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周语言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7915272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二周语言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十二周语言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十二周语言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十二周语言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十二周语言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二周语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二周语言(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周语言我想帮忙课时一活动目标1、能看懂画面的主要内容,并尝试讲述故事。2、理解情节发展顺序,掌握作品主角-河马的性格特点。3、帮助幼儿感受和体验作品中的主角乐于助人的品格特点。活动准备幼儿用书、教学图卡组(故事图卡、字卡)。活动过程一、教师出示故事图卡,以生动的语气讲述我想帮忙的故事,并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观察故事图片。二、教师讲述到叫醒、吃青草、打哈欠等与嘴巴有关的词语时,可适时强调嘴巴的作用。教师:1、小动物们都在做什么?2、河马弟弟在做什么?三、继续讲述图二图四的故事。教师:1、河马弟弟是怎样帮助兔妹妹的?2、兔妹妹躲过了谁的追赶?四、继续讲述图五图七的故事。教师:1、两只鸡宝宝掉

2、到哪里去了?2、河马弟弟是怎样帮助鸡宝宝的?3、谁开心的向河马弟弟道谢?4、是谁在吵吵闹闹?5、河马弟弟是怎样帮助小羊儿的?6、大家对河马弟弟说:“你真棒!你最爱帮大家的忙,我们真开心!河马弟弟觉得怎么样?”五、教师小结:教师引导幼儿体验河马弟弟帮助别人后的快乐,鼓励幼儿乐于帮助他人。第十二周语言我想帮忙课时二活动目标1、能看懂画面的主要内容,并尝试讲述故事。2、理解情节发展顺序,掌握作品主角-河马的性格特点。3、帮助幼儿感受和体验作品中的主角乐于助人的品格特点。活动准备幼儿用书、教学图卡组(故事图卡、字卡)。活动过程一、教师出示幼儿用书,以生动的语气讲述我想帮忙的故事,引起幼儿的回忆。二、教

3、师边讲故事边提问。教师:1、小动物们都在做什么?2、河马弟弟在做什么?3、河马弟弟是怎样帮助兔妹妹的?4、兔妹妹躲过了谁的追赶?5、两只鸡宝宝掉到哪里去了?6、河马弟弟是怎样帮助鸡宝宝的?7、谁开心的向河马弟弟道谢?8、是谁在吵吵闹闹?9、河马弟弟是怎样帮助小羊儿的?10、大家对河马弟弟说:“你真棒!你最爱帮大家的忙,我们真开心!河马弟弟觉得怎么样?”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果自己是河马弟弟,会用什么方式帮别人的忙?三、幼儿自己阅读幼儿用书。四、识字游戏。1、教师出示卡马、兔、鸡、羊,引导幼儿认读汉字。2、做请你猜猜我是谁游戏。教师将字卡混合放在盒子里。教师做字卡上小动物的动作,请小朋友猜猜是谁,

4、并从盒子里选出相应的字卡,为成功猜对的人鼓掌。第十一周音乐音乐ABA课时一活动目标1、初步熟悉乐曲的旋律,感受和体验乐曲热情、欢快的特点。2、借助图片、动作初步认识和感受乐曲ABA曲式结构,尝试用动作表现乐段的变化。活动准备幼儿用书、学习单、音乐录音磁带。活动过程一、教师组织幼儿谈话,帮助幼儿调动有关节日等欢快、热闹的活动内容和场面的经验和印象。教师:说说你觉得什么时候最热闹、最高兴?二、请幼儿完整的欣赏音乐,让幼儿初步感受乐曲欢快、热情的特征。教师:这段音乐好像在说什么事?(过年了,敲锣打鼓放鞭炮,还有人在跳舞。)三、让幼儿分段欣赏音乐,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选择相应的动作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5、。1、请幼儿欣赏A段音乐。教师:这段音乐好像在做什么事?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2、请幼儿欣赏B段音乐。教师:这段音乐好像在做什么事?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四、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根据A、B两段音乐的不同特点,选择其中两个动作,边听音乐边做动作,感受A段音乐的重复。教师:这段音乐在什么地方听上去是一样的?一样的地方应该做什么样的动作?我们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五、结束活动。第十一周音乐音乐ABA课时二活动目标1、初步熟悉乐曲的旋律,感受和体验乐曲热情、欢快的特点。2、借助图片、动作初步认识和感受乐曲ABA曲式结构,尝试用动作表现乐段的变化。活动准备幼儿用书、学习单、音乐录音磁带。活动过程一、

6、请幼儿欣赏音乐,让幼儿感受乐曲欢快、热情的特征,引起幼儿的回忆。教师:这段音乐好像在说什么事?(过年了,敲锣打鼓放鞭炮,还有人在跳舞。)二、让幼儿分段欣赏音乐,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选择相应的动作表现对音乐的感受。1、请幼儿欣赏A段音乐。教师:这段音乐好像在做什么事?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2、请幼儿欣赏B段音乐。教师:这段音乐好像在做什么事?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三、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幼儿尝试用简单的图画或符号表示自己所做的动作。教师: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让我们记住这些动作呢?四、根据幼儿的讨论,排出动作顺序图,让幼儿直观的感知ABA结构。教师:这些标志分别代表什么样的动作?该怎样排先后顺序?

7、五、幼儿一边看教师指图标,一边听音乐做动作。六、教师请幼儿随音乐完整的表演。在间奏处教师需提醒幼儿不动。第十一周社会借鸡蛋的故事活动目标1、感受故事中人物彼此间的交往方式。2、通过观看情境表演、猜测、讨论等方式,了解故事情节。3、懂得友好的邻里关系是很重要的。活动准备情境表演“借鸡蛋的故事”。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观看情境表演,提出问题。教师:1、小朋友们,请观看情境表演的前半部分。杰克很想和新邻居成为朋友,他该怎么办呢?2、请幼儿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帮助杰克想出和新邻居成为朋友的办法。二、请幼儿继续观看表演,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1、故事里杰克的妈妈用了什么办法和邻居成了好朋友的呢?2、你觉得

8、这种方法好吗?为什么?三、说说我的邻居。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和邻居之间有趣的故事。2、鼓励哪些和邻居不熟的幼儿尝试用一些方法去和邻居交往。第十一周科学沉下去,浮起来活动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一些物品在水中沉或浮的现象。2、激发幼儿想办法让沉在水里的物品浮起来,培养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准备幼儿用书,大的盛水容器,石头、木板、油画棒、橘子、苹果、气球、黏土球、汤匙、洗澡玩具、皮球、弹珠,每人三个回形针,每人一根吸管。活动过程一、教师实验,幼儿观察,发现物体沉或浮的现象。1、教师在大的容器里加入约六成满的水,请几名幼儿上台,各组选择将桌上的物品放入。每放一样东西之前先让大家猜一猜是会下沉,还是

9、浮起,直至将准备的东西全部放入容器中为止。2、请幼儿观察容器里的所有物品,哪些东西浮上来了?哪些东西沉下去了?3、教师将东西全部捞起,逐一询问幼儿后将东西分成会沉和会浮两类。二、幼儿实验,观察、验证一些物体的沉或浮的现象。1、教师:刚才我们猜许多哦物品藏有空气所以会浮起,让我们用幼儿用书里的物品来做验证。2、幼儿实验观察物品沉浮的现象后,在幼儿用书上做记录。3、幼儿讨论会浮起的物品有哪些,想一想怎样才能让它们沉下去,并进行实验操作。三、通过对比实验,了解物体沉或浮与气泡的关系。四、设疑,进一步激发幼儿探讨物品沉与浮的兴趣。教师请幼儿将黏土球丢人水中,让幼儿观察黏土球沉入水中的现象。教师:想一想

10、,怎样做黏土球才会浮起来呢?第十一周阅读玩一玩活动目标1、体会诗歌中小朋友交往时遇到困难、渴望解决的情感。2、能用连贯通顺的话表达诗歌中人物的心理活动。3、知道怎样与人交朋友,学会在交往中加强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活动准备大图书、胶水、剪好的花朵。活动过程一、歌曲导入1、歌曲表演:拉拉钩、感受歌曲中好朋友之间的交往。2、谈话:说说你的好朋友。你们喜欢上幼儿园吗?为什么?幼儿自由发言。你和好朋友一起玩,发生过不愉快的事吗?最后和好了吗?是怎样和好的?教师小结:原来你们在与好朋友玩的时候,有时快乐,有时也会发生矛盾。可是,怎样化解矛盾呢?有一首诗歌说的就是发生在好朋友之间的事。引出诗歌玩一玩。二、大

11、图书阅读1、听录音带欣赏诗歌一遍,看大图书,师幼共同讨论。昨天,他们玩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你能猜一猜他们为什么吵架吗?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回答。教师朗读诗歌第一节。今天,他们想一起玩吗?他们知道怎么玩吗?为什么?教师朗读诗歌第二节。明天,他们怎么办?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教师读诗歌第三节。2、播放诗歌录音带,幼儿看大图书,跟读诗歌。三、体验活动1、幼儿有表情的朗读诗歌,鼓励幼儿将昨天玩的生气、不开心,今天渴望一起玩,有些比好意思,明天网一起玩,玩的开心的三种不同心情,用不同的语气读出来。2、分组朗读诗歌。四、创造活动1、说话游戏:我的好朋友幼儿拿出教师已剪好的花样,将自己的照片贴在花的中心,再将好朋友的照片贴在花瓣上,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好朋友是谁,怎样和朋友一起玩,发生矛盾时怎样解决等等。引导幼儿自己说说是怎样交到好朋友的。2、教师小结与人友好交往的方法。五、结束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