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语文必修5《边城》导学案2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7901044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语文必修5《边城》导学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22年高中语文必修5《边城》导学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语文必修5《边城》导学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语文必修5《边城》导学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中语文必修5边城导学案2: 励志语言:勿将今日之事拖到明日。课题: 边城 时数(第 1 课时) 班级:高二年级 编写人: 编写时间: 审批人: 学习目标了解作者,熟悉课文内容,整体把握小说描绘的文化空间 合 作互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学习重点熟悉课文内容,整体把握小说描绘的文化空间,品味边城之美互动与展示知识积累一、介绍作者沈从文先生(19021988),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今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 1926年出版第一本创作集鸭子,有7O余种作品集,被人称为多产作家。主要代表作有: 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

2、的作品最具特色。他的创作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文体不拘常例,故事不拘常格,尝试各种体式和结构进行创作,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体作家”。二、边城解题边地的小城。指远离城市的边远小镇。从时间、文化上考虑,“边城”是大城市的对立面,是“中国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事情”。是沈从文先生在体会上流社会的腐朽生活和城里人“庸俗小气自私市侩”的风气之后对其故乡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摧毁的淳朴民风的怀念。学习难点课堂讨论,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自主研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目标与导入一、 导入新课真正的艺术应当经得起两样东西的检验:一是纵向的生命力,那种产生时轰轰烈烈,经行中却经不起时间跨跃和时代洗礼的东西,绝非真正的艺

3、术;二是横向的美感效应,即无论是谁,无论你从哪一个角度去审视它,它都能像水晶石一样熠熠生辉,使你能从中获取你所需要的东西,从而产生愉悦人心的美感效应。沈从文的边城正是这样一篇美文,自它问世以来,对它的评论便接踵而来,有人赞它为“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有人讥之为“有意回避尖锐的社会矛盾”。70多年来,经过历史浪潮的千淘万洗,人们渐渐认识到边城是一颗闪光的金砂。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这部作品。明确学习目标熟悉课文内容,整体把握小说描绘的文化空间。课堂讨论,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自学与诊断1、复述课文内容,或者介绍全书内容。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

4、,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淳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也喜欢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做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全书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作为线索,

5、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人性美和风情美。2、思考:节选的部分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叙述的?熟悉课文内容选文部分是以端午节为线索展开叙述的,在本文中,作者首先向我们介绍了茶峒一带的民俗风情之一端午节赛龙舟。精讲与点拨思考讨论:探究课文的情境特点关于这篇小说的创作动机,作者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你能否从小说所表现的质朴的人物性格、古老的风俗习惯等方面,印证一下作者的话呢?边城在作者的笔下,古老的边城具有桃花源般神奇的美。边城明净的风光,教化着朴实的人们。在小说中,每个人都热情诚实,人人均有君子遗风。“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美好

6、的道德情操仍在这里发扬光大着。边城不仅保持着古老淳朴的民风,而且相应地保留着古老的风俗习惯。例如端午的习俗带有官民同乐的意味,更衬托出边城人和睦安乐的风貌。还有月下对歌、狮子龙灯等,都透露着边城祥和安定的气氛。整体把握内容检测与评价学生活动教学设计巩固与练习拓展与深入拓展讨论:“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相对于什么而言呢?作者描写的湘西,自然风光秀丽、民风淳朴,人们不分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相互友爱。外公对孙女的爱、翠翠对傩送纯真的爱、天保兄弟对翠翠真挚的爱以及兄弟间诚挚的手足之爱这些都代表着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作者极力讴歌传统文化中流传至今的美德,是相对于传

7、统美德受到破坏、到处充溢着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而言的;在摹写边城人的生命形态和生活方式中,隐含着对现实生活中古老美德、价值观失落的痛心,以及对现代文明物欲泛滥的批判。作者推重边城人的生活方式,也想以此重建民族的品德和人格。小说的主题意义即在于此。主题探讨巩固练习:完成课后第一题课外阅读边城全文。总结与升华总结讨论1、美丽的湘西孕育了淳朴的民风,小说中都为我们展现了人世间哪些美好的感情?2.作品所描写的环境有什么特点?品味边城之美提示:1.淳朴的乡情、浓郁的亲情和纯洁的爱情。2自然环境:湘西山城安静活泼、生机盎然,是个健康、自然、优美的世界社会环境:湘西山城洋溢着一种人性美,所有的人都非常纯洁、善良。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