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策略与方法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7896621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4.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识字教学策略与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识字教学策略与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识字教学策略与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识字教学策略与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识字教学策略与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识字教学策略与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识字教学策略与方法(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尊重规律 科学识字 提高实效(定稿) 识字教学方略与措施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原则更加注重识字与写字教学:高度注重 贯穿始终减少数量 提高质量多认少写 识写并重注重习惯 培养能力两表先行 先认先写一、走进识字课堂 理解教学现状(一)学生的问题:1.时间紧、任务重:语文课程原则指出:“第一学段(一、二年级)结识常用中文100个左右,其中80个左右会写。”占六年识字总量的百分之五十还多。两年规定认1600个常用中文,这是建国以来历次教学大纲所不多见的。新教材就注重学生大量识字, 教师感到困难。2.反复强调,错误仍旧:有的字教师反复强调学生还是会浮现错误,令教师大为恼火有困惑不解。特别是在二年级的下学期

2、和三年级会浮现一种错别字的高峰期。形近字难以辨别、书写错误会大量浮现。3识字课单调,学生不喜欢:识字教学缺少生动性和情趣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上低年级学生自控力差,学习中文感觉困难。识字课的效果也大打折扣。4.低年级既要识字又要阅读,如何解决好关系: 低年级阅读教学和识字、写字教学的时间分派如何更合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更合理。(二)教师的问题:1.识字教学不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缺少情趣。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只把中文作为一种符号传授给学生,只注重中文的拼读、认写,注重记忆,而中文所呈现的画面、情趣,中文里面蕴含的思想、情感却被教师所忽视,中文对于学生的教育功能被教师忽视。2.教学方

3、略不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教法单一,程序固化,令学生对识字兴味索然。(一拼拼音,二读生字,三唱笔画,最后组词)。3.窄化识字写字教学的途径,不注重语言实践活动的开展。.只注重教学中文却忽视学生的识字能力培养。5没有摆正“识字”与“写字”的关系。有些教师觉得写字是识字教学的一种构成部分,写字只是为了巩固识字教学成果,抄写几遍以便记得更牢。因此指引上不具体不细致,只是让学生自己练习。.识字教学脱离语境。7. 识字教学割裂中文的形、音、义关系的现象却很普遍。识字教学只注重字音、字形教学,忽视字义理解。教学中,许多教师对生字的读音倾注了大量的气力,而较少波及字义。虽然波及字义,也是或随文解释,或轻描

4、淡写,或者蜻蜓点水一带而过。音、义分离事实上影响了学生对字形的识记。8重字形,轻理据。有些教师缺少中文学知识,想固然地生造字理,误导学生,识字教学中解释字理时望文生义的现象比较多。并且无理据的拆分占据了主流,破坏了中文构形的科学性,,如“言”字常被拆解成“一点一横长,二字口四方”,把“春”拆分为“三人一起晒太阳”,这些解析,跟字义毫无关系。这样识字就导致了字的形、音、义的分离,不仅严重违背了中文的系统规律,给小学生许多错误的中文知识,并且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到学问无非就是随便联想。为记忆字形而忽视字义。生动有趣的识字教学符合小朋友的认知心理,但过于关注趣味性而忽视了科学性,反而导致了识字教学的低

5、效率。9教师的中文学欠缺; 彳”教作ch,我们叫做左右耳旁的“阝”称作“左阜右邑”,我们叫做“大口框”的“囗”称作“围”二、寻找识字教学的途径(一)激发识字的情趣性让学生爱学课标在第一条的明显位置就提出:喜欢学习中文,有积极识字的愿望。对于刚刚迈入学校大门的孩子们来说,让她们喜欢中文,激发她们积极识字的愿望对我们此后的教学至关重要的,我们常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告诉我们爱好、乐趣的重要性,由于,爱好是先导。如果我们在孩子们刚刚学习中文的时候,就把中文作为一种高深、枯燥的符号生硬的让学生强行记忆,引起学生的畏难情绪,这无疑为我们此后的教学埋下了隐患。1.运用多媒体技术 多

6、种感官同步刺激 我们可以巧用多媒体,在识字教学中,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多媒体信息技术显示出特天独厚的优势,它集“文字、声音、图像、画面”于一体,在教学中巧用多媒体来创设教学情境,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故意注意,激发她们的学习需求与爱好。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纯熟地掌握所学的生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使识字学习由枯燥变为有趣。课例呈现:北师版 一年级 雨铃铛导入:、欣赏歌曲小雨沙沙你们听听这首歌唱的是什么? 【授课伊始,美妙的歌声立即吸引了学生。】(出示“雨”字课件)理解雨字的演变过程记忆“雨”字雨是一种自然现象,古人是怎么造出来的呢?(出示:演示过程)这

7、是甲骨文时代的”雨“字,这表达云,从云中落下的水滴就是雨。这是篆书的“雨”字,是不是和我们目前的“雨”字很像了。懂得了雨字的演变过程记起字来就容易多了,伸出小手,和教师一起写。2.游戏增长情趣 鼓励学生参与教育家卡罗林觉得:孩子的工作就是游戏,学习任务如果是以游戏的方式呈现是孩子们最乐意接受的。游戏是小朋友的天堂,是小朋友喜闻乐见的形式。出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快乐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小朋友喜欢模仿,喜欢玩乐,加之年龄较小,能集中注意力听讲的时间短暂,识字教学的“机械注入法”枯燥无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中要常常变换不同的游戏来刺激她们的

8、爱好,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欲望,让学生在游戏中识字,使枯燥的识字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3.竞赛激发愿望 带动学生参与 识字教学相对来说比较枯燥,特别是集中识字,我们要尽量创设情境,设计教学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录像:丁丁冬冬学识字片段2分钟4.积极评价展示,感受成功获取动力积极的评价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多种形式的展示是学生会让学生感受到识字写字的快乐,教师不要吝惜自己赞美的话语,不要缺少学生展示的机会。小教师带学的形式,进行识字教学展示。 (二)扩展识字教学的多样性让学生学会.图示法:合用于象形字、会意字的教学。如教科书中的“日、月、水、火、木、山、田”等就是最简朴的象形字。这些字都

9、具有实物的形象并且笔画简朴,有的与图形非常相近,教学时,运用此类字的特点,先让学生读字看图,展开想象,字形就很容易掌握了。根据象形字、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教师可以结合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图式中建立起形义之间的联系。教学“从、众、休”等字时,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当场版画,即一种人背面跟着一种人为“从”,三人为“众”,一种人靠树上为休息的“休”字。通过对中文的字形构造进行分析解说,学生不仅能不久读出字音,还能理解字义,运用时不会混淆字形。2.演示法:在学生掌握了某些象形字的基本上,通过发挥学生的观测分析能力,运用演示,也很容易掌握。譬如,学习“灭”字,我们可以把一支蜡烛放在烧杯里,点燃后

10、问学生看到了什么?(火),接着用一块玻璃盖上,火就会灭了,然后出示“灭”字进行学习,它的音形义应刃而解。录像:窗前的气球片段一分钟.表演法:在教学过程中,所学生字中有一部分是动词。学动词时可以想一想动作,再做一做动作,用肢体动作表演字的形义联系识字。如:学习“看”字,把手放在眼睛(目)上,像孙悟空同样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如:学习“跑”字,先想一想跑的动作,然后再做一下,这样学生就会明白“跑”是用(足)跑,因此是足字旁。这样不仅让学生记清了字形,并且弄懂了字义。4.绘画法:教师可以出示一幅“鸟”的图画,再让学生用简笔画画出鸟的样子。教师指出“鸟”上一撇表达鸟的嘴巴,一点是鸟的眼睛,并用彩笔突出这

11、一点,再说:“如果鸟没了眼睛可怎么生存呀。”这样学生一定会牢牢记住这个字,不会写漏这一点了。.游戏法: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运用游戏,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乐学,喜欢学,有积极学习的意愿,可以积极识字,快乐识字。如:设 “摘苹果,找朋友”、开火车、对队碰等。6故事法、猜谜法、编顺口溜法: 猜谜语等措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垂下眼睛(睡)”。.比较:形声字兼有表音和表意的特点。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最多,接触最多的就是形声字。形声字的教学重点在于以理解字义为突破口,让学生在学会一种字的同步,学会一串新字。如:“青、请、清、晴、精、睛、静”“包、泡、炮、抱”。成串的比较会让学生在字义、字形和

12、字音方面产生联系,迅速的掌握中文的音形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识字爱好和识字能力。在生字中有许多相近的字,学生不太容易分清,在学习时,不要让学生单独去认字,而是把相近的字一并浮现,在比较中形象地识字,在联系中区别。课例: 一年级竹乡歌瀑布对比措施学习:一座“座”字尚有个好兄弟“坐”,虽然它们两个字音相似,但用法却不同,请你帮它们对号入座。出示: 座 坐 对号入( ) ( )下 一( )座屏 ( )直通过填空,我们发现“坐”表达“坐”的这个动作,而座则表达位置或表达物品数量。如:读带拼音的字: 字宝宝单独浮现你们还结识吗?(指名读,男女生读,小组读,齐读)教师随机点红。出示生字-爸和笆:这两个字字音

13、很接近,谁能读对的?对比:她们的字形也很像,谁有好措施辨别她们?评价:你能根据偏旁记字形,真会学习!不仅篱笆的笆有竹字头,课文里还藏着许多带“竹字头”的字呢?请你用铅笔在课文中把它们圈出来,自己读一读。生报告,随机点。出示-图和字:仔细观测,你发现什么了?(这些东西都是用什么做的?)是呀,她们都是竹子做的,因此这些字均有竹子头。人们一起读一读这些带竹字头的字。去掉竹字头,再读读,你们发现什么了?学生报告。是呀,这些字上面的竹子头表形,下面的字表声,她们都是形声字。我们就可以运用形声字的特点记住她们。出示生字-篮和蓝:又来了一种带竹子头的字-一起读,这尚有一种“蓝”字,你能辨别它们吗?生报告。为

14、什么带草字头呢?我来告诉人们:草字头的蓝是一种草,这种草的汁可以把布染成蓝色,因此蓝色的蓝带草字头。你们看偏旁能协助我们辨别字形,理解字意,用处多大呀!8联想:如:学习“尖”字时,准备了一枝削尖了的铅笔,并把尖的一头朝上,让学生观测,上面小,下面大就是“尖”。这样一想,这个字就会深深地印在了小朋友的脑子里,9溯源:可以极大地发挥部首“举一形而统众形”的重要作用,还同步给学生传授了中文的科学知识和学习中文的科学措施,从而提高了识字效率。例如:“宀”“冖”“穴”三个部首,宀,像房屋形,构字与房屋有关,如“安、牢、寇”;冖,像一块布巾向下披覆覆盖东西的样子,构字中多表达蒙覆义,如“冤、冥、冠”;穴,

15、像古人居住的岩洞形,上面的“宀”是房屋形状,两个“口”形是洞顶的岩石块,后来演变成“八”形,“穴”在构字中表达窑洞、窟窿等义,如“窝”。学生分清了三部首的形义关系,就可以结合教材对三个系统的字作进一步的分析: “灾”是房子着火; “冤”像兔子被布蒙盖而蜷曲难伸之形,表达委屈之意,引申为冤屈; “穷”是力在穴中,有劲难使,表达窘迫之意。 通过溯源分析,学生不仅清晰了三部首的意思,理解到了中文的演变历程,还理解到了先民们的居住知识先以洞穴为居,后来建造房屋,饲养牲口,成“家”立业。1在语境中识字学生识字是以语言环境为依托的,离开了语言环境孤立地进行识字教学,必然是耗时多,收效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把识字与阅读相结合,使识字与感知识课文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增进识字,通过识字协助阅读。结合语境理解“至”出示句子: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