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导游词15篇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7887861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鼓浪屿导游词1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鼓浪屿导游词1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鼓浪屿导游词1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鼓浪屿导游词1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鼓浪屿导游词1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鼓浪屿导游词1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鼓浪屿导游词15篇(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鼓浪屿导游词1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导游,时常要开展导游词打算工作,导游词不是以一代百、一模一样的,它必需是从实际动身,因人、因时而异,有针对性的。那么导游词应当怎么写才更有条理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鼓浪屿导游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爱。鼓浪屿导游词1今日我们将要巡游的是厦门最佳风景区鼓浪屿,它四面环海,风景美丽,空气簇新,故有“海上花园”的美称,1997年,在福建省“十佳”风景评比中名列榜首,同时也是全国35个闻名风景区之一,就连美国总统尼克松(1972年)来此参观时,也对鼓浪屿赞美不绝,称它是“东部的威尼斯”、“中国的夏威夷”,并且于20xx年被评上国家旅游景区最高级4A级。鼓浪屿四面环

2、海,面积不大(请他们猜有多大),它比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摩洛哥还要小,面积只有1。78平方公里,人口约1.8万人,半数以上的人具有海外关系,一般旅居14人国家及地区,它虽然小,名气却很大,拥有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平均每天接待38万人,这么小的地方,能拥有这种程度,可见它不容一般。鼓浪屿在明朝以前不叫鼓浪屿,而称“圆沙洲”(说明此三字),后因它的西南方向海边有块礁石,由于长年累月经过海水的冲击、侵蚀形成了一个溶洞,每当潮水涨潮时,涛浪撞击礁石,会发出如击鼓的声音,故那块石头被称为“鼓浪石”,鼓浪屿因此得名。(可考他们鼓浪屿的由来)它同厦门岛仅一水之隔,又四面环海,许多人在想象中,总觉得渡海特别不便,

3、其实除了建国前如此外,到了现在,可以说是太便利了,除了少数人乘快艇、坐游船等外。那就是一天24小时营业的渡轮来回来回,在宽500米的厦激励海峡上每15分钟一航班,实行去程买票,返程验票制,过渡费用8元/人,航程大约5分钟时间就到。假如想在短短的航程上享受一番,可以上二楼的雅座,说到雅座,不管是站着还是坐着都得自理1元/人。别看鼓浪屿不大,有句话形容它再贴切不过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如无趣园至中学(幼儿园3所,小学3所,中学2所在校学生3382人)、银行、医院、菜市场、音乐厅等,因此岛上居民不会因它是四面临海,面积小而不便利,反而透着小巧玲珑,所以如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居民在岛上过个56年没问

4、题。鼓浪屿导游词2假如说鼓浪屿是个海上花园,那么菽庄花园可称得上园中之园,它始建于1913年,是园主子林尔嘉以他的字“叔臧”的谐音命名的。林尔嘉原籍福建龙溪(现为龙海市)。1874年,他诞生于厦门,并在此度过其少年时期。1905年起,任厦门保商局总办、厦门总商会总理。他对厦门的贡献是:发起创办了电话、电灯、自来水等公共事业。1915年,任厦门市政会会长,曾多次发动华侨及各界人士捐资兴建中山路等市政设施。日本侵占厦门后,自庐山移居香港,1945年以后回台湾定居。1951年,病逝于家中,享年77岁。1894年中日甲午斗争后,无能的清政府被迫割让台湾给日本。林维源父子不愿当亡国奴,遂举家迁回鼓浪屿定

5、居,林尔嘉长大后,因为思念台湾的家园,便仿造板桥别墅兴建了菽庄花园。现在我们已站在花园入口处,花园由藏海园、补山园两部分组成,各造五景。藏海园五景为:眉寿堂、壬秋阁、真率亭、四十四桥、招凉亭;补山园五景为:顽石山房、十二洞天、亦爱吾庐、听潮楼、小兰亭。藏海就是把大海藏入园中,隐含把山河揽入祖国怀抱、切莫再任人宰割的意思;补山就是以人工构筑补缀自然景色之不足,隐含山河破裂、亟待修补之意。在这里,园主子的爱国之情跃然于表,待会儿我们将身临其境去领会其奥妙。菽庄花园有三个显著特点,可归纳为“藏、借、巧”三字。请看我们前面,一堵高墙拦住了我们的视线和去路,眼前只有一些花草盆景,待各位走出圆拱门,看!我

6、们的视野一下开阔起来,万顷碧波早已静候在眼前,悠悠碧波豁然开朗,颇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令人心旷神怡。这就是花园“藏”的妙处,原来这堵墙只是个屏障假如进门见海一览无余,便会失去韵味,显得平淡无奇。现在,请看我们左手边的建筑物眉寿堂,又名谈瀛(ying其次声)轩,门对海滨浴场,过去是园主子品茶吟诗作画的地方,现已辟为商场和餐厅。这里有一个水池,水池右边有一闸门与大海相连,将海水引入园中形成桥畔外池,再经左边那个洞口通向内池,洞口上刻“止水”两字,取海水到此不再扬波之意,这样,藏海园就构成了三个景区:大海、外池、内池,由大到小,由外及内,很自然的把海藏入园中。现在请往右边看,这座长桥叫四十四

7、桥,可为什么叫四十四桥呢?你看它从亭畔延长入海,全桥长约100多米,凌波卧海、宛如游龙,设计者能因海构园,就势取景,使小巧的花园一下拓展了数倍,此乃花园“巧”的体现。好了,各位请随我向前,在我们面前有块自然巨石,上刻“海阔天空”是明代书法家张瑞图所书,背面是园主子林尔嘉亲题的“枕流”两字。现在我们行走在全园巡游主线四十四桥上,各位是否已经猜出四十四桥的来历呢?其实很简洁,因建桥时正值园主子四十四岁。各位,这半月形的亭子就是渡月亭,皓月当空,游此最佳,各位若有幸于中秋之际来厦游玩,不妨来此观渡赏月。这是壬秋阁,因建于1922年农历壬戌之秋而得名,他的独到之处就在于一半建在陆上,一半支在水中,垒台

8、建亭,围池砌阶,联以曲桥;其东南两墙各开一个圆拱门,坐政治阁中,可以同时看到两侧的风景。而从窗台远眺,四十四桥曲折,真率亭、千波亭、渡月亭有的呈菱形、有的为扇形,形态各异,别有韵味。各位团友,我们接着吧!这折扇型的招凉亭地处原来花园的终点,因招来阵阵凉风而得名。绕过招凉亭,我们就到了补山园,前面这朱瓦别墅式建筑是听涛轩,在此可尽缆天风海涛。现在听涛轩已经改成了钢琴博物馆。它保藏着旅澳华人胡友义先生供应的钢琴73架。胡友义先生诞生于鼓浪屿,从小就生活在悠扬的琴声中,与钢琴结下了不解之源。在澳大利亚,他又不惜重金收购古钢琴。1999年,他怀着赤诚的爱国爱乡之心,千辛万苦,远涉重洋,将这些钢琴运回家

9、乡,开拓钢琴博物馆,并于2000年1月8日正式向游人开放。这些钢琴经验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如今仍完好无损的送到胡友义先生的家乡来,成为厦门人民珍贵的文化遗产,一起融入“钢琴之岛”鼓浪屿深刻的文化内涵之中。大家也都看到了这里除了钢琴以外,还有许多的烛台,其实这些烛台也是胡友义先生从澳大利亚带来的,共有50多盏精致的烛台,这些烛台大多是百年前欧洲出品的,与这些古老的钢琴放在一起,可谓是珠联璧合。前不久,胡友义先生又从澳大利亚运来了四十架的钢琴,也于前不久供游人开放。现在我们看到远处的那幢红色建筑是顽石山房,原为园主子读书的地方,现以开拓为款待所。我们面前的这座假山就是“十二洞天”,它由各种砂石、

10、页岩、火山石构筑而成,是人工凿垒的假山连环洞,俗称“猴洞”,内有12个洞室,以12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编列在石墙上,各动相互连通,犹如一座迷宫,又称“迷魂洞”,是孩童玩耍的好场所。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去转了,请各位随我往下。右边这座人物铜像就是园主子林尔嘉先生的全身塑像,这原是私家花园,林先生去世后,他的子孙将其献给国家,我们才有幸得以一见。好了,我们已经绕了一圈了,想必各位已经领会到菽庄花园她独特的风格,正因为她“藏”、“借”、“巧”的特点,才能在这有限的面积中造出无限的空间。整个花园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相辅相成,和谐一体,辨证统一。林尔嘉对此也颇为满足,

11、这从他写在亭子上的楹联“有襟海枕山胜概,以栽花种竹怡情”可见一斑。漂亮的菽庄花园令人品尝无穷,流连忘返!鼓浪屿导游词3各位团友:大家好!今日我们巡游“海上花园”鼓浪屿。现在我们的车行驶在中山路上。中山路是厦门目前最繁华的商业街,它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头,又是一条老街,街旁建筑为骑楼式(将楼的下层部分做成柱廊式人行道,使楼层的一部分跨建在人行道上,用以避雨、遮阳、通行,故名骑楼),这是厦门一大特色。中国南方城市和东南亚国家的城市多有这种驶楼。这主要是考虑到厦门地处亚热带,有时阳光照耀剧烈,风雨交加,行人可以在骑楼下防晒避雨,自由行走,随意购物。中山路是厦门的主要商业街,也是厦门的文明街,品种繁多

12、齐全,国货、洋货均有。各位团友,渡船时间约为六分钟,下面我向大家简洁介绍鼓浪屿。看,对面的小岛就是鼓浪屿,这条江叫鹭江,也叫厦鼓海峡,宽600米。鼓浪屿面积1.78平方公里,人口1.9万。宋元时期称“圆沙州”,明肛始称鼓浪屿。因岛的西南海边有一块大岩石,长年累月被海浪冲出一个大洞,每逢潮涨,海浪扑打岩洞,发出如擂鼓的声音,所以人们叫它为“鼓浪石”,小岛也就叫鼓浪屿了。现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福建旅游景区“十佳”之首。各位团友,码头到了,这个码头是1976年新建的,以前的码头很小,是1938年建的。这里原来是西方列强贩卖中国劳工出洋乘船的地方,大家看过海囚这部电影吧,那“海囚”就是从个码头乘船

13、动身的。为解决乘船拥挤的问题,建了这个“钢琴码头”。因为鼓浪屿是“音乐之岛”,要使游人一跳上鼓浪屿就接触到音乐的气氛围,大家看这是不是有点像张开的三角钢琴!各位团友,豉浪屿除了少量观光电瓶车外,没有其他车辆,在岛上步行别有情趣。现在我们一边走一边欣赏鼓浪屿欧陆建筑的风采吧!这是英国领事管,建于1844年和1870年,已经150多年历史了。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斗争,它的远征军开到厦门海面,与厦门守军发生激战,结果英军战败退去。1841年8月,英国30艘军舰3500余人再次进犯厦门,经激战,厦门和鼓浪屿陷落,厦门被占据10天,英军撤退时留下军舰3艘、军队500人强占鼓浪屿达5年之久。中英南京条

14、约允许英国人在鼓浪屿“暂居”。1843年,英国首先在鼓浪屿设立领事馆,首任领事就是攻打厦门的海军舰长。1844年其次任领事建了这幢领事楼。可领事虽住在这里,却强占厦门的最高行政机关“兴泉水海防备道”道署办公,前后达20年。这是1870年建的新办公楼,落地门窗,一副英国模样,内部装饰相当豪华,但有6间囚室。楼前的一座狮狗墓,那是领事爱犬死后特意建立的,1957年被砸毁,墓旁立有一根钢管旗杆,已废倒。鼓浪屿导游词4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将去巡游菽庄花园,菽庄花园处在我们风光旖旎、环境美丽的鼓浪屿岛上,他原是台湾富绅林尔嘉为了怀念台北板桥别墅而修建的私家花园,建于19XX年,于1956年辟为公园,是一座

15、颇有特色的中国近代园林,厦门二十名景中的“菽庄藏海”,藏海,大家是不是觉得有点惊奇呢?真的将大海藏在园中吗?那就随我一同去巡游一番!我们巡游这个景区的时间为一个半小时。站在大门口,大家看到的门上的园匾“菽庄”是主子的字“叔藏”的谐音,菽是豆类的总称,算是农作物的一种,当年林尔嘉的祖先是以垦殖发家而富甲台湾的,“菽庄”在这儿有归隐田园的意思。进入大门,一堵高墙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各位来宾,大家回首一下,门楣上高悬着“藏海”匾额,现在大家明白这堵高墙的作用了吗,这是主子林尔嘉对园林结构的细心设计,那么他到地在这片园林里藏着一片怎么样的海呢?请各位随我一起往左拐。现在,大家是不是有一种海阔天空的感觉呢

16、?看右前方的石壁上刻着“海阔天空”这四个字是明代书法家张瑞图的笔迹。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壬秋阁,建于1922年秋,农历为壬戌年,林菽庄引用了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前赤壁赋的首句“壬戌之秋”简称为“壬秋”,它采纳的是重檐歇山顶的建筑风格,好玩的是,这“壬秋阁”是一半着陆一半入海的,当然在这面是看不出来的,现在大家不防随我往着行走,现在大家回过身去看看,壬秋阁的另一半是支在海面上的,是不是独具匠心?我们左边有一片假山,这是十二洞天,这十二洞天代表十二生肖、十二地支,我们又称他为“猴洞”因为他就像一个迷宫一样,洞洞相连,常有小孩像猴一样在此玩耍。感爱好的挚友不妨前去钻钻,找找自己的生肖,拍拍照,留个纪念。我们面前有一座雕像,这就是我们的园主林尔嘉,他1874年诞生于厦门,1880年去台湾,1894年中日甲午斗争清廷战败后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