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人防专项审查技术指引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7931579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人防专项审查技术指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地铁人防专项审查技术指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地铁人防专项审查技术指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地铁人防专项审查技术指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地铁人防专项审查技术指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铁人防专项审查技术指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人防专项审查技术指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铁人防施工图专项审查技术指引广州市民防协会二。一五年三月一、总则1、地铁人防工程专项审查技术指引(以下简称指引的主要 依据是轨道交通工程人防防空设计规范RFJ02-2009以下简 称规范,并参照广州市防空地下室施工图技术性审查指引。2、本指引仅作为规范的技术性补充,凡规范已有 的内容,以规范要求为准,本指引不再重复叙述。3、要求每个防护单元(每个站点)形成人防施工图分册送审。 原则上每个防护单元(每个站点)的人防施工图分册包含本站点 的人防建筑、人防结构、人防给排水、人防通风、人防电气五个 专业的人防图纸,以及本站点与人防相关的平时通风、平时给排 水、平时电气专业等图纸。考虑到地铁建设的特殊

2、性,每个防护 单元(每个站点)各专业人防图纸同步送审较难实现,建议人防 施工图分两册送审,人防建筑、人防结构图册作为第一分册先行 送审,人防给排水、人防通风、人防电气图册作为第二分册后续 送审。4、地铁人防施工图应提交完整的图纸供审查。但根据实际情 况,可以分专业随到随审、先到先审、急用先审,对施工过程中 的修改图纸可以跟进审查。5、对已取得人防初步设计专项审查意见的地铁线路,人防设计 说明中应列出人防专项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该指引与原设计标 准有冲突时,维持原设计标准。6、每个防护单元(每个站点)各专业人防施工图(主体、口部) 审查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及时汇总各分次审查意见,办理防护单元 (站

3、点)审查意见;线路的各防护单元(站点)人防施工图审查完 成后,建设单位应及时汇总各防护单元(站点)审查意见 ,办理 线路的总体人防施工图审查意见。二、建筑专业审查注意事项1、每个站点应标明人防单元总建筑面积(包含车站及区间隧 道),站点的人防建筑面积、有效面积、掩蔽面积及掩蔽人数。2、防护单元的划分:原则上一个车站(含换乘站)加一个区间隧 道为一个防护单元,防护单元之间设置防护密闭隔断门。防护密 闭隔断门可设在车站盾构井或区间隧道段内,如设在区间隧道 内,尽量靠近站端设置,便于施工安装和维护管理。区间密闭隔 断门应同步设计施工到位.3、战时人员出入口的设置:设防站设置不少于两个战时人员出 入口

4、(不含连通口和竖井式出入口),其中应有不少于一个直通 室外地面战时人员主要出入口(垂直式除外)。战时人员出入口 设防护密闭门、密闭门各一道,两个出入口应不同朝向,距离不 宜小于 15m。4、战时人员出入口门洞净宽按每掩蔽人数每 100 人不小于0.3m 计算确定,并应满足平时使用宽度要求。5、战时人员主要出入口应直通室外地面,如果在倒塌范围之内 者,应设防倒塌棚架。防倒塌棚架可战时安装,但基础预埋应到 位。6、战时人员次要出入口(密闭通道)可利用与车站相邻的室内 楼梯或室内通道设置,当无室内楼梯及通道可利用时,应将平时 使用的较窄的出入口设计为密闭通道。7、平时使用战时不使用的出入口,应设一道

5、防护密闭门;在条 件允许的情况下,凡是门洞净宽25m者,应设1道防护密闭 门加1道密闭门;凡是门洞净宽2.5m者,可只设1道防护密 闭门。8、战时通风口的设置:结合车站一端的平时环控新风道设置战 时新风道,结合车站另一端的平时环控排风道设置战时排风道; 所有设防站战时进风道设置清洁式进风防护密闭门、进风机密闭 门各一道。所有设防站战时排风道设置清洁式排风防护密闭门、 排风机密闭门各一道。战时室外通风口应采取防雨、防堵及防倒 塌等措施:室外进风口下沿距地坪距离不宜小于2m,当布置在 绿化地带时,不宜小于1m。9、平时使用战时封堵的通风口, 应优先在通道内近风井口处设 置一道防护密闭门,确实无条件

6、时可采用临空墙防护密闭封堵板 垂直封堵,并应预留封堵板的存放位置,就近存放。10、预留人防连通口的设置:每座车站应根据周边条件设置两个不同朝向的预留人防连通口,以便与毗邻的人防工程或地下空间相连。连通口门洞尺寸统一为2000mmx2000mm。11、所有对外口部的人防门平时应安装到位。12、所有人防门应能保证战时正常开启与关闭。所有平时出入 口的人防门,在其顶部、侧墙、底部的装修应能便于拆除,及时 关闭人防门。13、所有管线不得影响人防门的正常开启与关闭,所有进出防 护单元密闭空间的管、线、缆均应从预埋穿墙套管中通过,且应 作防护密闭处理措施。14、当采用临空墙防护密闭封堵板进行封堵时,应在平

7、战转换 时限内实行封堵。15、检查区间防护密闭隔断门、出入线段防护密闭门的设置是 否符合规范要求。16、换乘车站应表示交叉线路全局的防护单元设置情况,以保 证满足各线的设防要求。三、结构专业审查注意事项1、审查人防结构说明中防核武器、防常规武器的抗力等级,主 要部位的人防荷载值。2、审查人防结构计算书的计算是否正确。3、审查其构造要求是否满足规范。受弯构件的受压区配筋应满 足规范要求;底板如是平时荷载控制,可不加拉结筋;其余应按规范要求加拉结筋。四、通风专业审查注意事项1、审查人防通风设计说明、人防通风材料表及安装时限是否符 合规范要求和广州市平战转换规定。2、按规范及广州市以往地铁线路人防通

8、风的既定做法,并结合 地铁实际情况,审查人防通风的系统、方式及设置是否正确。3、每个防护单元要按一个防护单元(车站加区间)的内部总空 间计算出掩蔽人员所能达到的实际隔绝防护时间。4、地铁人防通风的平战转换应符合广州市的规定。5、平时通风的风口防护方式、平时风管的布置与防护措施是否 符要求。五、给排水专业审查注意事项1、审查人防给排水设计说明、人防给排水材料表及安装时限是 否符合规范要求和广州市的平战转换规定。2、按规范及广州市以往地铁线路人防给排水的既定做法,并结 合地铁实际情况,审查人防给排水的系统设置、战时给水措施等 是否正确。3、战时可以储备瓶装水作为人员饮用水,可不设战时水池及装 配式

9、水箱。4、审查平时水管穿人防墙的防护措施,对管径300mm的水 管,战时切断水管,在端头加盲法兰堵板,但要在相应处的水管 上加可拆除的法兰短管;对管径5200mm的水管,要在人防一 侧防护阀门,平时加好。六、电气专业审查注意事项1、审查人防电气设计说明、人防电气材料表及安装时限是否符 合规范要求和广州市的平战转换规定。2、按规范及广州市以往地铁线路人防电气的既定做法, 并结合地铁实际情况,审查人防电力的系统设置、战时供电措施 是否可行。3、审查平时的电缆管线、电缆桥架穿人防墙的防护措施是否落 实。七、平战转换预案审查注意事项1、地铁每个防护单元的平战转换预案应单独成册,包含图纸及 文本两部分,

10、可连同人防施工图一并送审或另行组织单独送审。2、地铁平战转换应符合规范及广州市平战转换的规定。3、应审查各专业的平战转换工作量是否可在规定的转换时限内 完成。附录 1:地铁人防施工图审查登记表(略)附录 2:地铁人防施工图纸及文件清单概念上每个防护单元(车站与区间)作为一个项目形成人防 施工图分册,实际上是以每个站点为单位提供人防施工图分册 (包括五个专业)。具体如下。一、相关文件1、地铁人防施工图审查登记表二、人防建筑1、本防护单元(站点)人防建筑说明2、全线人防分区图(注明本站点所在防护单元位 置)3、本站点总平面图(标明人防出入口位置)4、本站点首层平面图(标明人防出入口、通风口位 置及

11、其与邻近建筑物的距离)5、站厅层平面图6、站台层平面图7、主要出入口的平面图8、主要出入口剖面图9、人防土建设备材料表10、其它需反映的图纸三、人防结构1、人防结构设计说明2、人防结构计算书3、本站点人防防护密闭隔墙、人防口部临空墙、风井、人防楼梯、人防门框墙的配筋图四、人防通风1、人防通风设计说明2、人防通风设备材料表及安装时限表3、人防通风平面图4、口部人防通风大样图(包含平面图及剖面图)5、人防通风原理图6、站台层与站厅层平时通风平面图7、人防通风专业相关的通用图五、人防给排水1、人防给排水设计说明2、人防给排水材料表及安装时限表3、人防给排水平面图4、各口部人防给排水大样图(平面及系统图)5、人防给排水相关的通用图6、站台层与站厅层平时给排水平面图7、站台与站厅层平时消防喷淋平面图及系统图六、人防电气1、 人防电气设计说明2、人防电气设备材料表及安装时限表3、人防配电平面图4、人防配电系统图5、人防电气相关的通用图6、站台层与站厅层平时动力配电平面图7、站台层与站厅层平时照明配电平面图8、站台层与站厅层平时消防报警平面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