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词汇教学的有效途径的论文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7940677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索词汇教学的有效途径的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探索词汇教学的有效途径的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探索词汇教学的有效途径的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探索词汇教学的有效途径的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探索词汇教学的有效途径的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索词汇教学的有效途径的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索词汇教学的有效途径的论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索词汇教学的有效途径的论文词汇是构建语言的材料,是学好语言的基础。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部,2001)明确指出,高中毕业生应学会用3000个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高中英语学习一方面要注意扩充词汇量,另一方面要注意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一、高中学生词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高中阶段词汇量要求提高,许多学生感到词汇学习难度加大,因而产生了强烈的畏难情绪。根据语言学习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笔者将词汇学习过程分为理解词汇、记忆词汇和运用词汇三个环节,以此来分析高中生词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1理解词汇环节在做阅读理解题时,涉及词义理解的题目往往使学生感到无从下

2、手,他们容易混淆形似词汇的词义,进而影响对文章的正确理解。究其根源在于学生平时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大多数学生在碰到生词时,不是先结合语篇上下文分析和推理词义,而是马上查阅词典来获得词义。m2记忆词汇环节许多学生记忆词汇的方法比较单一,喜欢通过背诵教材附录中的词汇表机械地集中记忆,忽视了词汇与其所在语境的联系,也忽视了单词的词形与读音之间的联系,记忆效果自然不理想。3运用词汇环节理解、记忆词汇的目的是运用,通过运用又可加强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在平时学习中,不少学生为记忆而记忆,缺乏对词汇的主动运用。由于没有联系课文语境,也没有结合生活实际主动运用词汇,因此在谴词造句中存在生搬硬套或套用中文句式的

3、现象。二、学习词汇的有效方法认识到词汇在语言中的重要地位,认识到词汇学习是贯穿整个外语教学与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就应提高对词汇教学和学习的重视,确立词汇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外语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是由教与学两个部分组成的。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应当在高效率开展教学的同时,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外语学习,特别应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词汇学习。因为发展学生掌握词汇的基本能力,是学生掌握外语的一生大计。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词汇学习的几条有效方法,供外语教育界的同仁在探索英语教学改革时参考,同时也作为同行教师和学生在英语教学时参考。1语境教学法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才

4、有生命,才容易记住,才知道用法。”由此可见,语境教学法可使学生通过语境更加深刻地理解单词的用法和多种意义,从而对于单词的记忆更加牢固。对于现行高中英语教材中出现的新增词汇,我们可以通过创设一些贴近生活的语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教师可以先说英语句子,进而根据学生的情况和需要再对新词进行演练。2直观教学法“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直观教学法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直观教学法是采用图片、实物、幻灯片等一系列辅助教具及手势、动作、表情开展的手段,对于一些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表示具体动作的动词、表示情感的动词及形容词可采用直观教学。当教师呈现的东西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兴趣,他们对待外语的学习

5、态度将会是积极的,心中也就会渴望学会这种语言、掌握这种语言、运用这种语言。正因为此,在适当的时候教师采取直观教学,不但可以克服孤立记忆单词容易遗忘的缺陷,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单词的能力,而且对课堂教学也会起到“催化”的作用。3英语解释法“学习语言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多听、多读,通过听读这两条渠道向大脑输入大量的可理解的语言材料。有了大量的、足够的语言输入与积累,才能融会贯通形成语言规则。”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尽可能地用英语来教学,包括用英语来解释单词、句子等。英语课程标准也要求教师尽量使用英语教学,因为我们的学生处在说汉语的环境,而英语解释法符合了用听、说向大脑输入大量语言材料的要求。在教学中用简单英

6、语解释单词,不但可以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对于已学的单词能得到反复重现,也使学生找到了同义词,了解更多的词汇知识。学生对于教师所说的英语能听得懂,又知道新单词的意思,自然增强了学生参与学习和积极学习的信心。4理解记忆法英语词汇总量虽上百万,但基本构词成分却是有限的。无论就音形而言,还是就意义而言,每个英语单词都同其它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整个英语词汇系统中的一个分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利用词汇的这些特点,立足于词汇系统之上,引导学生用理解记忆的方法掌握单词,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发现、理解,从而提高记忆的效率,增强学习的信心。 5利用构词法知识来记忆词汇。a利用同根词:如教过use后,经过构词分

7、析,学生就可以推测出useful,useless,user的词义来。教师就可以说:“useful”mesfrm“use”itmeans“fuse”usefulmesfrmuse,titmeansfnuserntusefulb利用分析前缀的方法。如教retell,rerite时,学生已掌握了tell,rite,要向他们解释前缀re-的含义是“again”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学生就能推测出retell,rerite的意思来。教师就可以说retellmesfrmtellretellmeansttellagain利用分析后缀的方法。如在学生已学过hina,japan的基础上,指出后缀-ese的含义,学生

8、就很容易推测出hinese,japanese的意思来。d利用分析合成词的方法。如在学生学过ait与rm的基础上,就很自然推测出aiting-rm,reading-rm的含义来。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6利用归纳、对比法。a利用同义词。同义词都是相对的,比如nie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它的同义词可能是pleasant(令人愉快的),kind(亲切的),fine(好的)。根据这个特点,不要孤立地看某词的同义词,而要把它放在句子中来看是不是同义词。如:theeatherisnietday和theeatherisfinetday这两个句子中,nie和fine就是同义词,可以相互代替。hareyu

9、?imellthemanrksell句中的两个ell虽是同意词,但不可互相代替。b利用反义词。在英语中,表示相对概念的词汇经常可以遇见。如学过big以后,当学到small时,可以指出smallmeansntbig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small的意思了。常见的意义相反的词有很多,如tall-shrt,lng-shrt,heavy-light利用同音异义异形词的对比。如:sea,see。5)利用联想找规律。如由tree联想到branh,leaf,green,yell,lur,fler等。7在大量应用中掌握词汇中国人大规模地学习英语,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但他们中大多数人的努力都白费了,在数十年

10、的不懈努力之后,仍然是原文书报读不懂,原文电影、电视看不懂,深入交流做不到。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有利于学习英语的环境中。另外,由于缺乏实践,即使是学会了的词也会被逐渐遗忘。为了人为地造就一个用外语思维、表达、交流的小环境,避免遗忘或尽量少忘,我认为可以通过会话、作文等措施,使枯燥无味的词汇变得生动、形象、丰满起来,从而实现反复运用,巩固对所学词汇的记忆。作为外语会话和写作的一项基本功,我认为应特别重视造句练习的作用,因为如果连简单的造句都有困难,那么会话和作文就无从谈起。下面我作一简单说明:(1)充分重视造句练习法:在造句之前,有必要弄清所学词汇的解释,研读教材和词典给出的例

11、句,然后通过模仿例句,灵活而有规律地变化部分句子成分,就可以造出富有创造性的句子了。句子是承载词汇所包含的意义和句子的语法结构所显示的意义的载体。记忆典型例句并辅以造句等实践训练,永远比单纯记忆孤立的单词好得多。学习词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有一天使用外语来进行交流。因此,造句练习是从学习语言过渡到应用语言的必要途径。过去,我们的许多教师和学生对造句教学法很不重视,而我认为造句是记忆、积累和掌握单词的最好方法。(2)加强作文教学与练习作文历来是锻炼和检测一个人遣词造句、有章法地表达自己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应当在英语教学中积极认真地运用和贯彻这一原理。同样,在作文问题上也存在基本词汇教学中存在的

12、问题,即时间分配与效率的问题。作文教学非常耗费时间,但它提高学生词汇量和语言能力的效能和效率是很高的。这一点我们应充分认识。同时,作文本身就是语言应用的一种方式,因此作文本身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目的,值得充分重视和大力推行。(3)生动活泼地开展会话教学:会话能够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掌握和运用水平。外语会话既是一种具有极大激励作用、兴趣盎然的练习手段,同时又是一种语言应用方式。也就是说,它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目的,因此应当充分重视。总之,我们应当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传统的外语教育学理论和方法体系,围绕着提高学生实际语言能力的这个中心课题,有机地将词汇、造句、作文、会话教学结合起来,以词汇教学为突破口,以基本词汇量为差力点,不懈努力,就一定会开创出英语教学的新天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