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7903071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7.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课程总学分:3学分学时:48学时(理论教学32学时,实践教学16学时)适用专业:2013级三年制高职所有专业开课学期:第一学年第一学期使用教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3年修订版。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中宣部、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是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二)教学目标与任务本课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

2、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帮助和指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有关人生、理想、道德、法律等方面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增强识别和抵制错误思想行为侵袭的能力,确立远大的生活目标,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三)课程的基本要求1. 该课程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核心来展开教学内容。引导大学生完善四种认识(认识社会、高校、职业和自己),学会四种技能(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和如何交往),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

3、设者和接班人,帮助学生了解时代对他们在思想、政治、道德、法制观念和心理素质方面的要求。因此,要求任课教师要以本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并力求达到科学性、创新性、思想性、启发性、针对性和实践性的统一。2. 在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贯彻“心灵上有触动,思想上有感悟、行动中有体现”的教学理念,力争融知识传授、能力培育、素质提高于一体。3.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教学设计上,要体现实践教学的理念,把服务学习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全员参与,扎实推进,同时开展课内主题教学实践活动,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把思政课实践教学落到实处,促使学生做到知行统一。(四)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安排在第一学期,与其他课

4、程相衔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本课程提供理论原则、政治导向,形势与政策课程为本课程提供前沿、现实的材料。二、课程内容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分析大学生活的特点,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大学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珍惜大学美好时光,明确成才目标,走好大学之旅的第一步,帮助他们尽快实现角色转换并制定较为清晰的目标,进而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并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识大学生活特点、培养优良学风、确立成才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难点:确立成才目标、社会主义

5、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主要内容】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1. 认识大学生活特点,提高独立生活能力。2. 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优良学风。3. 确立成才目标,塑造崭新形象。第二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1. 思想道德与法律。2. 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3.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节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1. 认识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意义。2. 掌握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基本方法。【主题教学内容】大学生活规划【思考题】1. 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2. 当代大学生应该培养怎样的优良学风?3. 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6、是什么?应该塑造怎样的崭新形象?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5、大学生如何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 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认识到什么是理想和信念,以及个人理想和社会需要的关系,充分理解理想和信念的作用。青年大学生应该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充分认识理想实现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巨性,走出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坚定为实现理想而艰苦奋斗的信念,掌握实现理想和信念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重点和难点】重点:理想信念的科学概念;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作

7、用;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基本内容;理想信念的确立、追求和实现。难点:如何让学生树立最高理想,坚信社会主义信念,对社会主义充满信心。如何把理想化为现实。【主要内容】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1. 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2. 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1. 认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2. 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3.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第三节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1. 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2. 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3. 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4. 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主题教学内容】放飞理想、坚定信念主题演讲【思考题】1.

8、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2.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3. 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4. 联系历史与现实,谈谈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5. 如何认识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的关系?6.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7.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大学生在深刻理解爱国主义和中国精神的本质内涵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新时期爱国主义的特点,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

9、统一,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为效国之行。【重点和难点】重点:1.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2.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特点。3. 做忠诚的爱国者。难点:1. 大学生如何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 如何把爱国热情转化为爱国实践。【主要内容】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1.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2. 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3. 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1. 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2.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3. 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4. 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第三节做忠诚

10、的爱国者1.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2. 促进民族团结3. 维护祖国统一。4. 增强国防观念。5.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主题教学内容】搜集爱国主义案例或爱国主义演讲【思考题】1. 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2.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什么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3.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哪些主要内容?4. 如何正确的理解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5. 如何正确的理解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6. 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帮助大学生了解人生观、价值观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和理解人生问题时的基本立场和

11、观点,为正确地解决人生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方法论的指导。【重点和难点】重点:人生观、价值观及其关系,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内涵及评价难点: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主要内容】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1. 人生观的科学内涵。2. 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3. 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4. 正确认识人生价值5. 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第二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1. 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2. 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3. 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1. 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2. 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3. 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4.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主题

12、教学内容】我心中成功的职业人【思考题】1. 怎样理解人生观的科学内涵?2. 在当今的社会生活条件下,许多人都十分讲求“实际”,思考人生目的这样的大问题有意义吗?为什么?3. 如何端正人生态度?4. 人生的自我价值、社会价值具有怎样的关系?如何理解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5. 为什么说人只有在承担责任中才能体现其价值意义?6. 如何理解健康的含义?怎样协调自我身心关系?7.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8. 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效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和资源问题?第四章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帮助学生认识

13、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自觉继承弘扬优良道德传统,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按照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完善自我,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重点和难点】重点:1. 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与作用。2.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3.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4. 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5. 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6.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难点:1. 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2. 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3. 大学生与诚信道德。【主要内容】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1. 道德的起源与本质。2. 道德的功能与作用。3. 道德的历史发展。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1.

14、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2.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3.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第三节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1.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3.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第四节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1. 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2. 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3.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主题教学内容】感恩主题教育:以感恩为主题制作并展示ppt,学生以宿舍为单位制作,作业在规定时间上交老师审阅,推荐优秀的作业课堂展示。【思考题】1. 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2. 怎样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

15、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3. 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表现在哪些方面?弘扬这些优良道德传统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什么重要意义?4. 联系实际,谈一谈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5. 怎样认识和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6. 谈谈大学生应怎样树立诚信品质。7.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向道德模范学习?8. 搜集身边积极践行共产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同学和事迹?第五章领会法律精神理解法律体系【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法律的概念与历史发展,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提高对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的认识,从整体上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增强维护法律尊严的自觉性和责任感。【重点和难点】重点:1. 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2. 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3.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难点:1. 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2. 宪法的基本原则。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