围31.3 关于工程进度31.4 备注说明32 编制依据33 工程概况64.1 施工前的配合要求64.2 施工期间的协调工作64.3 不可预见的协调75 总体施工方案75.1 总体施工方案75.2 施工准备95.3 施工平面布置116 施工部署126.1 施工指导思想126.2 项目施工管理架构126.3 施工阶段划分136.4 整体工程施工顺序136.5 安装工程特点136.6与其他施工单位的协调和配合147 工程资源投入计划147.1 施工设备的投入147.2 劳动力的投入157

2、.3 主要材料进场计划168 工程进度安排及保障178.1 施工进度计划178.2 工期保证措施178.3 工程的主要阶段199 主要各系统工程施工方法199.1 系统工程的实施方法199.2线缆敷设199.3设备的安装2010 项目管理和责任2110.1工程管理及责任2110.2 包装要求2210.3 运输及现场保管2210.4 安装及调试2211 质量保护、创优计划2311.1 创优目标2311.2 质量保证体系2311.3 工程创优体系及保证措施2811.4 单项工艺实施质量控制措施3112 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3412.1 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的建立3412.2 文明施工纲要3612.

3、3 文明施工目标3612.4 文明施工管理机构3612.5 文明施工检查措施3612.6 文明施工标准3612.7 建立安全教育制度3712.8 保证文明施工的措施3812.9 保证施工安全的措施3812.10 防火安全措施3812.11 安全施工措施3912.12 成品保护安全措施4013 流程图4113.1 项目管理流程图4113.2 施工准备流程图4213.3 设计图纸的审核流程图4313.4 设计图纸变更流程图4413.5 材料设备变更流程图4513.6 施工安装流程图4613.7 材料入库流程图4713.8 材料出库流程图4813.9 工程材料供应流程图4913.10 文件存档流程图

4、5013.11 文档发送流程图5113.12 定货流程图5213.13 验货流程图5314 测试、检验和验收5414.1 概述5414.2 开箱检验5414.3 安装验收5414.4 完工测试5414.5 大联调5414.6 试运行5514.7 质保期5514.8 最终验收5515 技术文件和培训5515.1 图纸、手册和技术文件5515.2 培训561 编制说明1.1 编制原则XX工程中的主要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以及主要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诸多方面的施工保障措施等,均遵循科学严谨、细致、实用、合理的原则,按照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有关资料容而编制。本设计是该工程施工中必备文件,也是工程技术资料的

5、组成部分,旨在保障本工程保质保量、安全施工,达到质优、按期、顺利完成的目的的综合阐述。1.2 关于施工工期及围本施工组织设计按工程全部竣工的施工工期考虑编制的,其施工项目围包括:视频综合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在线气体检测系统等。项目大致工期:30天。实际开工日期以发包人或发包人委托的监理公司下发的开工通知书为准。1.3 关于工程进度本设计中所考虑安排的施工总进度计划为概略估算,实际施工时,以招标单位要求的工程总进度、以及招标单位有关的工程总进度为准。1.4 备注说明本计划因限于各种可能潜在因素的影响,在考虑安排选择施工方案与方法,施工程序、工艺流程、工期计划、质量技术、安全保证措施以及未尽事

6、项等方面难免有遗漏、谬误之处,有待以后予以详细地修正、补充、完善,使其成为本工程施工中必须的指导性文件。2 编制依据l 建设单位提供的图纸及设计说明l 工业标准及国家商务建筑布线标准l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YD/T1051-2010l XT00595暂行规定中有关集中监控的容l 通信电源、机房空调集中监控管理电网综1997472号文 l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BG651085l 通信网技术标准汇编GB 84 1989.10l 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GB 502522010l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GB 50394-2007l 安全防工程程序与要求

7、GB 50348-2004l 安全防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l 安全防施工费用概预算编制办法 GA/T702004l 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 GB501982011l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安装规l 智能调度室装备规l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GB50115-2009l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GB5OO55一2011l 通信局防雷与接地工程验收规GB 51120-2015l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 GB50343-20123 工程概况 该工程涉及的的弱电系统包括: 1、视频综合管理系统; 2、视频监控系统; 3、在线气体检测系统;4.1 施工前的配合要求在施工前,

8、施工工程中需要必备的施工条件,如:仓库、施工办公室、施工用水用电等辅助办公及施工设施,需要建设单位来配合我公司,安排部署、落实到位。我们建议要求仓库面积不小于20平方米,建议设置在施工现场或易管理的地方。另需要1 间办公室用作我方项目部办公之用,满足基本用电及安全要求即可。施工用水电建议在我方相应的施工平面就近提供,我方在进场后将主动与建设单位协商相关费用。4.2 施工期间的协调工作首先,在我方进场施工前必须完成道路桥架线缆敷设和电井、线管的预埋线缆敷设工作;其次,由于强电工程进度将直接影响到智能化工程各系统设备的安装,因此需要招标单位协调好强电工程的安装时间,协调强电工程和弱电工程进度。4.

9、3 不可预见的协调在整个施工工程中,都存在着和各施工单位不可预见的协调关系,也存在着一些不可抗的因素。这都需要招标单位或招标单位监理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各方面的协调工作。5 总体施工方案5.1 总体施工方案5.1.1 基础工程项目中各个系统的布线工作,作为本工程的基础工程,也是本工程的重点工序之一。按照施工设计方案的规要求,根据各系统布线标准进行线缆铺设,并保证线缆的通路。1、工程施工要求 设备安装要求1. 机架、机柜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 机架、机柜安装完毕后,垂直偏差应不大于3mm。 3. 机架、机柜应做抗震加固,并安装牢固。 4. 机架、机柜应做接地保护。 缆线敷设要求1. 缆线的

10、型式、规格应与设计规定相符。 2. 缆线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应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拉伤。 3. 缆线两端应贴有标签,应标明编号,标签书号应清晰,标签应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 4. 缆线终接后应有余量,子配线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为0.5-1.0m,工作区为5-10cm终接前应为30cm,光缆的预留长度应不小于3m。 5. 缆线中间不允许有接头。 6. 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4倍。 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0倍。 光缆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光缆外径的15倍。 缆线终接要求1. 缆线终接前必须核对缆线标识是

11、否正确。 2. 缆线终接处必须牢固,接触良好。 3. 对绞电缆与插接件连接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应颠倒和错接。 4. 终接时,每对对绞线应保持对绞状态,扭绞松开长度不应大于13mm。 5. 对绞线与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连接时,必须按色标和线对顺序进行卡接,连接方式统一采用T568B方式。 6. 光纤在设备间采用熔接方式终接成端,在信息口侧采用磨接方式终接,终接时和终接后,应保证光纤光缆的弯曲半径符合安装工艺要求。布线注意事项:布线要按照建筑电气弱电系统的相关标准来设计。各系统特别强调以下注意事项:数据线严禁与强电线包括AC220V 布放在同一个桥架。严格意义上,也不能走同一个线缆通道,如情况特

12、殊无法分开走线,也应间隔60cm以上;数据线尽量不要与有线电视、电缆走同一通道。5.1.2 设备安装调试工程在各系统线缆铺设完毕后,根据施工进度进行相应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根据施工前的图纸审核和技术交底工作,安排施工前的施工培训工作,按照培训要求安装各系统的相关设备,并保证设备的可运行性;在施工前我方将对可预见的施工难点进行分析,并安排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支持,保证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按期完成施工进度。5.1.3 总体管理措施1. 设立测量放线小组,专职测量和保证线路的精确度,将损线缆耗降到最低点。2. 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在开工前制定详尽的施工组织方案和创优良工程的质量目标计划及质量保证措施,设

13、立质量管理小组对工程质量实行全面监控,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各系统工程进行预控,实行过程目标控制,从而达到较高的质量水平。3. 针对本工程线缆敷设多及专业施工的特点,设立工程流水作业与相应的施工小组,各小组负责不同的工作任务提高工程效率和进度。4. 采用信息化技术作为主要管理手段,建立信息化的管理平台,在施工过程对整个工程的工期、质量、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编制详细而周密的施工整体控制计划,明确各施工阶段的开始及预计交付时间,以保证整体计划的按期实现。加强工程管理,搞好与总包单位和其他分包单位之间的配合协调,加强对各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5. 根据施工现场场地的概况,我方工作平面将把施工准备区、设备存

14、放区及办公区相对分开部署,尽量避免相互间的影响。5.2 施工准备5.2.1 施工管理制度的建立按项目管理规定和ISO9001质量体系文件规定而建立的项目管理制度1、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及职责2、项目现场标准化管理制度3、项目安全管理制度4、项目施工生产管理制度5、项目质量管理制度6、项目技术管理制度7、项目材料管理制度8、项目机械使用管理制度9、项目技术资料管理制度10、项目现场管理制度5.2.2 施工技术准备1. 由公司技术部门协助项目部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图纸,熟悉理解图纸和设计意图,组织图纸进行自审、会审、准确掌握施工图纸细节和施工质量标准,明确工艺流程。中标接到图纸后应在规定时间组织会审,会审采用分部、分项进行。力争将问题在图纸会审中解决。2. 由公司技术部门配合项目部认真修改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在投标方案的基础上补充和健全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操作要点,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工序,提出针对性措施,为工程的施工作出指导,组织专业施工队伍共同学习施工图纸,商定施工配合事宜。3. 组织施工人员学习质量体系和验收规,围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