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期江苏省南通市东方中学七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7920417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学期江苏省南通市东方中学七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二学期江苏省南通市东方中学七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二学期江苏省南通市东方中学七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二学期江苏省南通市东方中学七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二学期江苏省南通市东方中学七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学期江苏省南通市东方中学七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学期江苏省南通市东方中学七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方中学阶段测试一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字词书写(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li u ch d ng,意蕴悠长 A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wd nzhu d n悠扬;,。生命中总有那么一段时光,充满不安,可除了勇敢面对,我们别无选择。唯有靠精心准备才能ch u p e ng到梦想的影子,越是黑暗时,越是不能熄灭生命的灯,越要点亮人生的光芒,越应该 B (脚踏实地/勤学不辍)地追逐梦想。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答案】流畅婉转触碰 2、A处应该填的标点是:【答案】;3、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B处横线上。B处的词语是:【答案】脚踏实地

2、 4、结合语境,在文中横线是哪个仿写恰当的句子。【答案】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二、句子默写5、( 18分)用课文原句填空。(1),寒光照铁衣。(2)马上相逢无纸笔,(3) ,弹琴复长啸。(4) 谁家玉笛暗飞声,。(5) ,惟解漫天作雪飞。(6) 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诗句是:,。(7) 韩愈晚春一诗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的句子是:,。【答案】(1朔气传金柝 (2)凭君传语报平安(3)独坐幽篁里(4)散入春风满洛城(5)杨花榆荚无才思(6)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7)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三、名

3、著阅读6、( 7分)阅读下面名著节选,完成各小题。他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的地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 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着他的脸。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 他像要立定在水里,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他什么也不 知道了,只茫茫地觉得心里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想跑,水裹住 他的腿。他就那么半死半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地任凭车夫在水 里挣命。(1) 上面这则材料选自先生(作者)的代表作,材料中的“他

4、”有一个外号是。(2) 他悲惨的一生中一直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可是穷其一生也没能如愿。(人名)的死,让他彻底堕落。(3) 黑暗的旧社会让一个正直好强的青年人堕落成了城市垃圾。如果,你在北平的街头遇到了麻木潦倒、自暴自弃的他,你打算对他说点什么呢?【答案】(1)老舍骆驼祥子小福子(2) 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3)答案略(称呼1分,能有鼓励、劝勉之意,言辞得体2分)四、文言文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小题。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5、。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 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卿今当涂.掌事(2)及鲁肃过寻阳(3)非复吴下阿蒙(4)即更刮目相待【答案】(1)当权(2)等到(3)再(4)重新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蒙辞以军中多务。(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答案】(1)吕蒙把军中多务作为借口(2)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现身说法地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B. 鲁肃与吕蒙的对话,

6、既从侧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和学习的重要性。C. 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D. 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别”,从正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答案】B10、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简要谈谈。【答案】读书学习非常重要。读书学习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一个人即使基础差,但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有所成。(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 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

7、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碎金鱼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注释】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典郡:掌管郡务。罔不:无不。伎:同“技”。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11、 用“ /”标出下面句子

8、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1)自钱孔入(2)坐客罔不叹服1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1)尝射于家圃()(2)以我酌油知之()(3)陈尧咨善射()(4)及守荆南回()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2)岂汝先人志邪?15、结合两篇短文,说说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答案】11、( 1)自钱孔/入(2)坐客/罔不叹服12、 ( 1)尝噌经。(2)酌:舀取,这里指倒入。(3)善:擅长,善于。(4)及:等到,至叽13、( 1)老翁见他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2)难道是你死去父亲的心意吗?14、 (1)因为卖油翁

9、觉得陈尧咨射技高超,只不过是手熟而已。(2)陈尧咨的母亲认为陈尧咨只图自己享受而荒废政事,辜负了父母对他忠君报国的期盼。15、要点:射技纯熟;傲慢无礼;贪图享乐;自矜浮躁;盛气凌人;自满狂妄;咄咄逼人。五、诗歌鉴赏(7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柳宗元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注】这首五言古诗作于诗人贬谪永州之时。16、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17、颈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7、颈联采用了以动写静(动静结合)的写法,渲染了居处四周静谧的气氛,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愁

10、苦,无人理 解。【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意象就是那些带着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找意象时就顺着诗句一句一句找就行了,繁露、寒月、疏竹、石泉、山鸟等这些都是意象。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意象来看作者营造了什么意境。通常会有很多意象有感情色彩,像月亮代表思乡,猿啼和杜鹃表示凄凉等。本题这些意象中,月是寒月,竹是疏竹,鸟是山鸟,这些都体现了一种幽深寂静的景色,营造了凄清、寂寞的意境。17、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基本能力。“石泉远逾响”,看来难以理解,然而这个“逾”字,却更能显出四野的空旷和寂静。山鸟时而一鸣,固然也反衬出夜的静谧,同时也表明月色的皎洁,竟使山鸟误以为天明而鸣叫。

11、“泉响”,“鸟喧”采用可通感的手法,从听觉角度来表达。“露” “月” “泉” “鸟”这四种意象相互融合, 以动衬静, 突显了诗人被贬谪后所处环境的清幽空旷。六、现代文阅读(23分)阅读两篇短文,完成小题。(A) 土地的誓言(节选)端木蕻良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离开她。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我吃过我自己种的白菜。故乡的土壤是香的。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 气便在田野里飘扬。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

12、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原野到处有一种 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 了,这里那里到处飞。稻禾的香气是强烈的,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没有人能够忘 记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夜夜我听见马蹄奔驰的声音,草原的儿子在黎明的天边呼唤。这时我起来,找寻天空中北方的大熊7,在它金色的光芒之下,乃是我的家乡。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 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

13、我的面前一一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 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B)乡村的泥土(1) 乡村是泥土做的。泥土是乡村的灵魂,它是上苍送给乡村最好的礼物。(2) 泥土与庄稼,庄稼与人,都是一一安排好了的,谁也离不开谁。一团泥土,就是一句百读不厌的经文。曾祖父读过,祖父读过,父亲读过,我和弟妹们也读过,我们的儿孙还要再继续接着读下去。一个生命,又一个生命,在泥土里摸来摸去的,摸着摸着就摸老了,直到连泥土也摸不动的时候,这个生命就该被泥土抚摸了。(3) 我曾仔细观察过父亲的那双手,粗糙得跟老树的皮没有什么两样,骨节粗大,十指变形,没有一个完整的 指甲。这双手曾在土地上扒挠了八十多年,豆村的每一块

14、土地都曾留下他的手印,甚或每一个土团都曾感受过他的 手温。一次重病使他的右手致残,无法再扶犁耕地,挥镐掘土后,我劝他把家里的那几块地让给别人做,他咬咬牙 艰难地作出了决定。但他执意要留下一小块自己做,说闲着也是闲着,种不动地,哪怕到地里站一站,蹲一蹲,在 田埂上坐一坐,弯腰扯几把草,心里也好受些。父亲留下的这块地顶多只有三分,春天种了玉米,接着又种了一茬 芝麻。夏天我回豆村时,发现他和母亲蹲在白花花的日头底下,一个吃力地翻着土,一个用槌棒敲打着土坷垃。目 睹着这样的情景,我的心里一涌一涌的。于是我就跟他们说,这地不能再种了,要是热出个好歹,不值得。父亲一 边敲打着土块,一边说,再种最后一茬。母

15、亲也附和说,再种最后一茬。这样的话,他们已经跟我说过不下四五次 了,每次都没有兑现。季节一次次地向前延伸,父亲的庄稼也跟着一次次地向前延伸。其实我心里是清楚的,只要 父亲和母亲不倒下,这最后一茬就得一次次地向前延伸。(4) 我们与土地和庄稼每相遇一次,都是一种缘分,是一个灵魂与另一个灵魂的默契和交流。庄稼来了一茬又一茬,又被我们送走了一茬又一茬。每迎来一茬庄稼,我们就多一份希望;每送走一茬庄稼,我们就多一份充实。在这一次次的迎送之中,一代又一代的庄稼人微笑着走进泥土。试想,如果没有它们一茬又一茬地陪伴着我们,我们的一生该是多么苍白啊!(5) 播种的时候,我常常攥着种子遐想,这些种子去了泥土里之后,它们再也不可能回到村庄里来了,就像一个个日子。尽管它们会给我带回更多的收获,但我还是有些依依不舍。 一茬一茬的庄稼绿了, 一茬一茬的庄稼黄了,似乎都是转瞬之间的事。收割也是如此。当我用镰刀把一棵棵成熟的庄稼揽在怀里,它们好安静啊!我知道又该送走一茬了。(6) 躁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