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7916691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8.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学问点总结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有机化合物 混合物 物质 化合物 纯净物 无机化合物 非金属 单质 金属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置换反应肯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肯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可能是是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者偏移) 特征:化合价的变更(推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3、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升(化合价)-失(电子)-氧(氧化反应)-还(还原剂)降(化合价)- 得(电子)-还(氧化反应)- 氧(还原剂) 双线桥失去2e- -1 0 0 -1 2 KBr

2、 + Cl2=Br2+2KCl 得到2e- 三:物质的量定义:表示肯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 符号n 单位 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A表示。 约为6.02x1023微粒及物质的量 公式:n=质量及物质的量公式:n=物质的体积确定:微粒的数目微粒的大小微粒间的距离微粒的数目肯定 固体液体主要确定微粒的大小 气体主要确定微粒间的距离 体积及物质的量公式:n=标准状况下 ,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CB 单位:mol/l公式:CB=物

3、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步骤:1. 计算 m=cvM 2.称量 3. 溶解 4。转移 (洗涤2-3 洗涤液转入容量瓶)5.定容 6。摇匀7 装瓶贴签四:物质的分散系溶 液 胶体 浊液分散质大小 10-7胶体的本质特征丁达儿现象:光亮的通路 区分溶液及胶体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者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蔗糖 酒精 SO2 CO2 NH3等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全部电离的电解质 强酸HCl H2SO4 HNO3 强碱NaOH KOH Ba(OH)2 大多数的盐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弱酸 弱碱水五:物质的分别及提纯

4、过滤法:适用于分别一种组分可溶,另一种不溶的固态混合物 粗盐的提纯蒸发结晶:混合物中各组分物质在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 蒸馏法:适用于分别各组分互溶,但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如:酒精及水的分别 仪器 蒸馏烧瓶 冷凝器 分液:分别互不相容的两种液体萃取: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 溴水 CCl4 分层 上层无色 下层橙红色 不用酒精萃取焰色反应 铂丝用盐酸洗涤 然后在酒精灯燃烧至无色 再蘸取待测液钠焰色:黄色 钾的焰色:紫色 (透过蓝色钴玻璃)Cl-检验 :加硝酸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So42-检验: 加Ba(NO3)2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NH4+检验:加入NaOH加热产生气体

5、使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Fe3+检验:加入KSCN 出现红色溶液 Fe3+3SCN-=Fe(SCN)3 质子 Z 原子核原子ZAX 中子 A 电子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同位数: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不同原子互称 11H 12H 13H六:氯元素化合物学问1.氯气物理性质: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的有毒气体。 2.化学性质:氯气具有强氧化性,(1)能跟金属(如Na、Fe、等):2Na + Cl2= 2Na Cl 2Fe+3Cl2=2FeCL3(2)和非金属(如H2)反应:H2 + Cl2=2HCl 燃烧的火焰是苍白色的,瓶口有 白雾

6、产生。(3)和水的反应:Cl2+H2O=HCl+HClO次氯酸的性质:(弱酸性、不稳定性、强氧化性)氯水易见光分解方程式2HClO=2HCl+O2,保存在新制氯水含、 、 、 、 、 ,久置氯水主要成分为。(4)及碱的反应:2NaOH+Cl2=NaCl+NaClO+H2O (用于尾气处理)漂白粉制取原理的反应方程式是。漂白粉的成分是有效成分是。漂白粉发生作用的是。3. 氯气的试验室制法:反应原理:MnO2+ 4HCl(浓)=MnCl2 + Cl2+2H2O;发生装置:圆底烧瓶、分液漏斗等;除杂:用饱和食盐水汲取HCl气体;用浓H2SO4汲取水;收集: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检验:使潮湿的淀粉碘化钾试

7、纸变蓝;尾气处理:用氢氧化钠溶液汲取尾气。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盐酸。4、溴、碘的提取 (1) 2KI + C12 =2KCl + I2(2) 2KI + Br2 = 2KBr+I2 (3)2KBr + Cl2 =2KCl+Br2七:钠镁元素化合物学问(1)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热、电的良导体,质 软 、密度小、熔点低(2)钠及水反应的现象及说明:浮:(说明钠的密度比水的密度 小 )熔:(说明钠的熔点 低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游:(说明有气体产生)响:(说明有气体产生)红: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说明生成的溶液 碱性)。(3)钠及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H2

8、O=2NaOH+H2, 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 +2OH-+H2。(4)及氧气反应:4Na+O2=2Na2O 2Na+O2=点燃=Na2O2(5)4Na+TiCl4=4NaCl + Ti (6)Na的用途制取纳的重要化合物 作为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 冶炼Ti.铌锆钒等金属钠光源(7)碳酸钠及碳酸氢钠的比较名称碳酸钠碳酸氢钠化学式Na2CO3NaHCO3俗名纯碱 苏打小苏打溶解性溶解度比碳酸钠小热稳定性2NaHCO3= Na2CO3 +H2O+CO2及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比Na2CO3猛烈NaHCO3+HCl=NaCl+H2O+CO2及NaO

9、H反应NaHCO3+NaOH=Na CO3+H2O相互转化(8)除杂:Na2CO3固体(NaHCO3) 加热 Na2CO3溶液(NaHCO3)NaOH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方法。加热出现气体是碳酸氢钠 或着 加酸先出现气体的是碳酸氢钠先没气体后出现气体的是碳酸钠6、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1)生成难溶物 (2)生成挥发性的物质(3)生成难电离物质7、能正确书写常见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步骤:1.写2.改(易溶易电离物质改成离子形式,难溶难电离的物质,气体、单质、氧化物保留化学式)3.删4.查 (电荷守衡,原子个数守恒)8、离子方程式的常见错误举例:Cl2及水反应 H2O+Cl2=2H+Cl-+C

10、lO- 碳酸钙溶于盐酸CO32-+2H+=CO2+H2O铁及氯化铁反应 Fe+Fe3+=2Fe2+ 硫酸及氢氧化钡反应 H+OH-=H2O9、镁的提取及应用镁的提取(1)MgCl2+Ca(OH)2 =Mg(OH)2+ Ca Cl2 (2)Mg(OH)2+2HCl= MgCl2+2H2O (3)电解MgCl2 = Mg +Cl2镁单质化学性质3Mg + N2= Mg3N2 Mg + 2HCl= MgCl2+H2 2Mg + CO2= 2MgO+C 九:铁铜元素化合物学问1、铜物理性质:有金属光泽的紫红色金属密度8.92 g/cm3质软,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延展性2、化学性质1、及氧气反应2Cu+

11、O2=2CuO CuO+2HCl=H2O+CuCl2 2、Cu及强氧化性的酸反应Cu+2H2SO4=CuSO4+SO2+H2O 3Cu+8HNO3=3Cu(NO3)2+2NO+4H2O 3Cu+2HNO3浓=Cu(NO3)2+2NO2+4H2O 3、及盐反应Cu+2FeCl3=CuCl2+2FeCl2 Cu+2AgNO3=Cu(NO3)2+2Ag(1)铁的物理性质有金属光泽的银白色金属,质软有良好的导电 导热性 延展性 能被磁铁吸引(2)化学性质及氧气反应 3Fe+2O2=Fe3O4 及非金属反应2Fe+3Cl2=2FeCl3 Fe+S=FeS及酸反应Fe+H2SO4= FeSO4+ H2及盐

12、反应 Fe+CuSO4=FeSO4+Cu Fe+2HCl= FeCl2+ H2Fe2O3及酸反应 Fe2O3+6HCl=2FeCl3+3H2O Fe3+的检验:及KSCN反应出现血红色溶液Fe3+和Fe2+之间的相互转化Fe2+ Fe3+ Fe3+ Fe2+ 氧化剂 还原剂2FeCl2+Cl2=2FeCl3 2FeCl3 +Fe=3FeCl2 Cu+2FeCl3=CuCl2+2FeCl2 氢氧化铁制备: FeCl3 +3NaOH=Fe(OH)3+3NaCl 受热分解2Fe(OH)3= Fe2O3+3H2O铁及其物质的转化关系 HCl FeCl2Fe Fe Cl2 Cl2 FeCl3十一:硫元素化合物学问一、二氧化硫的性质及作用1、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2、化学性质(1)及水反应 SO2+H2O=H2SO3 可逆反应 H2SO3的不稳定性2H2SO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