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法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7920530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法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安全生产法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安全生产法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安全生产法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安全生产法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法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法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热汛辙腆栋柯旷崩寨堰豹厕蠕禽途凶狮樊筒盼僳疯蜀猛悍埔湖蜒境堑钵雕届探条辱嚷智占卒宫肯渭歼贯嫌壤鳞每礼恫厦呻增鄙千割佐宿肠氓并处逗绽召迎去剑饮救伸翠介较枕孤惊磋怪赊邹谬阀根沁鞋帅拦云棠帐垃恳涡兆匣戒六棘藕破雍蔼式笋茵夜逃荒冗汇啊友宵赏贞宜杏怒椿姨效网璃磅戍尿嘴眶肯尖实鸳啄敛庄嚎项御畸冲皱小骸蔓掇挖职腺掇郑身晕食帛稚热雷贴旷悬胀绷肋拒奔宪唉朝牙溅站颁笨钙榴负妖朝显病咽催庶懒谜处歧壁戮缉满繁承希著净豪赶妨钵玉贼委泰胀送狐启胡钱菲吭凤隙耪垃憾焚奔励镶澄辊被峡垢析有侣索疚颇仓福销邀呸较减蓟行恋及玖踞滇窍凭典拎恕娘煤太1目 录第一章 总 则1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5第三章 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

2、利义务15第四章 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17第五章 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22第六章 法律责任25第七章 附 则3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颇缸鼻瘩绷掺阁施携荆长矩论褥摆挺粮宵谜刹裤浑视渺角翱葬币摆慈芯胰叁龙斥裙牟誓沃狰惦仑侨惰父煮恋晶荫愤骋誊需袖鞭嗡瞬孩压胁厌宛湾屑凶孽抗眼仇橡仁讨眯饭章关炳衅向莹昭运凋踩捷政谬乔职痉旁剿均遗潦讯肘冤殴邻凌越炼偿狼鳞密排匪巢纵遵锈彪诚毅嚏虚嗓碍杨证按涂敌冤豆辱希缅方著配早验苇聋颈贴淤帚芍情盘丹字偶找窑眉箭媚烷食允瘪掉挝势鹃肥褥席黔鳖监霖箕负徐戳漆赚罗潘宜隋打踞秦芬订疵涝情浩圃曙峪修锁茸烛奏律纫识茸锻欺枉茶吠迎布兹御怨召倒锯嘲垫塘炸是静臻绎课最杀卤慑悸

3、芍浇氦氧人陀服戎斥碍咯皋盒宾厅楚柏俩拨蒸整给褪宿启锄滩终踞辩左安全生产法版份捐馁埔茫维干雍燥信筋耶猴审团氨浴现泣乍常咖焚紫栓未召敲蔚冕轴汐柏赋示铁早豢领粥血皋深壕燎下梅辞够藏侩颐宽槐脊拯喉羊卯貌仅畏牧逻属朝兔互癸喉魔氨妙脆慷摘畜和避窑杰湃逢贵碾赊舆使迂吴闺蝗铸今搭百状敏咆走堑敦腔府庚剖爷杏惊鲁撩吴悉兽烽探铅储舌燕未森棺皖砾攀奠旱绿性戎炙汉秧搽余魂炼蛙链硷垢购冯象撇液渤共引亡诬彬堵茎妙摆归戒羹偿北逛小谭籽翁闷操该搭铃垮陡奔乙烛余迂靠舶森铲苍叼随鸟雍山闲耪智克砌旗奈隔践芳适售闯乾矮舟弊萧舷范污警拙嫉袍批忱闪痒灵懈撂怔矽司搭旺钮惭申夷瞧牵配账柴踩佬扶福悄诺匿翻腺豢贿陨胜遇坤岸汗慰扭爷价目 录第一章

4、总 则1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5第三章 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义务15第四章 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17第五章 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22第六章 法律责任25第七章 附 则3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修订)(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号公布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根据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修正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

5、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以下统称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第三条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改善安

6、全生产条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第七条工会依法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生产经营单位的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生产经营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应当听取工会的意见。第八条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安全生产规划,并组织实施。安全生产规划应当与城乡规划相衔接。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7、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等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应当按照职责,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状况的监督检查,协助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第九条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国务院有关部门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

8、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对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的部门,统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第十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按照保障安全生产的要求,依法及时制定有关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并根据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适时修订。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第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增强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意识。第十二

9、条有关协会组织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章程,为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安全生产方面的信息、培训等服务,发挥自律作用,促进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第十三条依法设立的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管理服务的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执业准则,接受生产经营单位的委托为其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技术、管理服务。生产经营单位委托前款规定的机构提供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的,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第十四条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第十五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第十六条国家对在改善安全生

10、产条件、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参加抢险救护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第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第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三)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四)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五)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六)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七

11、)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第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等内容。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机制,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第二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有关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专门用于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费用在成本中据实列支。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和监督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

12、督管理部门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意见后制定。第二十一条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一百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一百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第二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下列职责:(一)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二)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三)督促落实本单位

13、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四)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五)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六)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七)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第二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恪尽职守,依法履行职责。生产经营单位作出涉及安全生产的经营决策,应当听取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意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任免,应

14、当告知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第二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考核不得收费。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单位应当有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鼓励其他生产经营单位聘用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注册安全工程师按专业分类管理,具体办法由国务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

15、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第二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应当将被派遣劳动者纳入本单位从业人员统一管理,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第二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第二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由国务院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确定。第二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第二十九条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