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教学中幼儿学习兴趣的激发论文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7945800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幼儿教学中幼儿学习兴趣的激发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谈幼儿教学中幼儿学习兴趣的激发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谈幼儿教学中幼儿学习兴趣的激发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浅谈幼儿教学中幼儿学习兴趣的激发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浅谈幼儿教学中幼儿学习兴趣的激发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幼儿教学中幼儿学习兴趣的激发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幼儿教学中幼儿学习兴趣的激发论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幼儿教学中幼儿学习兴趣的激发 论文提纲引言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尊重人才,重视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广大家长已经不再满足孩子入托有人看,而是迫切希望孩子能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但是,在幼儿教育中,出现了过分强调“智力”训练,片面强调知识训练,出现超前教育的现象,很多孩子从上幼儿园起就被套上了重重“枷锁”,甚至失去学习兴趣。如何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幼儿,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教学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为将来进入学校努力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之成为二十一世纪合格的人才,本文就此做一探索。一、更新观念,激发幼儿兴趣 二、善于发现,捕捉幼儿兴趣 三、深入探究,分析幼儿兴趣 四、创设环境,放

2、大幼儿兴趣 结论:要想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首先必须对幼儿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一方面要了解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掌握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拓宽视野,力争站在幼教学科的前沿,这才有可能在教学中做到高屋建瓴。另一方面,还要努力钻研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并把这些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力争在幼儿的思想上、认识上、心理上起到主导作用。浅谈幼儿教学中幼儿学习兴趣的激发摘要随着我国科学兴国战略的实施,尊重人才,重视教育已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广大家长已经不再满足孩子入托有人看,而是迫切希望孩子能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但是,在幼儿教育中,出现了过分强调“智力”训练,出现超前教育的现象,很多孩子从上幼儿园起

3、这被套上了重重“枷锁”,甚至失去学习兴趣。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兴趣既是教育的手段又是教育目的,我们应该将教育贯穿在学生兴趣中,把幼儿的兴趣作为生成课的重要来源。采取多种形式因势利导有效地激发幼儿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更新观念,对幼教工作感兴趣;教师要及时捕捉幼儿兴趣点;教师要深入探究幼儿的差异,因势利导激发幼儿的兴趣;最后教师要为各科教学创设环境,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学习中快乐。 【关键词】幼儿教育;兴趣;激发 教育家赫尔巴特说得好:“教育应当贯穿在学生兴趣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个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探索、和行动。兴趣既是教学的手段,又是教学的目的。”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

4、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两段话对于提高幼儿教学质量,全面贯彻落实幼儿素质教育,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1】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尊重人才,重视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望子成龙”的心理要求迫切了,对教育重视了,有教育投资的心理,也有教育投资的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早期教育的问题。广大家长已经不再满足孩子入托有人看,而是迫切希望孩子能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幼儿园教育成为学生受教育的重要阶段。同时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幼儿教育过分强调“智力”训练,片面强调知识训练,出现超前教育的现象,很多孩子从上幼儿园起就被

5、套上了重重“枷锁”,据调查我们幼儿园给每个孩子一学期订不少教材,有三分之二的家长还在假期节日报各种补习班,如;英语、绘画、舞蹈、书法等等,每个家长每年为孩子投资30005000元,这种成人化的教育方式,使幼儿身心疲惫不堪,不仅产生厌学情绪,而且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很多孩子因压力过大导致心理问题,进而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 那么对待心智尚未成熟的幼儿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呢?通过学习,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一 更新观念,激发幼儿兴趣苏霍母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产

6、生疲劳。”他主张:应当始终把引发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即个性兴趣和求知欲放在首位。【2】我们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过去只强调认知水平,忽略非认知水平;只注重有能力的孩子,忽略能力弱的孩子;只注重知识的教育,忽略兴趣培养;只注重守纪律,忽略了生动活泼发展的观念。过去那种把幼儿当木偶、当容器、当机器的教育和教学模式,都与培养儿童自主的创造力是相悖的。而素质教育是要创造一种适合每个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幼儿的素质,为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其一,我们要树立“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其二,要树立“素质教育”的质量观;其三,树立“素质教育”的学生观。要自觉加大教育学的“科技

7、含量”,将自己从事的工作当作事业来研究,在研究中实现高层次的自我价值,要“自我否定,重塑自我”,用现代科学的教育理论武装自我,树立新观念铸造新师魂。在形成自己所教学整体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向知识和兴趣的广度拓展,力求成为德才皆备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幼儿教师。幼儿教师作为人生的启蒙老师,其言行要足以成为学生效仿的典范,所以要勤奋学习,旁征博引,广泛涉猎,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的素质,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要把幼儿教育与现实紧密联系,善于因势利导,机智灵活地引导幼儿如何观察社会,理解人生,逐步树立人生观和世界观。英国学者M.鲍门在幽默教学:一门表演艺术一文中指出 “理想的教师应当达到艺术化的教学水

8、平,善于利用幽默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学得更好。”他引用了海特的话“幽默有多种功用,最明显的功用就是它能使学生富有生气和积极注意。在教学中幽默的真正目的则要更为深入,更有价值的多。”近年来,我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幽默艺术努力营造使幼儿“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能有最充分 的感知和理解,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3】幼儿教学的幽默主要是通过教师的体态幽默和语言幽默表现出来。体态幽默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表情动作所表现出来的幽默感,它可以使教师的形象有动态之美。比如:我在小班教幼儿认识时钟时,除了一些常用的手段,重点通过体育活动“老狼老狼几点了”教幼儿

9、掌握时钟的概念,这个游戏是个传统的体育游戏,情节很简单,幼儿很喜欢。我让每个幼儿 手持一个自制玩具钟,我扮老狼,当幼儿问我“老狼老狼几点了”我用表演的方式来报时间,我每报一个时间,幼儿就赶快把分针、时针拨到正确的位置上,幼儿拨对了,我就表扬他们,如果拨错了就正确引导他们,然后继续进行,他们学得很开心。通过这个幽默活动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很快掌握了整点和半点的概念。 语言和动作幽默是指教师以语言和动作符号为载体所表现出来的幽默。不仅可以通过事件、情景、观点等的语言动作描述来产生幽默,而且也可以通过语言要素的变异来创造幽默。教学中的幽默虽不是流水,但却是浪花。有了它,课不仅能上得生动活泼,而且也充

10、满了艺术魅力。二 善于发现,捕捉幼儿兴趣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兴趣是幼儿认识世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内部动力,也是激发幼儿探索的基础。在教育实践中幼儿教师应关注和判断幼儿的兴趣,捕捉幼儿当前的兴趣,对于初学本领的幼儿来说,没有绝对的作业时间,教师应视具体情况,灵活控制。记得有一次组织幼儿进行“兔宝贝真能干”的游戏,时间是十五分钟。当时幼儿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并强烈地表现出来,对继续进行游戏的欲望非常强,但由于我考虑到不能过分超时,还要布置作业,便温柔地将幼儿的欲望给扼杀了,使一些幼儿表现出失落和不满的情绪,作业都做得不好。这件事使我从中

11、得到教训,并启示我今后怎样捕捉幼儿当前的兴趣。【4】“花样玩球”活动是我们预设的一个活动。在活动前我们提供给幼儿从家里及幼儿园收集来的各种各样球,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有四个幼儿选择了羽毛球,六个幼儿选择了吸盘球,两个幼儿选择了拉力球,而更多的幼儿则选择了皮球。皮球对于幼儿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但今天他们却有了不同以往的玩法。瞧,他们一个个把皮球向挂在柱子上的箩筐投进去,每进一球就高呼“耶”。这一声声“耶”吸引了更多的同伴。这时有人提议:“我们来比赛吧。”“怎么比呢?”“我看电视上的篮球比赛还得有裁判呢!”“要分成两队。”在这里我们发现了生成活动的生长点篮球比赛。对于篮球的一系列问题引发

12、了幼儿共同的兴趣成立班级小小篮球队。兴趣是幼儿学习最好的老师,我们把幼儿当前的兴趣作为生成课程的重要来源。在开展主题活动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只有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点,才能生成有价值的主题内容。生成课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探究中,幼儿学会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因幼儿兴趣而生成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有充分体现个性的机会,能在活动中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发挥其创造性思维。【5】幼儿在感兴趣又处于宽松和谐的环境中体会到了合作的愉快和交往的乐趣,他们的好奇和欲望在活动中得到了满足,个性得到了发展,这就是兴趣带给幼儿的自信和韧性,带给幼儿综合素质潜能的发挥,带给幼儿健康的幸

13、福和快乐。为此,我们应充分信任幼儿的潜能,为幼儿提供各种支持性的教育环境和在活动中的适时引导,让幼儿在开放的环境中从小学会学习、学会研究。三 深入探究,分析幼儿兴趣我们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深入探究幼儿的差异,由于种种因素 的影响,幼儿来到幼儿园时他们的智力优势中心有了明显的差异,有的语言智力擅长,有的音乐智力擅长,还有的空间或视觉擅长,所以我们必须尊重这种差异分析这种差异,才能保证教学高效率和高质量。对于年龄尚小,反应较慢的幼儿应仔细用心加强个别辅导;而对于年龄较大,领悟力强、发展较快的幼儿则可适当加深学习内容,不必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我曾发现一名幼儿的认语能力较强,就在平时有意识地引导她多学汉

14、字,每次她都十分投入,并能迅速掌握。我通过对她的表扬、鼓励,以其积极性带动班集体,增强学习氛围。这说明在教学中要善于区分并正确对待不同情况,扬长避短,以点带面,以面促点,使每个幼儿的潜能都得以发挥。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特征的幼儿表现自己兴趣的方式有差别,但他们也有共同的、最突出的外在表现形式热衷于同一件事,并从中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而教师首先要对幼儿的兴趣进行价值判断和分析当前幼儿的兴趣是否有利于他们的个性发展及学习,是否能促进幼儿发展目标的达成,因为教育如果只有兴趣,那么教育将不成为教育。【6】要想判断幼儿的真实兴趣与需要,教师必须认真、细致地观察、了解、分析幼儿,倾听幼儿,读懂幼儿的需求

15、,捕捉来自幼儿的信息,并给予回应。我曾发现:有一些幼儿会对数学产生厌倦心理,甚至产生“数学焦虑”情绪。幼儿为什么会对数学活动产生焦虑情绪呢?通过观察和问卷,得知幼儿不喜欢数学活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1、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多以集体活动为主,小组几乎每个学前儿童都通过各种形式熟悉数字,如年龄、电话号码、饼干数等,但活动较少,幼儿操作的机会不多。2、 在数学活动中,常常包含很大的语言成分,问题情景常常是假设的,也没有具体 的物体供幼儿操作,而且操作材料较少,形式单一,满足不了幼儿的兴趣。3、 纸笔练习较多,特别是一些数学操作材料,都是画在纸上,让幼儿用眼睛看,然后再记下来。对于幼儿来说,比较抽象,

16、如果幼儿做错了,老师还要让他重做,甚至要反复多次,幼儿觉得没趣。4、许多幼儿认为,数学活动没有其它的活动好玩。如果幼儿从小就不喜欢数学 活动,那么对他以后的数学学习也是非常不利的,更会影响幼儿的自信心以及其它一些心理品质。如何让幼儿喜欢数学活动,感受到数学活动的美丽呢?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我作了一些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如中班目测10以内的数。我将教室布置成“果园”,“果园”里有各种各样的果子,请幼儿目测它们的数量,然后请幼儿拿篓子去采果子,篓子上画有不同数量的果子,幼儿看一看上面画了多少果子,就去采多少果子。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掌握了一定的目测技能,同时又很快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环节,也可以为幼儿创设数学教育环境。小朋友吃苹果时,我请小朋友数数每组有多少小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