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教案【部编(统编)版三年级上语文】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7891346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3.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单元教案【部编(统编)版三年级上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六单元教案【部编(统编)版三年级上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六单元教案【部编(统编)版三年级上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六单元教案【部编(统编)版三年级上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六单元教案【部编(统编)版三年级上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教案【部编(统编)版三年级上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单元教案【部编(统编)版三年级上语文】(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单元概述 本单元以“壮丽的祖国山河”为主题,安排了四篇精读课文,一篇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古诗三首中的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分别赞颂了长江的雄伟气势、西湖的迷人风采和烟波浩淼的洞庭湖。富饶的西沙群岛反映了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海滨小城描绘了一幅幅海滨小城的美丽画面。美丽的小兴安岭不仅描绘了小兴安岭各个季节的美丽景色,而且还介绍了那里丰富的物产。本单元课文,有的介绍奔腾的江河,有的描绘茂密的森林,还有的展示海滨小城的独有风光每一篇课文都是在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展现祖国的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

2、好长句子,体会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的巧妙。3背诵古诗,默写古诗望天门山,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4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5引导学生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6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美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7能通过看图片,写几句话。能用一段话写自己的家乡。能围绕一个意思写一篇习作。8摘抄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句子。重点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默写古诗望天门山。3引导学生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4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1习作时能围绕一个意思写。2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写作的方法,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丰

3、富语言的积累。古诗三首3课时富饶的西沙群岛2课时海滨小城2课时美丽的小兴安岭2课时习作:这儿真美2课时语文园地2课时17古诗三首本文包括三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望洞庭从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下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这三首诗,都描绘了祖国的山川景色。但第一首诗写所见,抒发赞美之情,重在抒情,融情于景,诗中有画。第二首诗重在写景,抓住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西湖的风采神韵,借景抒情。第三首诗选择了不同于前两首诗的时间,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描写

4、景物。这三首古诗通俗易懂,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就能基本了解诗歌的内容,理解诗句的含义,加上教师的适当点拨,就能更深刻地体会诗人表达的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了。1教师课前准备有关天门山、西湖、洞庭湖的文字、图片资料。如果有条件,制作反映课文内容的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2教学时要以学生的诵读为主,在读中整体感知,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并结合注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知识与技能】1会认5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会写13个生字。2背诵三首诗,默写望天门山。3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写的意境和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过程与方法】1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

5、维能力。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注释,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重点1会认5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会写13个生字。2背诵三首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难点了解古人对祖国山河的描写方法,在诵读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教师:准备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图片和生字词、古诗的课件。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3课时第一课时1初读三首诗,学习望天门山中的生字、词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2背诵并默写古诗,体会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重点掌握诗中的生

6、字,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难点背诵古诗,体会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已经会背很多古诗了。今天,我们来个小组背古诗比赛,看哪个小组背得最多。(生背)2看来,同学们会背的古诗还真不少。今天,老师又为你们准备了三首古诗,一起来听一听,读一读。然后,想一想,你读完古诗后的第一感觉是什么。3播放三首诗,学生跟读。(学生交流)4教师小结:这三首诗都是描写景物的。5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首古诗。(板书:望天门山)释题。望:看,往远处看。天门山:今安徽省东梁山与西梁山的合称。两山隔江相对,像天然的门户,所以叫天门山。二、合作交流,理解诗意1生读古诗,理解诗意。(1)自

7、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2)指导学生书写:断、楚、至、孤、帆。(3)在熟读诗句的基础上,利用工具书或书中的注释,简要说说诗句的意思。(4)圈画出自己不懂的诗句。2合作交流,理解诗句的意思。(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生相互交流,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2)说出自己不懂的词语、诗句,相互讨论。三、强化诵读,感悟诗情1指名个别朗读,小组诵读。2教师示范读,课件播放并配上诗句的图象,注意指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呢?(1)根据诗意,并结合课件画面,想象诗中的景色。(天门山隔江对峙,长江水浩浩荡荡,奔流而下,被峭壁阻隔回旋激荡。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一

8、会儿出现,一会儿又忽闪不见,一叶小舟正乘风破浪,从日边驶来。)(2)指导学生想象,感受“断、开、回、出、来”等几个动词所描绘的意境。“断”“开”这两个动词可以让学生体会江水的声势是多么浩大,“回”可见江流回旋湍急而激荡,那气势不可阻挡。4把诗中所描绘的内容画出来。生画好后,让学生说一说,画了什么,为什么这样画。5评画。通过互评、师评,加深对诗的理解。全诗紧扣一个“望”字,通过对天门山长江两岸景色的描绘,展示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体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乐观豪迈的情感。四、背诵默写,强化积累1生背诵。指名背、齐背。2默写望天门山。(1)小组内互改。(2)更正错误。3同学们还知道李白哪些描写祖

9、国秀丽山河的古诗呢?(全班交流)望天门山第二课时1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诗意。2背诵古诗。3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感悟古诗的语言美、韵律美。重点掌握诗中的生字,背诵古诗。难点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感悟古诗的语言美、韵律美。一、复习导入1指名学生背古诗望天门山,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意思。2默写古诗望天门山。3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板书课题)二、简介作者,理解题意1李白的望天门山写出了长江雄奇、壮丽的景象和诗人豪迈、乐观的情感。今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泓含情的西湖水。(课件出示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诗的作

10、者是谁吗?(生相互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了解作者苏轼。)3先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再说说题目的意思。4指导学生写“饮、初”这两个字。三、自学古诗,体会诗意1自由读古诗,要求借助拼音读通诗句。2检查读诗效果,相机认识生字“亦、抹、宜”,着重指出“抹”是多音字,在诗中读“m”。3生借助注释,简要说说诗句的意思。四、想象诵读,感受意境1引导想象:诗人坐在船上,欣赏着西湖的美景。想起了西施。西施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都是美丽的。西湖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也都有其独特的美。因此,在诗人眼里,西湖与西子一样美。2说说西湖晴天与雨天不同的美。晴天:水光潋滟,波光含情。雨天:山色空蒙,细雨如丝。3指导朗读。指名读、齐

11、读、教师范读、配乐读。五、背诵古诗,比较异同1指名背诵,小组背、齐背。2出示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学生自读这两首诗,和同桌说一说同是写景,两首诗有什么不同。 学生相互交流感受,教师点拨引导:望天门山描绘的是长江的雄壮,饮湖上初晴后雨写的是西湖的柔美,这两种景色美得各具特色!饮湖上初晴后雨总相宜第三课时1学会望洞庭一诗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说出诗句的意思。2通过品读,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感悟意境,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3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体会作者的情怀。4背诵望洞庭。重点学会望洞庭一诗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说出诗句的意思。

12、难点想象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诗境,体会形象的比喻。一、引入课题“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是李白眼中的天门山,“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苏轼笔下的西湖,今天这节课我们随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去感受另一处山水,板书望洞庭,指导认识“庭”字。二、读准古诗,整体感知1师配乐范读古诗,提出倾听的要求。2自学古诗,小组交流。要求:(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2)借助插图、注释、字典来理解古诗大意。(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难理解的字、句。三、读好古诗,理解诗意1指名读诗。(读准生字“镜、未、磨、遥、银、盘”的读音,其中“磨”是多音字,在诗中读“m”。)2指导写字。未:两横长短

13、不一,上横短,下横长。磨:半包围结构。遥:注意走之底的写法。3指名讲古诗的大意。四、想象画面,感悟诗境1再读古诗,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读到有所感觉时把你的手举起来。2品读古诗,想象画面。(1)品读前两句诗,抓住“和”字来引导学生想象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和”。你从前两句诗中读懂了什么?“和”是什么意思?说说你想象的画面。(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想象中的洞庭湖的美,如:感受银色的光辉洒在湖面,朦胧的月光。)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学生读好诗句。如: 用你的朗读来表达你的感受。(师生共同评价)引读:秋月的清辉静静地洒在湖面,湖面好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是多么的宁静!(全班齐读)洞庭湖被淡淡的月光笼罩

14、,银光点点(指名读)小结:一个“和”字让人有多少遐想啊,“和”字就是这首诗的“眼睛”,我们把诗的“眼睛”称作诗眼。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2)品读后两句诗,从形、色两方面引导学生想象洞庭山水工艺品般的画面美,进一步品味“和”。洞庭湖有着怎样的山,怎样的水?想象“白银盘里一青螺”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从哪里能突出“和”。(引导感悟比喻用得形象、生动、巧妙。)指名读。(以评促读,引导学生读出韵味,逐步提升读的质量。)品味独特的比喻:末句改为“君山好像一青螺”好像更清楚,这样改行吗? (小组交流,教师总结)五、背诵古诗,比较异同1指名背诵,小组背、齐背。2与前两首诗相比,这首诗有什么不同。这首诗描写的是洞庭湖的夜景。六、积累名句,布置作业古人称“洞庭天下水”,许许多多有名的诗人,像李白、杜甫、孟浩然都慕名而去,写下了不少经典名篇,传诵至今,请课后搜集一些写在摘抄本上。望洞庭光 、色和(柔) 教学伊始,我通过小组背古诗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巩固积累学生已学的古诗。呈现三首诗,给学生留下整体的印象,初步领悟三首诗的共同点。在三首诗的教学中,我始终注意到三首诗的复习巩固、对比,将三首诗的学习变成不可分割的整体。18富饶的西沙群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