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最美90后大学生”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7945658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灵最美90后大学生”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心灵最美90后大学生”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心灵最美90后大学生”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心灵最美90后大学生”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心灵最美90后大学生”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灵最美90后大学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灵最美90后大学生”(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灵最美90后大学生” 被誉为两捐骨髓杨子威出生于1990年,在家是独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身为公务员的父母亲一直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对于单位组织的募捐活动,和碰到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她们每次全部慷慨解囊,也曾数次参与无偿献血活动。在家庭环境熏陶和影响下,杨子威从高中起就一直期望能像父母那样帮助有需要的人。“我不认识你,但我要谢谢你”,在很小的时候,杨子威就记住了这句无偿献血公益广告词。16岁那年,她刚拿到了身份证,便兴冲冲地来到义务献血点。当得悉不满18岁不能献血时,她拿出身份证说:“我有身份证了,我已经是个成年人了。”尽管最终她没能如愿,但那颗博爱的种子却深深埋在了她心底,慢慢的生根、发芽

2、。2021年初春,当她已经在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渡过了大半年的美好时光时,她的18岁生日马上到来。拿什么来标识这一个黄金时代的起点呢?义务献血!对,16岁开始沉睡的梦想又蹦出来了,杨子威一下子迫不及待起来。这次不会再出什么情况吧?她干脆提前十几天,在一个周末专门坐车来到江汉路佳丽广场门口的义务献血车上仔细问询了献血的条件和过程。在得到肯定的回复后,她最终能够开始倒计时:十天、八天、五天、三天、一天多年的愿望最终得以实现!看着自己的血液沿着细细的管子慢慢地涨满血袋,她的内心马上泛起无言的愉快。18岁的成人礼如愿以偿,幸福的感觉油然而生。回到校园,看到满园春色,体味着人生的欢乐,也为自己给他人的生命抹

3、上了一层新绿,而倍感欣慰。自从领到第一本献血证后,每隔半年,杨子威的身影就会出现在献血车上。她常常很自豪地说:“我是o型血,是万能供血者!”2021年10月15日,大学二年级的杨子威再次参与无偿献血的时候,在现场看见捐赠骨髓的公益宣传,便毫不犹豫地填写申请表并进行了血样采集,成为了一名中华骨髓库志愿者。湖北省年纪最小的骨髓捐献者2021年11月17日,正在教室自习的杨子威接到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湖北分库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小章的电话:“你保留的血液样本和北京一位15岁的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我还将和你联络,你自己考虑好是否捐献。”接到电话,杨子威犹豫了,听说,骨髓配型成功率不到万分之一。可是,她

4、没想到偏偏自己就碰上了这万分之一的机率。她一点心理准备全部没有。可是善良的本性不许可她眼睁睁看着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在经过慎重考虑后,她决定捐献自己的骨髓。作为家中独子,现在要捐献骨髓救助一个陌生女孩,在家人眼里,这根本就是在拿自己身体开玩笑。“外婆在家里担心得流泪,父亲母亲是强烈反对,还专程请假赶来武汉劝阻我,说把骨髓无偿抽取给他人,那不是损害自己的健康吗?留下后遗症怎么办?”杨子威回想说。力在重重阻下,杨子威动员教导员老师、班上同学、红十字会医生集体做工作,最终说服了家人及亲友。2021年12月30日,小杨在父母、学校老师和湖北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陪同下,到医院办理了入院手续。连续注射三天的

5、动员针后,手术于2021年1月3日进行,所捐献的骨髓于次日火速送往北京。那时,杨子威还不满20岁,成为湖北省年纪最小的骨髓捐献者,也是当年中华骨髓库第一例骨髓捐献者。手术后的杨子威在留院观察期间,在电视上看到四川师范大学一名女硕士硕士李瑞芳不幸得了白血病无钱医治,又将红十字会发给她的5000元慰问金寄给了李瑞芳。面临抉择:真的要再次捐献吗?时隔一年,杨子威本已恢复平静的生活被一个电话再度激起了波澜。2021年2月,子威忽然接到中华骨髓库的通知,说她之前捐献骨髓移植的那个患者供体复发了,生命垂危,期望她进行二次捐献。仅一年之隔,又要进行二次捐献,杨子威陷入两难之地,“一开始犹豫过,毕竟二次捐献的

6、例子太少了,全国也就十几例。我家里就我一个小孩,不考虑自己,也得考虑家人。”家人听说她还要再次捐献,杨父亲和杨母亲最终忍不住了:杨爸有时吃饭时眼泪忽然哗地下来了,杨妈怄气拒接这个“不听话的孩子”的电话为了让家人放心,也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捐髓的科学常识,子威请在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同学在当地查询,把中外文资料两相印证,最终认定捐髓对人体无害。这才最终取得了父母的许可。数次捐髓的例子在全国极为罕见,现在仅有十余例。但她说,即使对自己有一点轻微损伤,也是能够承受的。自称理想主义者的她期望任何事全部能得到一个完美的结果,这次也一样。她知道远方一个生命正在等候着她的挽救,在重复动员亲朋挚友做通父母的思

7、想工作后,她决定二次捐献。3月2日早晨,在父母的陪同下,21岁的子威顺利完成了第二次造血干细胞采集术,把生的期望再次送给了去年她曾捐献过的白血病患者。幸运的是,手术很成功。手术后在医院休养的日子,子威仍然惦念着四川师范大学经济和管理学院白血病患者李瑞芳的病情,她毅然把北京红十字会送给她的5000元康复慰问金又一次存入了李瑞芳的捐赠帐户。3月下旬,杨子威出院回到老家,生性好动的她一刻也不闲着,家里有现成的健身器材,她就在家里运动。看着儿子跟往常一样,父母总算放下心来。杨子威说,根据通例,骨髓移植捐献者和被救助者在一年内是不能见面的。那位白血病患者的母亲写来了感谢信,信中提到,女儿期望母亲代为转达

8、一句话给好心人:母亲给了我第一次生命,那么这位好心人已经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现在又给了我第三次生命,我一定要好好地活着。对于那个远在北京的小姑娘,杨子威和她的父母全部给了深深的祝福:“第二次期望要比第一次期望大得多,听说第二次的采集成功率在90%以上,期望她身体能早日康复!”在杨子威再次捐献骨髓的两个月后,“杨子威献血捐髓志愿者服务队”在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正式成立,一千五百多名师生受到杨子威事迹的感召,主动报名加入服务队,其中一百余名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在成立仪式上,杨子威说,“两次捐献骨髓,我并没有想那么多。我只是不想让人生留下遗憾,我想让那个未曾谋面的北京小妹妹有一个健康漂

9、亮的花季,让李瑞芳姐姐全部能勇敢地活下去。我以我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捐献造血干细胞对于我们中的大多数健康人而言没有伤害,我期盼更多的人能够加入中华骨髓库,为更多的白血病患者带去生的期望。”今年“五四”前夕,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建筑系学生杨子威,因两次捐献骨髓、救助陌生白血病女孩而入围“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候选人。杨子威的事迹近日经过人民、大学生杂志等新闻媒体报道后,在民中引发了热议。友被她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精神所感动,认为她代表了现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并亲切的称她为、“最帅”90后大学生。五四青年节当日,“透视杨子威现象,引领90后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研讨会在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举行。和会教授学者、社会各界人士从不一样角度解读“杨子威现象”,阐释这一现象对90后大学生关键价值观的形成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及其深远意义。“杨子威现象”不是部分现象,它彰显的是90后大学生的群体一个主动向上的精神状态。解读“杨子威现象”,从杨子威的成长历程可见一斑。我的感想:杨子威哥哥真了不起!我认为,哥哥的勇敢和善良是父母遗传的好习惯:助人为乐。哥哥在很小的时候,就记住了一句无偿献血公益广告词“我不认识你,但我要谢谢你”。哥哥从高中起就一直期望能像父母那样帮助有需要的人。大家全部称她为、“最帅”90后大学生。哥哥的行为感动了无数人,我,是这无数人中的一个人。大家全部要向哥哥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