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7892054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6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发布时间:2013/12/26 19:56:15信息来源:维扬区教研室作 者:高静浏览次数:1541 【大中小】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是江苏省教学研究第六期立项课题,为维扬区小学数学区域性课题,下设7个子课题,其中5个为扬州市教学研究第六期立项课题。此课题自2005年7月开始正式启动,至今已有2年半的时间。两年多来,经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课题研究已基本达到预期的研究目标,现在请允许我以课题组主持人的身份,从八个方面做课题研究的总报告。一、引言有效教学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在20世纪上半叶,西方开展了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

2、学应运而生,一经提出,就成为国内外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关注的重点。从杜威到布卢姆,从斯金纳到加涅都非常重视对有效教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加里?D鲍里奇、梅里尔?哈明、佩尔?蒂埃三位学者分别著书研究有效教学,使有效教学在实证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对“有效教学”也十分关注,从学术界到学校,从学者到一线的教师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吕渭源、陈德厚、韩立福等学者都有研究专著问世,钟启泉、孔企平、崔允漷等大量的学者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论文也大量地发表在学术期刊上。有效教学之所以得到国内外教学工作者的密切关注,其中几个重要的原因是:(一)随着知

3、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家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大量的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社会的竞争对教育提出了高要求,培养会学习、善创造的社会有用人才是教育界面临的重大课题。社会的需求是本课题研究的前提。(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的作用日渐突出,有专家深刻地指出:“高技术本质上就是数学技术。”“数学:关键技术的关键。”面对数学的急剧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应用数学的价值。改革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形成一套有效的、开放的、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用的教学策略,培养高素质的数学人才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三)二十一世纪初,我国推进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出台了学科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

4、准(实验稿)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新课改的理念,新课标的要求为本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四)有效教学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教学的效益,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这与新课程的理念是相吻合的,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有效教学不仅是一种理念,也是一套策略,这在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中得到证实,而且提出了一系列的有效

5、实施措施。专家的引领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然而,纵观我们的课堂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一)尽管素质教育实施已有年头,但是由于受传统思想和其他一些因素的制约,我国课堂教学中“学生学得很苦,教师教得很苦,但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的现象依然存在,体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重“教”轻“学”,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掌握、轻探究能力,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等,这些现象严重地阻碍着学生的发展。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还需要提供多种问题解决的方案。其中一种方案就是如何使得我们的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否则,我们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

6、是纸上谈兵。(二)尽管国内外学者对有效教学研究都很深入,然而国外研究成果由于受文化、教育背景等因素的制约,难以有效地指导中国的课堂教学,国内的研究多为文献研究和建设性理论研究,缺乏扎实的实证研究,对学科教学的指导上也缺乏建设性的意见。我们的学校应通过哪些途径来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我们的教师该采取哪些策略和方法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探究。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设想,如果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区域性的实验研究,将子课题自主实验和总课题探讨活动相结合,共同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教学策略。那么,必定会促进我们对有效教学的深入理解

7、;必定会促进我们进一步研究小学数学课堂的教与学的方法,总结出一些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有学科针对性的有效教学的策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益;必定会促进学生的成长,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基;必定会促进教师的进步,提高他们的教学、科研水平,实现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二、课题的界定(一)教学:指由教师引起的、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二)有效教学: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有效教学包括以下三重意蕴:一是有效果,二是有效率,三是有效益。(三)教学策略:“策略”在辞海中意指计策谋略。教学策略就是在教学中采用的一些计策和谋略。具

8、体是指为达成教学目标而采用的一整套比较灵活的教学行为,它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依据教学的计划、学生的身心特点对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一种变通性地应用。(四)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解决教学问题的程序性方法和教学操作手段。包括教学准备策略、教学实施策略、教学评价策略。三、课题研究的原则、目标和内容(一)研究原则1、客观性原则。研究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搜集材料不带主观倾向,如实记录,如实分析,一切尊重客观事实。2、方向性原则。教学策略的研究,要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让数学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素质的有效手段,

9、从而全面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品质。3、发展性原则。研究活动要立足于学生的人格成长和学力成长,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将着眼点放在学生的长远发展上,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服务。4、实践性原则。教学策略的研究,要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汲取现代教育科学中的新理念、新成果和新方法,不断进行新创造;要重视对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在研究中发现、在研究中总结,并进行提炼加工,去粗取精,上升为科学的理念。(二)研究目标1、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出发,构建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秩序;以改善课堂上教与学的方式为抓手,追求课堂教学有限时间内的学生发展的最大化。2、以教师实实在在的教学行动研究为途径,切实

10、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3、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多样的、有效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4、以规范课题研究的过程性管理为推动,不断积累、进而总结提炼出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5、以构建可操作的教学过程性评价标准为抓手,努力构建客观、准确、科学的评估体系,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三)研究内容1、有效备课策略的研究以学校年级教研组为小组,分组备课;以区域网“维扬区小数在线”为平台,实施网络集体备课,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研究互促的目的。2、有效上课策略的研究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为主线,制定相关研究内容:(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情

11、境的研究(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的研究(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操作的研究(4)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探究活动的研究(5)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研究3、有效评价策略的研究(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评价的研究(2)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评价标准的研究四、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主要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5年6月课题立项以前,这一阶段是预研究及课题立项的准备阶段。主要工作包括了解有效教学的历史及国内外研究的状况,做一些调查研究,建立课题实验的构想并撰写课题申报表和课题实施方案等。第二阶段为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这一阶段是初步研究阶段。主要的工作包括组建研究组织和网络,形

12、成总课题组牵头,7个子课题分块研究的研究网络;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各子课题组拟定各自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前测,初步开展实验;还包括总课题申报省级教学研究第六期课题,5个子课题申报市教学研究第六期立项课题并开题。第三阶段为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这一阶段是深入研究阶段。主要的工作包括定期开展课题研究的研讨活动,包括教师培训(理论培训、教材培训、教法培训等)、教学实践(观摩研究课、优课竞赛等)、案例分析(评课活动、教学反思等)、撰写论文、编写教研动态等,定期进行形成性检测和阶段性小结,并在此基础上编写供实验学生用的教辅用书阶梯训练,开通为教师教学服务的“维扬区小数在线”网络平台,实施“区域性

13、网络集体备课”;进行课题中期论证。第四阶段为2007年8月至2008年1月,这一阶段是总结思考阶段。主要的工作包括总课题和各子课题整理课题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汇编优秀论文、优秀课例等专集,课题结题以及后续研究的研究方案和计划等。五、课题研究的过程(一)加强合作,形成区域性课题研究的行动共同体本课题从2005年3月开始选题,四所学校参与了初期的课题研究与讨论,确立了4个符合我区小学数学教学情况且有利于操作的子课题,并同时商定课题的研究内容。05年6月30日我们在四季园小学进行了开题论证,受到专家的认可,被推荐申报省级课题,这极大地鼓舞了大家参与研究的积极性,由于区域性课题研究汇

14、聚了全区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优秀人才,呈现资源共享,智慧共享的良好态势,优势比效明显,于是更多的学校参与其中,现在本课题已涵盖了除村小以外区内所有小学,我们希望此课题研究能成为推动我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新一轮课改中健康快速前行,锻炼、打造我区优秀教师队伍,促动我区校本教研走向深入的有效抓手。由于大家明确了目标,形成了共识,所以在研究中能够齐心协力,真抓实干,研究氛围比较浓厚。我们对课题研究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整理,分成备课、上课、评价三大块,每块又分解成若干子课题。各子课题在围绕总课题进行研究的同时,也对各自承担的子课题进行更为细致的研究。各学校承担的子课题分别是:竹西小学有效课堂教学情境的研究,

15、工人子弟小学有效课堂提问的研究,西湖中心小学有效课堂操作的研究,维扬实验小学有效课堂探究的研究,四季园小学有效课堂练习的研究,平山中心小学课堂有效性评价的研究,梅岭小学有效课堂评价标准的研究。教研室作为课题研究共同体的组织者,一是协调统整,从整体上把握课题研究的方向,二是牵头开展有效集体备课策略的研究;三是引领规范,将课题研究和区域性学科教研活动相结合,与区教育教学奖励方案检查相结合,促进课题研究健康有序地发展;四是依托学校进行课题研究,让课题与日常教科研相结合,与学校教学工作相结合,让教科研工作真正成为促进教师业务发展,促进课堂教学水平提高的有力抓手。(二)加强学习,提高理论认识理论是指导实

16、践的明灯。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是课题顺利开展的保证。我们采用个人学习、校本研修、课题组学习相结合的方法,我们向学校推荐了一批关于有效教学方面的书籍和文章,如孔企平教授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理论,钟启泉教授关于有效教学的阐述,崔允漷博士的有效教学策略的建构,韩立福博士的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的论著等,要求学校课题组组织学习,通过这些理论的阅读、讨论,加深对课题的认识,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学习需要反思,反思更要改进,为提高教师的实验水平,促进课题研究的有效、健康发展,我们加强了实验教师的个案研究,自我反思,实践改进,我们搭建了信息交流的平台,在“小数在线”开辟研究专栏,进行交流,定期组织问题沙龙、互动研讨等活动,并结合研究课活动,加强实验教师的自我反思,积极撰写教科研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