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防林施工组织设计(DOC 73页)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7887129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25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城防林施工组织设计(DOC 7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市城防林施工组织设计(DOC 7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市城防林施工组织设计(DOC 7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市城防林施工组织设计(DOC 73页)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市城防林施工组织设计(DOC 73页)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城防林施工组织设计(DOC 73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城防林施工组织设计(DOC 73页)(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施工准备第二部分:施工组织机构一、施工组织机构图二、施工组织理念第三部分: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案第一节、地形调整的施工方案第二节、苗木种植工程施工方案第三节、移植施工方案第四节、养护管理其的施工方案第五节、雨、夜施工保勤措施第六节、园林苗木病虫防治措施第四部分: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及组织管理保障措施第一节、质量目标第二节、质量保证体系第三节、质量保证措施第四节、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第五部分:施工总体进度计划以及技术和组织管理保证措施第一节、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第二节、工期保证措施第六部分:确保安全防护、文明施工的具体保证措施第一节、安全防护措施第二节、文明施工措施第三节、环境保护第四节、

2、临时用电安全措施第五节、保护道路、管线、电线、电缆、光缆的措施第六节、车辆、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措施第七节、扬尘治理措施第七部分:主要施工材料(苗木)准备预案第一节、主要施工材料(苗木)准备进场计划第八部分: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被指计划表和劳动力配备计划表第一节、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计划表第二节、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措施第三节、劳动力配备计划表第九部分:与工程设计单位配合和协调第十部分:与招标人的配合和协调第十一部分:施工组织设计需要的其他资料第一节、绿地养护检查内容第十二部分:售后承诺服务第一节、养护措施第二节、保修期内的回访保养工作第三节、保修期后的回访、保修服务第一部分 施工准备一、熟悉和审查施工图

3、纸 熟悉设计图纸的详细内容,掌握设计意图。重点注意特殊施工说明书的内 容、施工方法、工期以及所确认的施工界限等。二、物资准备工程物资准备工作内容包括苗木准备、构 (配) 件和制品加工准备、园林施 工机具准备等。三、劳动组织准备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应是有相当的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各工种配 备足够数量的熟练技术工人,并在进场前进行有关的入场教育,保证施工的正 常进行。在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同时,对一些技术含量较低,只需上岗前进 行简单的岗前培训就能胜任的工作,可适当组织一些当地农民工进行施工。这 样既增加了当地农民工的经济收入,也部分的降低了工程成本。四、工程现场准备1、组织施工机具进场对于本

4、项目需用的施工机具,已按要求进场。部分机械会根据工程需要随 时同有关单位签订租赁合同或订购合同,以保证工程顺利实施。2、组织材料进场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提前准备各项材料需要量计划,按不同的时间段组织 其进场,按规定地点和方式储存或堆放。五、材料选购、加工和订货工程所需部分材料已同供货方取得联系,部分材料是已签订了长期供货合 同,只需根据各项材料需要量计划,保证按时供应第二部分施工组织机构一、施工组织机构图针对该项工程特点和招标文件的要求,公司选派具有施工组织能力和经验, 工作责任心强,专业业务素质精的一批公司骨干力量组成强有力的驻地项目经 理部。按照项目法和IS09001体系程序施工。建立健全

5、完善的各项管理制度和 强有力的管理职能部门,负责施工准备、施工计划、技术管理、质量安全管理、 材料设备管理、文明施工管理以及工程成本控制和工程后期养护等进行全方位 的管理,对建设单位全过程负责。项目经理部机构人员安排如下:二、施工组织理念在满足工程质量与工期要求的前提下,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重点抓好 四点,即“优质、高效、安全、文明” ,确定本工程施工方案原则为:一、 本工程施工中在保证总体施工进度的前提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 筑法、建筑安装施工和相关验收规范 ,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材料标准及施工工艺 标准认真组织施工。二、 本工程本身质量要求高。因此,在项目管理上,本公司派遣施工经验 丰

6、富的项目管理人员组建项目经理部,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在充分发挥我公 司管理方面的优势的同时,还要在施工人员的数量,机械设备数量及材料组织 供应上要时间,求效益。三、在质量控制方面,我们在绝对服从甲方监督管理的同时,实行严格质 量检查制度和全员质量管理体系,责任到人,各工序间分别进行自检互检工作, 确保上一工序移交至下一工序坚决不留下质量隐患,施工现场随时做好施工资 料的档案管理和组织计划的落实。我们将加快现场与隐蔽工程相关项目施工的 速度,为后期的面层施工提供充裕的时间,保证面层工艺的精雕细琢。四、在材料采购管理方面,施工前充分准备,给材料运输进入现场预留足 够的提前量,提早定货提前安排运输以

7、确保材料供应。同时设立材料仓库,设 专人保管,做到兵马未到,粮草先行。五、在施工作业面的管理与控制上,严格按先地下后地上,管线后园林施 工,先湿作业后面层作业的原则组织施工,保证各专业施工单位的衔接与配合, 做到有条不紊,配合默契。六、施工队伍是决定最终效果的关键因素 , 因此把选择优秀的施工队伍作 为施工组织的第一因素考虑,保证具有如下条件的劳务队伍具体施工本工程:1、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能独立承担施工业务,以保证所选施工队伍熟 悉先进施工工艺,能充分保证施工的质量。2、承建过大量大型园林绿化工程,以保证施工队伍有高超熟练的技术操 作水平。队伍自身有承建大型高标准园林绿化工程的组织经验与管理

8、经验。3、自身具有人员与设备的保障,施工队伍自身的管理人员应具有丰富的 经验,长期从事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施工队伍自身拥有先进施工设备, 确保施工过程的工业化水平。4、具有劳务承包的资质,施工用工人员手续齐全。七、按照工艺要求的工种作业顺序和工程进度计划组织工人的数量及到 场作业时间 , 最大限度地以正常作业时间推进施工进度 , 在施工组织上保证施工 人员合理配备,避免盲目疲劳赶工,严把质量关。第三部分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案第一节 地形调整的施工方案一、土方平衡及调配1、施工准备主要机具:1.1 主要大型机械: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自卸汽车、翻斗车等;1.2 一般工具:铁锹、手

9、推车、平碾、蛙式打夯机、钢尺等。2、土方开挖及平整2.1 作业条件2.1.1 土方开挖及平整前,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杂物清除和 处理完毕。2.1.2 在机械施工无法作业的部位和修整边坡坡度, 地形精细修整等, 均应 配备人工进行。2.1.3 根据挖方、堆方工程量,选用施工机械, 以发挥施工机械的最高效能。2.1.4 保留树木应做防护,如用草绳包扎、设置护栏等。2.1.5 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 标准水平桩及灰线尺寸, 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后, 才能作为施工控制的基准点。2.1.6 施工区域运行路线的布置,应根据作业区域工程的大小、机械性能、 运距和地形起伏等情况加以确定。2.1.7 夜间

10、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 合理安排开挖、推平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高压线下应有专人负责。2.1.8 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2.1.9 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和卸车设施等应事先经过检查, 必要 时进行加固或加宽等准备工作。3、操作流程确定开挖、推土顺序和边坡一-分段分层开挖、推土一-修边清理。开挖应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随时做好一定坡势,以利排水,并应 做好支撑准备,以防塌陷。4、成品保护4.1 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桩点、桩木等运土、推土时不得撞碰, 并应经常测其平位置,水平标高和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定位标准桩和标准 水准点边应定期复测和检查

11、是否正确。4.2 土方开挖、推土时,应防止邻近物、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和变形,必 要时应与设计或建设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或移位观 测。二、机械回填土1、工艺流程:基底地坪的清整一-检验土质一-分层铺土一-机械碾压密实一-检验密 实度一-修整验收1.1 填土前,应将基土上的洞穴或基底表面上的树根、 垃圾等杂物都处理完 毕,清除干净。1.2 检验土质:检验回填土料的种类、粒径,有无杂物,是否符合规定,以 及土料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 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土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1.3 填土应分层铺摊: 每层铺土的

12、厚度应根据土质、 密实度的要求和机具性 能确定,但每层厚度不超过 60cm。1.4 碾压机械压实填方时, 应控制行驶速度, 本工程拟采用碾压机械分层碾 压,分层厚度不大于60cm并随碾压随找平。1.5 碾压时,轮(夯)迹应相互搭接,防止漏压或漏夯。长宽比较大时,填 土应分段进行,每层接缝处应作成斜坡形,碾迹重叠 0.51.0m 左右,上下层错 缝距离不应小于 1m 。1.6 填方超出基底表面时,应保证边缘部位的压实质量。运土后,如设计不 要求边坡修整, 宜将填方边缘宽填 0.5m , 如设计要求边坡修平拍实, 宽填可为0.2m 。1.7 在机械施工碾压不到的填土部位, 应配合人工推土填充, 用

13、蛙式或柴油 打夯机分层夯打密实。1.8 回填土方每层压实后,应按规范进行取样检验,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 压实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1.9 填方全部完成后,表面应进行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 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2、质量标准2.1 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2.2 回填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2.3 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 取样测定压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 其 合格率不应小于 90%,不合格的干土质量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 不应大于 0.08g/cm 3, 且不应集中,环刀取样的方法及数量应符合规定。3

14、、成品保护3.1 施工时,对定位标准桩、轴线控制桩、标准水准点及桩木等,填运土方 时不得碰撞,并应定期复测检查这些标准桩点是否正确。3.2 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 厚,严禁用汽车直接将土倒入基坑(槽)内,但大型地坪与堆山工程不受限制。3.3 基础的现浇混凝土应达到一定强度, 不致因回填土而受破坏时, 方可回 填土方。4、应注意的质量通病4.1 未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土质量密度: 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质 量密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土。试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试验日 期、试验结论及试验人员签字。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部痊,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4.2 回

15、填土下沉:因虚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夯实不够遍数,甚至漏夯。基 底有机物或树根、落土等杂物清理不彻底原因,造成回填土下沉,为此,应在 施工中认真执行规范的有关规定,并要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4.3 回填土夯压不密实: 应在夯压时对干土适当洒水加以润湿; 如回填土太 湿同样夯不密实呈“橡皮土”现象,这时应将橡皮土挖出,重新换好土夯实处 理。4.4 在地形、工程地质复杂地区内填方,且对填方密实度要求较高时,应采 取措施(如排水暗沟、护坡桩等) ,以防填方土粒流失,造成不均匀下沉和坍塌 等事故。4.5 填方基土为渣土时, 应按设计要求加固地基, 并要妥善处理基底下的软 硬点、空洞、旧基以及暗塘等。4.6 回填管沟时, 为防止管道中心位移或损坏管道, 应用人工先在管子周围 填土夯实,并应从管道两边同时进行,直至管顶 0.5m 以上,在不损坏管道的情 况下,方可采用机械回填和夯实。在抹带接口处,防腐绝缘层或电缆周围,应 使用细粒土料回填。4.7 填方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沉降量,如设计无要求时,可根据工程性质、填 方高度、填料种类、密实要求和地基情况等,与建设单位共同确定(沉降量一 般不超过填方高度的 3%)。三、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