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床培训教材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789806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折床培训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折床培训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折床培训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折床培训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折床培训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折床培训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折床培训教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折床培训教才一、本公司所用的折床有两种型号;主要是用来产品折曲成型 ;一种是日本天田公司AMADA RG 100DC-9 H折床,另一种是日本东洋公司 TOYOKOKI APB-3613W折床。1. AMADA RG 100DC-9H此型号折床为下动式,工作原理是利用液压千斤顶使工作台上升来完成作业。此型号折床具有角度稳定,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最长可折3100mm之工件,最大压力为 100吨,适合加工制作样品;2. TOYOKOKI APB-3613W此型号折床为上动式,工作原理是利用左右两个轴杆使上工作台向下降来折弯作业。此型号折床角度稳定,速度快,操作功能齐全,最大加工长度为1300

2、mm,它的最大压力为 36吨,比较适合制作量产。二. 上下模参数及使用范围和选用1.107直刀适用于对称工件的折弯,具有较高的强度及良好的避位性.适用范围 b-a三6 c-d三6,具有一般强度及良好的避位性c-d 三 353. 453中彎刀”形工件的折彎,具有較高的強度及良好的避位性5.大彎刀52:用于“”形工件的折彎,具有較高的強度般的避位性.2.117小弯刀适用于“”形工件的折弯刀尖R0.2适用范围:b-2t三430適用于適用範圍:b-2t三6a 45 c-d三754.小尖刀103、大尖刀適用於銳角,對稱件的折彎,具有較高的強度及優良的避位性 適用範圍:A/b=1.72也適于抽孔、鉚釘、离

3、折彎線較近時使用適用範圍:b-2t三10 a 75 c-d三906.壓平模:適用于反折壓平,鉚、釘整形等折彎內R=3.0,也可用於整形7.14830圓弧刀:適用於對折彎圓弧有特殊要求的工件8.自制117小彎刀適用U型折彎,具有一般強度,和較好的避位性,適用範圍:a-2t三2.830 c-d三359. U型槽選刀1. a-b 三 8 時,選用 109、103、453、117、210、47 ;2. 4vb 且 1 v b/a三 1.5 時選用 117 ;3. ba 三 10 且 0.5 v b/a三 2.0 時,選用 117、453 ;10,b/a 三 2.0 且 b30 時,選用 117、453

4、、47 ;453、 47 ;選用47 o10.下模分為 1.雙V槽分角 (1.)角度305.10,b/a 三 2.4 且 b10,1.7 三 b/a 三 2.6 且 53b76 時,雙槽:度兩種4630 (4-6V)81230(8-12V)(2-25V)略(2.)高度*io30110 4-7V*4030210 6-10V30310 8-12V30640 16-25Vv 2單V槽:7V8V9V11.模座、模墊:12. 上、下13.折床刀模分為整體與分割兩種:(1.)整體:835mm,415mm.(2.)分割:300mm,200mm,100mm, 100mm,50mm, 40mm, 20mm, 1

5、5mm, 10mm.14.易模夾:易模夾主要用于夾持簡易模具,易于成型,也可用于鉚釘,壓平,壓接地符,壓十字,抽橋,加強筋等。最后考慮52。分割刀模讓開,但兩刀之間的距離不要超如圖:上耳愕一三. 上、下模的選用原則:1 上模(1.)優先考慮117、453,再考慮(自制 117),103,210,(2.) 個工件適用一種上模加工。(3.)板厚大于3.0時,盡量避免使用107直劍刀,117小彎刀,103小尖刀等強度較低的上模 .2、下模(1.)苣3時,V寬等于56倍板厚。(2.) 3 V t8時,V寬等于68倍板厚。(3.)最小選用4倍的板厚。3、段差模當H三23t時,用普通下模無法加工,請選用段

6、差模,最大加工范圍是3.0。段差成型原理:V槽成型。利用 V槽的寬度來控制段差的高度。注意點:(目的)通過制定上、下模的使用范圍,使操作員根據工件的料厚,形狀,能快速准確的選用上、下模,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四折彎順序1. 由內到外;2. 由難到易;3. 先段差后死邊;4. 前工程折彎不會干涉后工程折彎。五上、下模長度的選擇A. 選用刀模長度須三工件長度的5mm,以折彎時不干涉為原則B. 折彎時優先選用整體模具 ;C. 當抽牙、抽型、螺釘、螺母、螺柱與折彎產生干涉時,可以用過10mm,否則需要壓線處理。六上、下模正、反裝選擇(1.)上模鉚釘、抽型、抽牙等與折彎方向一致,離折彎線較近,且與操作者方

7、向相反,用順裝,反之反裝(2.)下模鉚釘、抽型、抽牙離折彎線較近,且與操作員反方向,與折彎方向相反用順裝,反之用反裝。如圖:七.產品展開計算(3.)當折彎線兩側均有 向相反時,選用單 V下 如圖:抽型、抽牙、鉚釘,凸苞、折曲等加工離折彎線較近時,且與折彎方 模。板料展開原理:板料在彎曲過程中外層受到拉應力,內層受到壓應力,從拉到壓之間有一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壓力的過渡層中性層,中性層在彎曲過程中的長度和彎曲前一樣保持不變,所以中性層是計算彎曲件展開長度的基准,中性 層位置與變形程度有關,當彎曲半徑較大,折彎角度較小時,變形程度小,中性層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處,當彎 曲半徑變小,折彎角度增大時,變

8、形程度隨之增大,中性層位置逐漸向彎曲中心的內側移動,中性層到板料內側的距 離用入表示。計算基本公式:展開長度=料內+料內+補償量 一般折彎:(r= 0 e = 90)L = A + B+ KK = 0K = 0.3TK = 0.25TK = 0.22TT = 0.3 時,K = 0.4T當Ov T三0.3時 當 0.3v Tv 1.5 時 當1.5三Tv 2.5時 當T三25時對于有色金屬材料,如,當 注意:R三2.0時,按R= 0處理一般折彎:(RK 0 e = 90)八、折床加工常見問題及處理方法1. 問題點:折彎生工件在折彎處變形。原因:出現變形主要是由于折彎速度快,手沒有跟上去導致。

9、解決方法:降低折彎速度,手扶工件與折彎速度同步。2. 問題點:折彎較長工件時會出現角度一頭大,一頭小。原因:a:模磨損不均勻,兩端高度不同。b:模具磨損不均勻,兩端高度不同。c:中間塊不平衡,不在同一水平上。解決方法:(1.)反饋給鐳射或 NCT,注意選料 (2.)換刀模。(3.)調整中間塊。3. 問題點:折彎尺寸較小,不好定位,上模容易壓到后定規原因:a:因為T = 0.8時,下模選用 V = 4mm。b: 4V到邊的距離為 3.5mm,而3.0內的內尺寸=2.2mm,折彎尺寸在 V中心線到邊的距離以內,正裝無法定位 c:采用下模反裝,上模將壓到后定規,正反裝都行不通,要想其他的方法。解決方

10、法:下模反裝,在后定規上加一個墊片,避開上模。4. 問題點:在板料的中間開有一方孔,方孔邊緣到折彎線的尺寸很近,如果直接折彎方孔邊到折彎線,折彎線的料將折不起來。原因:由于 B處尺寸只有1.3mm,料厚為0.8mm,選用的V寬為4V,由于1.3mm v 4V/2所以折不起來。 解決方法:(1.):將此處料磨至折彎線(須經工程部門確認)(2.):將折彎線處先壓線,然后折彎。5. 問題點:工件最后成型后的形狀為封閉狀。A種情況:X三30 丫至60 B種情況:X三70 丫三400解決方法:(1.)當岀現A種情況時,采用左右耳對接,即可解決。 如圖:/ II(2.)當岀現B種情況時,采用將上模夾具移開

11、,從上模上面兩夾具之間翻過,避開上模。如圖:6. 問題點:工件上有孔,孔到折彎線處的距離很近,直接折起孔會變形。解決方法:(1.):在折彎線打壓線,再折彎起來。(2.):采用鐳射在折彎處割線,從而避免拉料。 (3.):用鐳射在折彎處割一條線。九、折床安全1. 工作中嚴禁人員進入后定規運動范圍內。2. DC-9II型應兩次歸零,以免爆模具。3. 輸入D值,L值時應審查一遍方可運行,以免爆模,撞模。4. 工作中嚴禁人員將身體任一部分伸入上下模之間。5. 工作中調整模具時,應按下“STOP ”鍵。6. 校刀壓力一般在 2T左右,嚴禁超岀折刀耐壓值,以免爆模。7. 折彎大工件,注意工件變形打人。8.

12、工作中未徑允許,嚴禁其他人員進入工作區域。9. 機台周圍不允許堆放雜物。10. 上下模夾定期檢查,以免掉落壓傷人員。11. 折彎小工件時:注意手離刀模距離,以免壓手,(手離折刀應在 80mm之外)12. 折嚴禁二人同時操作一台機床,(折彎大工件時除外)13. 彎時必須戴手套,以免划傷手。14. 電源箱非專業人員嚴禁打開或修理。15. 工作中嚴禁打鬧,聊天。16. 未徑培訓合格嚴禁上崗。十量具的使用及保養方法最常用的量具有游標卡尺、高度規、直角規、分度尺、牙規。1.游標卡尺是在1492年-1577年間由葡萄牙人羅尼斯發明的,后來由法國人VERNINE改良。游標卡尺主要有三種:(1) 機械式其公差值一般有0.02及0.05兩種。(2) 附表式其公差值一般在0.01(3) 液晶式其公差一般在0.01使用游標卡尺的注意事項:(1.)選擇適合使用目的的游標卡尺,確定種類、測量長度及精密等。(2.)不可給予劇烈重擊,不可掉落碰撞,不可作錘的代用品。(3.)注意不可損壞內面測定額,不可作為圓規之代用品。(4.)在使用前,擦拭各部灰塵,特別是滑動的面用多測定面。(5.)確認滑板狀況及問題,當感到不當時,由固定螺絲及押螺絲調整。一量鎖緊固定螺絲或螺后,會依反時針方向退 回約1/8轉(45。再度確認滑板的滑動狀況及間。視狀況增減螺絲的退回角度,重復上述順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