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阳小学2010年毕业班语文模拟试卷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7897681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蒙阳小学2010年毕业班语文模拟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蒙阳小学2010年毕业班语文模拟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蒙阳小学2010年毕业班语文模拟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蒙阳小学2010年毕业班语文模拟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蒙阳小学2010年毕业班语文模拟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蒙阳小学2010年毕业班语文模拟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蒙阳小学2010年毕业班语文模拟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彭州市蒙阳小学2010年毕业班模拟调研语文试卷(沉着考试,认真审题,工整书写,卷面整洁,相信自己)积累运用一、看拼音,写词语。du zh n yn jn xn dn p zhn xin kn hu ( ) ( ) ( )x ch wn wi yu yu y sh j j k wi ( ) ( ) (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闹: 扰乱; 发泄(感情); 吵; 弄; 发生(灾害或不好的事); 喧哗,不安静。1、游乐场闹得很,无法看书。 ( )2、孙悟空大闹天空。 ( )3、大家不要闹情绪了。 ( )4、今年雨水

2、多,好多地方都闹水灾了。 ( )5、她倆刚和好,没多长时间又闹翻了。 ( )6、我们考试时一定要把题目闹清楚,再解答。 ( )三、判断下面句子,在正确的说法后打“”,错误的打“”。1、矛与盾鹬蚌相争都选自战国策。 ( ) 2、“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这是比喻句。( ) 3、“舍生而取义者也”中的“义”指“真理、信仰、正义,有益于大众的思想或行为”。 ( ) 4、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指南针、火药、造纸、活字印刷。( )5、 詹天佑决计要像传说中的神农氏那样制造一根神鞭,驱走在中华大地肆虐的饥荒恶魔。( )四、 按要求,写词语1、按要求写成语.(1)、岌岌可危:_ _ _(2)、面

3、黄肌瘦:_ _ _(3)、东施效颦:_ _ _(4)、鹤立鸡群:_ _ _2、用“强”组词填空。_(1)、小明是个性格( )的孩子。(2)、霍金凭着他那( )的意志战胜了病魔,取得了成功。(3)、在运动会上,同学们要发扬( )拼搏的精神。(4)、爸爸( )答应了我要求。3、清晨,我漫步在校园里,看到校园里的景色真美啊!我不禁想起了两个描写景色优美的成语:_ _ _五、按要求,写句子。1、联系课文金色的鱼钩的内容,说说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2、改为转述句。 拉车的人感激地说:“我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们!” 3、“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4、这是灾区人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改写成夸张的手法。 我觉得手里的这枚硬币很重,泪水禁不住落了下来。 5、发挥你的想象,续写句子,使这个句子和前面的句子句式一致。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 ,那是在启示 ; ,那是在启示 ;六、国学经典我知道,根据情景,填上古诗句。1、长江、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自古以来,有多少文人墨客赞颂过长江、黄河。李白在望天门山中描写长江“ , ”;王之涣在凉州词里这样描写黄河“ , ” 2、人们常用杜甫的“ , 。” 两句诗来形容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3、不久我们将告别母校,告别老师和同学

5、,我会自然想到王勃的送别诗,“海内存知己,_”用唐代诗人高适的“_,_”来劝慰鼓励同学。 4、有些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做事不如旁观者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朝诗人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_,_。”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5、陆游是一位南宋的爱国诗人,他忧国忧民,在临死时写下了示儿,诗中最能表达诗人爱国情感的诗句是“ _, _。”七、生活中的语文阅读理解八、阅读矛与盾,完成练习。矛与盾 韩非子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1、 理解“以子之矛,陷子之

6、盾,何如?”_2、 楚国卖矛和盾的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谈谈你自己的理由和见解?_3、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_九、认真阅读一个这样的老师,完成练习。一个这样的老师怀特森先生教我们六年级的科学课。第一节课上,他问我们:“谁知道一种叫做凯蒂旺普斯的动物?”同学们面面相觑(q),就连生物比赛得过奖的比利也都惊奇地瞪大了眼睛。“噢,没有人知道。”怀特森老师笑了笑,“那是一种夜行兽,在冰川期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绝迹了。”说着,他从讲桌里拿出一件动物头骨,向我们解释起这种动物的特征来。讲完,他把头骨交给前排的同学,让大家轮流观察一下。我们饶有兴趣地传看,记笔记,有的同学还画了图。我心中暗想

7、,这回我遇到一位博学的老师了。第二天,怀特森老师对上次讲的内容进行了测验,我胸有成竹地答好了卷子,交给老师。可是,当试卷发下来的时候,我却惊呆了:我答的每道题旁边都打着大大的红*!怎么同事?我完完全全是按照老师讲的写的呀!一定有什么地方弄错了。我瞧瞧周围的同学,似乎每一个同学都不及格,比利正气恼地捶桌子呢。这是怎么回事呢?“很简单,”怀特森老师眼里闪过狡黠(jioxi)的光芒,解释道,“有关凯蒂旺普斯的一切都是我编造的,这种动物从来就没有过。你们笔记里记的都是错的,错的当然就不能得分了。”“从来没有过?那你那天拿的头骨是怎么回事?”比利问。“那件头骨嘛,”怀特森老师笑了,“不过是马的头骨罢了。

8、”“那你为什么要在课堂上郑重其事地讲?为什么还要考试,这种老师算什么老师?”一股怒火升上了我的心头,我紧紧抿(mn)住嘴唇,控制着自己不嚷出来。教室里响起了不满的议论声。怀特森老师摆摆手,让大家平静下来:“难道你们没有想过吗?既然已经绝迹了,我怎么可能那么详尽地描述它的夜间视力、皮毛的颜色,以及许多根本不存在的现象,还给它起了个可笑的名字,你们竟一点儿也没有起疑心,这就是你们不及格的原因。”怀特森老师说试卷上的分数是要登记在成绩册上的,他也真这么做了。他希望我们从这件事上学到点儿什么。上怀特森老师的课,每一节都是不寻常的探索。比如,有一次他说小轿车是活的生物,让我们反驳。我花了整整两天时间写小

9、论文,说明小轿车和生物不一样。他看了后说:“勉强及格,你总算知道了什么是生物,什么不是。”逐渐地,我们懂得了,书本上写的,老师说的,并不是一贯正确的,事实上没有谁是一贯正确的。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用事实,用科学的方法,纠正错误,而且应当有坚持真理的毅力。同学们把这种学习方法称为“新怀疑主义”。我们把“新怀疑主义”带进了所有的课堂。每堂课我们都十分注意听讲。有时老师讲着讲着,下面就会有同学清清嗓子,说:“凯蒂旺普斯,”接着他站起来,正视着老师的眼睛,说出怀疑的理由。这样做是很有趣的。当然,多数的时候,我们怀疑错了,但老师在纠正我们的错误时,就加深了我们对事物的理解;有时我们的怀疑是正确的,它又促使老师去纠正错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认识到这里面的价值。有一次,我把怀特森老师的事讲给一位邻居,他惊讶极了:“那位老师不该这样捉弄你们。”我正视着他的眼睛,告诉他:“不,你错了。”1、划掉不正确的字。 (博 搏)学2、把词语填在正确的位置。 捉弄 警惕 胸有成竹 郑重其事3、“绝迹”一词在文中出现了两次,绝迹的意思是: “绝”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应查( ) ,选第( )种解释。4、概括在这个 “凯蒂旺普斯”事件中“我”的态度变化。 (喜欢)( )( )(领会良苦用心)5、加上标点符号。6、阅读短文后,你认为“这里面的价值”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