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听课心得体会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7906383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听课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教学听课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教学听课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教学听课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教学听课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听课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听课心得体会(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听课心得体会 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培育我们思索的习惯。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教学听课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共享。教学听课心得体会1 20xx年月1日下午3点4分,我们煤电化应用系全体老师来到学院一体化教学主楼,仔细听取了青年老师陶清华主讲的两地一灯配电开关的设计。在这节课上,老师引入教学方式新奇,切入主题快速,贴近现场作业,学生爱好较高。下面就本节课的教学谈一下个人的感受和想法。 1、项目教学法变更了老师的授课方式,这个目的是培育学生自主学习实力为主,但不是吹糠见米而是要按部就班。一体化教学讲义的编制为课堂的操纵设计了明确的方法流程

2、,老师上课是按一体化教学讲义设计的几个环节规范而有序地进行。我们煤电化应用系也正在往一体化教学方式上进行转变,但由于教学设备和教学内容所限,目前采纳的理实一体教学法,虽然也拉近了学生与现场岗位对接的距离,但学习氛围还不够深厚,成就感不强。2、课堂上在进行小组合作,沟通探讨的时候肯定要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做到培育优秀生,协助差生,带动中等生的目的。这样就必需要有一个特别优秀的小组长,培育和熬炼小组长使其具有更强的自主实力,依据人的记忆黄金规律,把自己的学问输送出去,也就是讲给其它同学,教会每一个组员,这对小组长是一个历练过程,当然肯定要公道,不能加重小组长负担,也就是说学生一般性的疑难题目,可

3、以在小组的沟通争辩中得到解决。学习小组无法解决的题目,将由老师辅导点拨引深。 3、老师对学生的辅导点拨特别的重要,老师要成为学习探讨中的一员,要参加到学生学习之中,学生在自学探讨时,老师可以在在课间巡察中,深进学生,对个别学生或小组赐予随机的指引帮助。还可以就学生的共性题目和学问的应用拓展,作指导性点拨,这样,老师的辅导与帮助就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启发性,帮到学生的须要的地方。 、我觉得一体化教学最大的收获就是收获了学生的主动性。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学生真正的参加到了学习中来。以前,总是感觉课堂有些郁闷,课堂往往是老师和几个优秀学生的表演场,举手回答题目的总是那几个学生,其他学生像看表演一样,

4、他们跟我们的课堂在心理上有很大的间隔,一体化教学中每个学生都参加到了学习中来,课堂真正成了每一个学生的课堂,老师只是引导者。特殊是部分差生,从一个旁观者,成了学习的参加者,并且还能代表小组发言,给了他们一个展示的机会,实在,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欲望,当这部分学生也参加进了学习中来,课堂气氛就更活跃了。防止了教学过程中的两级分化过于严峻的现象。 5、小组学习中,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解决学习中的题目,对学生自学实力的培育很有帮助。依据人的黄金记忆规律,自己探究分析获得的学问形成记忆周期很久,而老师一言堂讲授的,要靠反复的记忆,轻易形成记忆乏累,学生厌学。3、学案给了学生一个路标,让学生知道要往哪里往

5、。学生看了学案就知道这节课该把握什么内容,并且知道应当怎么往学,这样的学习效率也更高了。 最终,想谈一下对目前我所授课程进行一体化改革的设想。我本学期所授课程包括Widos Srer 20xx服务器配置和计算机基础两门课程,两门课程对实践要求都很高,一个是即将毕业的高级班,一个是刚刚步入校门的中级班。对于Wido erve 20x服务器配置课程,要求学生具备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局域网技术的基础学问,本课程中主要是介绍服务器的安装、配置和运用等,因而实训操作比较多。在此课程中,全部操作是通过虚拟机实现,利用虚拟机安装多个操作系统,可以实现搭建小型局域网络,并设置服务器各项配置的过程。在之前授课过程中

6、,始终采纳的是先讲授理论,然后上机实践,这样的授课方式,虽然可以收到肯定效果,但不是很志向,学生只是去为了完成任务而做,并不是利用所学学问去做应用,这样的效果,并不能真正的让学生理解学问,会运用学问,在以后的实践中不能获得志向的效果。假如转变这种模式,运用,采纳项目教学或者案例教学法,用例子引出本次课程所要学习的学问,然后利用所学学问实现项目,不仅能熬炼学生动手实力,思索实力,还能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端正其学习这门课程的看法,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其次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可以说整本书都是在进行一系列的操作,如何能让学生对所学学问达到可以敏捷运用的程度,是这门课程的要求。在本门课程讲授过程中,选用的

7、教材是采纳项目教学法,每章内容都会铺设几个案例,让学生从案例中学习,但是在讲授过程中也发觉,学生对学问的总结以及娴熟程度比较匮乏,因而,须要我在一次课讲完后,对所学的学问进行多次重复,提示学生留意哪些方面,也就是说,我认为,在授课过程中,也不能只注意了实训内容,而把理论扔到一边,必需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实现。 以上所谈的只是近期学习的一些体会,因为刚接触,在对课程的改进中,做的还不够全面和深化,相识的还不够透彻,还须要接着的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等待我们探究、探讨的东西还许多。在今后的培训学习中,将更深化的学习和探讨的各个环节,形成适合邢台技师学院须要的系统化教学体系,把真正落到实处

8、。教学听课心得体会2 这一个月以来,始终在听课,常规课、示范课、校际课等等,每位老师的课堂都是精彩纷呈,闪光点许多,也让我终身受用。听的多了,也竟有些迷茫,不禁自问究竟我们须要什么样的课堂?记得前进小学在一次接着教化中提出的主题是有效课堂、简美课堂、学习型课堂,主题很显明,也是我们老师在新课改目标下多年“上下而求索”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做到有效教学? 以当天听的一节四年级的示范课搭石为例,“鸡蛋里挑骨头”,说说自己的感受。 首先这节课给我的干脆感受就是震撼,视觉的震撼:整块黑板呈现给我们一幅清爽自然的山村乡野图,清波荡漾、人影绰绰,搭石连连,铺在水中,呼应着我们学习的课题搭石,真是“一道风景”,

9、有效地创设了情境。就是让美术老师来画,也不肯定画得如此形象逼真,可见老师为了打算这节课花了很大的功夫;听觉的震撼:老师为了凸显人们在过搭石时的协调有序,老师边读边让孩子做着动作“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孩子踏踏的脚步声,印证着“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像轻快的音乐”。其次是清楚的逻辑:课堂的导入就是搭石是家乡的“一道风景”通过画面感受美,然后进入2、4段感受它为什么这么美,分别论述它如何成为“一道风景”;最终总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老师总结美是什么,让学生说、写。教学就在老师的限制下有条不紊地进行了。 再次心中有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设置了语言训练点“无论只要肯定”,通过设置情

10、景、角色定位、自定主题,一步步加大了语言训练的难度,这样有梯度的训练,可是照看到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说明老师心中有学生。 再次联系实际,为了让学生对“谦让之美”有一个深刻的相识,老师找了两组学生分别在走搭石的过程中扮演年轻人之间的谦让,和年轻人对老年人的谦让,转而对学生提问看到这一幕,你会说什么?从而让学生理解“谦让”在当地人们心里是“天经地义”的,是“一道风景”。 文中到处紧扣主题“这是一道风景”,纵观整堂课,无疑这位老师的教学是胜利的。可是在感慨之余不禁陷入深思:课堂依旧是以老师为中心,老师是问题的提出者、引导者,由谁发言,如何发言都由老师确定。老师课前细心设计,课上谆谆教导,步步启发,左

11、右开导,最终最终使学生符合了老师的“最终意愿”。这种“生从师问”形成的学习心理,无疑是消极被动的。那这样的课堂算不算有效的课堂呢?我想在有效的课堂里,或许没有热喧闹闹的场面,或许没有令人拍案叫绝的设计,或许没有华丽的多媒体课件,没有刻意的作秀,不花里胡哨,却流淌着行云流水般的自然美。在简约的课堂教学中,老师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实实在在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简约的本色就是返璞归真,是一种富有生命张力的美。很观赏于永正老师的教学风格,在他的课上,学生是他的中心,学生的一举一动都是他教学闪光点生发的基础,这才是大师的风范。我们上课不是为了取悦于人,做给别人看,而是在演绎一段自己的故事,是让自己和学生一起愉

12、悦,一同进步! 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才智的灵魂”,那我们就要呼吁有效、简约的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内心需求为主线,提倡启发式和探讨式教学,促进教学的民主化、开放化,要用学生的口说学生自己想说的话,激发学生独立思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调动他们主动思索,将学问转化为实力。 那就让我们的教学真正做到回来朴实本真、高效务实,用这把钥匙打开学生的才智之门。教学听课心得体会省教学能手评比于9月2日到9月29日在临沂九中实行。我、李中亮老师、隋永健老师有幸于28日听了的四节课,有张辉老师主讲的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孔祥贞老师执教和李钧老师执教的乐音与噪声等。 省教学能手评比,汇合了全省的专家,上课的水平的

13、确高,老师整体素养高,基本功扎实: 一、参赛老师的教态自然大方。我们听的几节课,全部的参赛老师在上课时,始终面带微笑,举手投足落落大方,当有的问题学生回答不上时,依旧面带微笑,用身体语言等方法启发学生。二、所在的参赛老师整堂课中,都运用一般话。 三、全部的参赛老师在上课过程中,所说的话很精炼。信任全部的老师在课前肯定下了很功夫,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恰到好处,提问的问题时机把握到位。 四、参赛老师在备课时,深挖教材,设计新奇。在平常上课中,要充分备课,做到不备课就不上课。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常见的、易懂的资源。 通过这次学习,我相识到要打造高效课堂,就必需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实力

14、,深刻的体会到做为老师必需做到: 1、老师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由于互动式特性化学习的内容大大超出了课堂教学教材的范围,老师失去书本和课标的依据,走进教室对学生提出什么问题更没底,相识到自己在学问实力上的不足,意识到自己学问结构单一,学问面狭窄,缺乏对本学科学问与生活实际联系的缺失,因此,必需接着学习,终身学习,完善自我。2、老师也应当学会合作。以往的教学,我们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独立地完成教学任务,基本没有和其他学科的老师有业务上的沟通。 3、注意反思。“反思三年成名师”,科学有效的反思可以帮助老师削减教学过程中的缺憾。正所谓思之则活,思活测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

15、只有仔细反思,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化教学水平,才能更好地自我完善 4、做科研型老师。信息时代要求老师必需把教学科研与教学相结合,这一点是我的弱项,在以后的工作中,必需学会从传统意义的“教书匠”向具有科研意识的“探讨者”转变,争取做科研型老师。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改无限,探究无涯,只有从教学实践动身,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模式,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教学听课心得体会4 5月日-日,我参与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在2天的时间里,观摩了8节示范课,倾听了个学术报告,听了这些名师和专家的课,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下面我就说一说我听课后的感受。以

16、前觉得教小学生还应付自如,每天都能仔细备课,有时观看名师的录像课,并把精华的部分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来,但上过课后也有许多的困惑,为什么同样一篇教案,名师们在课堂上是那么的挥洒自如,孩子们学起来也是兴致勃勃,而到了我的课堂上却是不尽人意?蔡宏圣和朱玉如两位老师的学术报告后中提到:“没有课前的细心预设,就没有课堂上的精彩生成。”听了名师的示范课以后,觉得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有许多,尤其是名师们的敬业精神令人感动, 太原市张琪老师确定位置一课中,充分地让我感受到了“数学应当是现实的,是生活化的,是儿童乐于做的。”张老师首先让学生找出自己好挚友的位置,由于标准的不同而产生问题,再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使整节课都在学生的自主学习生完成教学,真正的呈现了学生的自主实力。听了李小春老师的课和讲解后,更让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