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检测题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7886668 上传时间:2024-03-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检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检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检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检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检测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检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检测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检测题一、选择题1.伽利略通过梁的弯曲试验和分析,指出对长度相似的圆柱形梁,抗弯力矩和半径立方成比例;1685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有引力,引力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和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从中可以看出近代自然科学的特征之一是()A.实验是近代科学研究的方法B.物理学居于核心和基础地位C.侧重于逻辑推理和理论概括D.数学成为其主要的表达方式2.某学者认为科学理论的发展是一种累积式的发展,即既不抛弃旧理论,并将其归化入更全面的理论当中。与此观点相符的是A.地心说与日心说B.相对论与量子论C.经典力学与相对论D.神创说与

2、进化论3.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后,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设想了一个超级计算器,用数据代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或力,需要人来做的只是应用牛顿的定律,在他眼中,再没有什么是不确定的了。这反映出A.牛顿发现了支配人类社会的永恒法则B.牛顿学说使学者相信存在着普遍的自然法则C.牛顿的数学成就为科学提供了具体的表达形式D.经典力学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做了系统的说明4.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中写道:“牛顿革命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自然科学的范畴,事实上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这主要说明牛顿革命()A激发了法国人极富玄想的探索精神B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C确立了理性化或科学化的思维传统D推动了宗教改

3、革运动的兴起5.“他利用简单的数学运算证明,光速是极限速度,接近光速的物休会变小变平。他认为,甚至时间也会受影响。,移动的钟走得比静止的钟慢。”这是物理学思想的一场重大革命。因为它A.否定了牛顿的力学理论B.借鉴法国科学家拉马克的学说C.打破了自然界无跳跃的原则D.揭示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6.20世纪20年代,郑贞文的独幕话剧爱之光曾经在中国风行一时。剧中有4位人物:理学博士、泰谟(Time,男)、石佩姒(Space,女)和光神。全剧描写理学博士(实为爱因斯坦化身)借“光神”(实为光速)之助,撩开了泰谟和石佩姒面纱,发现他们二人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此话剧创作的最要历史背景是爱因斯坦A

4、.提出了光量子假说B.创立了广义相对论C.创立了狭义相对论D.解决了光电效应问题7.19世纪中期有人曾这样说:“当我读着您的著作的时候,我感到痛苦多于愉快因为我认为这些是完全错误的,而且是令人难堪的恶作剧。我一向把因果关系称为上帝的意志,并且我能够证明,上帝是为了它所创造的万物的利益而有所作为的,上帝也是依据我们能够研究并且理解的法则而行动的。”这个人读的著作是A.达尔文的物种起源B.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C.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D.伏尔泰的哲学通信8.1862年,马克思重读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他说,“我重新阅读了达尔文的著作,使我感到好笑的是达尔文在动植物界中重新认识了他自己的英国社

5、会及其分工、竞争、开辟新市场、发明以及马尔萨斯的生存斗争。”据此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A.生物进化论是自然进化的结果B.生存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C.达尔文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来源D.达尔文混淆了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的区别9.“凡是在动物居住很久的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也就是说在某一器官的更多运动的影响下,使个体得到或失去的一切,只要所获得的变异是两性所共有的,那么这一切变异就能通过繁殖而保持在新生的个体上。”材料阐述的生物进化思想包括环境对生物体产生影响用进废退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获得性遗传A.B.C.D.10.“在西伯利亚草原上放养的驯鹿,最大的天敌是狼,为了保护驯鹿,猎人主动消灭了草原

6、上的狼。结果驯鹿大量繁殖,数量急剧增加,品种却迅速退化。”这段材料集中反映的普遍规律是A.生存斗争与自然选择B.物种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C.自然环境是不断变化的D.人口的大幅度增长11.18世纪末19世纪初,工业生产中越来越多地使用机器,最终促成了现代工厂的出现,但这些工厂却有着共同的局限。这种“局限”直接导致了A.工厂制度的诞生B.火车机车的创制C.蒸汽机改良和应用D.机器制造业的兴起12.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蒸汽机提供动力,工业生产进入机器大生产时期蒸汽机的使用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紧

7、密结合蒸汽机的使用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使世界联系更加紧密欧洲列强以武力侵略为主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A.B.C.D.13.“19世纪下半叶是近代科学的鼎盛期,技术进步开始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代科学革命的种子在这一世纪获得了丰收,技术取得了辉煌胜利。”这时期的“技术进步”A.主要源于技术工人经验积累B.使蒸汽机成为产业革命原动力C.促使现代工厂制度开始建立D.使资本主义由此确立全球优势14.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一个世纪以前,工业革命将大批劳动力吸引到大机器和能源所在地:工厂里面。今天,相反的趋势在进行当中,现代通讯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

8、理信息”。带来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内燃机车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应用B.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C.电话、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应用D.电影、电视的出现和影视艺术的发展15.新媒体作为一种媒体形态和传播载体实质上是一种将时间和空间消解于无形且表现出极强的交互性的信息传播方式。新媒体的表现形式也五花八门如电子书、手机报刊、网络出版物、手机网站、AP电视、数字电视、网络广播以及博各和播客等,新媒体是以信息科学为主导数字技术。它一出现,就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人众的格外青睐向传统出版业发起了挑战,以锐不可挡的气势抢占着传统出版业的地盘,并不断开疆扩土。我们应如何历史地看待这一现象A.印刷术的发明

9、已经失去历史意义B.现代发明比古代发明更为重要C.历史文献应该采用纸质文本,不应电子化D.不论是级质文本还是电子文本,西游记终究还是西游记16.据统计2015年“双十一”一天网购交易额仅天猫一家就达912亿元,在庆祝会上,马云说:“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不仅仅是一种产业,更是一种思想、一种价值观。”这说明互联网A.取代了传统商业模式B.方便了人们交流交往C.提升了人们消费能力D.一定程度改变人们生活观念二、非选择题17.2010年世界博览会将在中国上海举行,世界博览会被称为世界经济“奥运会”,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851年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产品博览会,在博览会期间,最受参观者瞩目的展品

10、是蒸汽机、纺织机械等技术型产品。材料二 为了纪念独立100周年,1876年美国在费城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博览会址建了一个火车站,并建有通往各地的有轨电车线,突出交通设施建设成果。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再次举办世界博览会。请回答:(1)材料二中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中,如果要展示交通和通讯工具方面的重要成就,可能有哪些展品?(2)从材料一到材料二世界博览会展品的变化中反映了工业革命怎样的进程?(3)请列举第二工业革命期间三大新兴工业部门。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初,上海开始“依港兴市”,租界中“华洋杂居”;60年代后,上海由一个古老的县城逐渐发展成

11、港口与商业中心;19世纪下半叶形成了沪东、沪西、沪南等工业区。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参与上海发展,形成新的商业区。1929年,由市政府主导,建成以江湾五角场为中心的“大上海市中心区”。1949年后,上海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摘编自张仲礼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等材料二 16世纪开始,曼彻斯特从军事要塞逐渐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1830年已有棉纺厂99家,并开通世界最早的现代化铁路。1838年,设立议会和市政府,摆脱了封建管理体制。19世纪下半期,从传统的棉纺业衍生出许多新门类,开通了通海运河,可通往世界各地。20世纪初,不断与周围工业社区

12、及城镇连接,发展为大城市。19611981年,因过于拥挤,人口大量外迁,老龄化日益严重,纺织业日趋衰落。20世纪后期,城市中心被废弃的工业区包围,几个大面积的旧贫民区仍然存在。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中期以后上海相对于曼彻斯特的有利发展条件。(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曼彻斯特为例,简析现代城市发展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参考答案1. 【答案解析】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信息概括历史结论的能力,属中等难度题。从材料中伽利和牛顿的活动来看,他们主要是在揭示力的大

13、小和比例关系,是属于数学的范畴,也就是以数学形式来表达力。正确答案是D。根据分析,ABC明显与材料不符合。2.【答案解析】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地心说与日心说是互相矛盾的学说,与题意“不抛弃旧理论”不符,故A项错误;相对论与量子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与题意“将其归化入更全面的理论当中”不符,故B项错误;相对论继承发展的牛顿力学,并把其概括在相对论之中,故C项正确;神创说与进化论也是互相矛盾的学说,与题意“不抛弃旧理论”不符,故D项错误。3. 【答案解析】B根据“需要人来做的只是应用牛顿的定律,在他眼中,再没有什么是不确定的了”可知,牛顿学说使学者相信存在着普

14、遍的自然法则,B正确;牛顿发现了自然界物体运行的普遍规律,而不是人类社会,A错误;C表述错误,牛顿不可能为科学提供了具体的表达形式,排除;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4.【答案解析】C本题考查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意义。依据材料信息及所学可知,17世纪末的牛顿的经典力学成为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对自然现象运动规律的概括和总结,动摇了宗教神学思想,为理性主义兴起奠定了科学基础,对科学界和思想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故选C。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对法国大革命起到思想动员作用,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均发生在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建立之前,故BD两项错误。5.【答案解析】D本题旨在考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光速是极限速

15、度,接近光速的物体会变小变平甚至时间也会受影响,移动的钟走得比静止的钟慢”体现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对论并没有否定牛顿力学理论,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故A项错误;拉马克事生物学家,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C属于进化论思想;相对论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属性,故D项正确。6.【答案解析】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对论深刻揭示了时间(泰谟)和空间(石佩姒)的本质属性。其中,狭义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广义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狭义相对论诞生于1905年,而广义相对论诞生于1916年,与材料的20世纪20年代的时间更为相符,综上,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7.【答案解析】A材料说明作者坚信“神创论”,并委婉批评了达尔文进化学说。因此这个人读的著作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主要涉及到的是宗教改革的问题;C选项涉及到的是物理学问题;D选项主要涉及到的是“理性”问题。8.【答案解析】D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