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局纪检监察派驻机构总结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7887866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局纪检监察派驻机构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某局纪检监察派驻机构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某局纪检监察派驻机构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某局纪检监察派驻机构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某局纪检监察派驻机构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局纪检监察派驻机构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局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工作总结保证监察监督 构筑和谐人社 履行纪检监察机构派驻制并实行统一管理,是全面履行纪检监察机关职责和任务的必然规定,是强化人社系统内部监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有效解决民生问题、服务群众的有力保障。自0月派驻县人社局以来,县第一纪工委认真履行监督检查和协助配合两项职能,为进一步推动我县人社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回忆第一纪工委派驻县人社局以来获得的成效与发展重要有如下三点:一、加强监督监察,保证权力规范运营。第一纪工委在派驻人社局期间,对人社局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选拔任用干部、贯彻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政勤政状况;执行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和党员领导

2、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制度,增进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权力的对的行使等重点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督,从而进一步规范了人社局领导班子成员的行政行为。在第一纪工委的监督支持下,人社局制定了*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实行意见,对全年廉政建设工作提出了明确规定。同步,建立领导责任制,贯彻“一岗双责”责任制,将责任目的分解到科室、单位,贯彻到人,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负责人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筹划、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切实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到各自业务之中,保证了各科室、单位反腐倡廉建设和分工责任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同步,人社局还认真制定了县人力资源和

3、社会保障局“三重一大”实行方案。一方面对资金管理、工程管理、物资采购管理、合同管理和干部管理等重点业务,制定更加具体切实可行工作原则和监督措施,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重点业务工作的流程,使之更便于操作和运营,从而达到规范管理、堵塞漏洞、防备风险、提高效率的目的。 二、加强宣教,保证思想防线牢筑。在第一纪工委的监督指引下,人社局制定了学习筹划,强化机关定期学习制度,通过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集中辅导与大会交流相结合、安排部署与督促检查相结合的措施,邀请第一纪工委检查指引小组组织专项辅导会、组织集中讨论,并撰写心得体会文章。极大的提高了学习效果,提高了干部队伍素质,增强了职工得职业道德意识、工作责任感

4、和使命感,增强了廉洁自律的自觉性。此外,人社局还以县纪委“警示教育月”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今年,人社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到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并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暴风雨中的忏悔皮黔生失职受贿案警示录。通过学习教育机制的建立和运营,提高了干部职工自我防备能力,从思想源头筑牢了防腐防线,有效地避免了腐败问题的发生。三、加强行业纠风,树立效能新形象。在第一纪工委的协助下,人社局紧扣工作职能,把加强效能行风建设作为服务发展、保障民生,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一件大事常抓不懈,不断加大行风和效能建设力度,发展环境得到明显优化。一是优化窗口服务,以塑造“和谐、高效、阳光、便民”型

5、窗口为目的,切实履行窗口承诺,努力简化办事程序,全面提高办事效率。通过提高窗口服务的硬件设施,软件环境,为群众提供舒服的办事环境。二是严格贯彻社保资金的发放,严肃严禁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发明良好的环境。三是强化监督和管理,坚决克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狠刹了吃请风、赌博风、空谈风和领导干部驾车风,杜绝了吃、拿、卡、要、报等问题。四是推动原则化建设,以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为抓手,构建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管理措施由“人治”转向“法制”,管理习惯由“粗放型”转向“精细型”,由“考核成果”转向“过程控制”。从而进一步树立了管理意识,加强了内部基本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总之,人社局可以打造出一支政治纪律严明、业务素质精良、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干部队伍,与第一纪工委的反腐倡廉建设教育支持、强有力的监督监察,是密不可分的。在此后的工作中,人社局将继续配合第一纪工委的工作,为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提质增效做出新的更大的奉献!谢谢人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