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园精神环境的营造与幼儿积极心态的形成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7883803 上传时间:2023-12-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幼儿园精神环境的营造与幼儿积极心态的形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幼儿园精神环境的营造与幼儿积极心态的形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幼儿园精神环境的营造与幼儿积极心态的形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论幼儿园精神环境的营造与幼儿积极心态的形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论幼儿园精神环境的营造与幼儿积极心态的形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幼儿园精神环境的营造与幼儿积极心态的形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幼儿园精神环境的营造与幼儿积极心态的形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幼儿园精神环境的营造与幼儿积极心态的形成近十几年来全国各地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使得不少幼儿园越来越像花园、像公园,但还没有真正成为幼儿的乐园,幼儿在如此漂亮的幼儿园里并没有体验充分的轻松快乐,甚至有些幼儿还是不愿意上幼儿园。这就使得对物质条件的高投资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也就是说我们所创设的物质环境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究其原因就是精神环境出了问题。因为精神环境的质量是制约物质环境功能发挥的阀门。精神环境越宽松,物质环境的能量就释放得越多。从培养创造型人才、形成健康心理以及激发心理能量的角度看,精神环境比物质环境更重要。精神环境一般指由人际关系、文化观念等无形因素交织在一

2、起形成的气氛或氛围。这种气氛或氛围决定着人的“自我”是否能被开掘、发展和完善;决定着人的先天潜能能否最大限度地得到实现;决定着人的创造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其他能力是否能够有效地形成。有学者认为,美国的硅谷不仅仅拥有高技术,而且拥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生态环境。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精神环境,创造的火花才容易在这里迸发,创新的思想才容易在这里结果,创造型人才才容易在这里产生。研究表明,生活在温暖、支持气氛中的幼儿,容易形成积极的个性特征、良好的交往技能和学习成绩;积极健康的精神环境是幼儿创造性、道德、自尊心、社会行为以及使用工具的能力等方面发展的关键变量。从幼儿心理学的角度看,积极健康的精神环境,有如下重

3、要的标识:1.能使幼儿产生心理安全感与心理自由感,表现出轻松愉快的状态。2.能使幼儿的好奇心、创造动机和兴趣等心理需要得到满足。3.能使幼儿乐于表达或交流思想与情感。4.能使幼儿学会关心同伴、共享玩具、相互尊重。5.能使幼儿产生遵守纪律和活动规则心理需要。而要营造积极健康的精神环境,其核心是建立融洽、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在幼儿园各种人际关系中,师生关系是最重要的,正如着名教育家赞可夫所言“就教育效果而言,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师生关系如何”。为建立融洽、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幼儿教师应该做到“8多”,即对幼儿多支持、多肯定、多接纳、多表扬、多鼓励、多关注、多信任以及多给他们自由和自主,这样才能营造

4、出积极健康的幼儿园精神环境。1.多支持从心里角度分析,当一个人的思想、行为以及情感得到他人的支持,特别是得到他所尊敬之人、权威之人的支持时,不仅使这种思想、行为或情感受到强化,而增加表现的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而且还会产生愉悦的心情、积极的心态、增强自信心,并与支持之人形成良好的关系。如果一个人的思想、行为以及情感不断得到反对,就会出现完全相反的结果。所以,教师对幼儿一定要多一些支持、少一些反对。进一步问,要支持幼儿的什么呢?回答是:支持幼儿的天性、支持幼儿的价值观、支持幼儿的行动、支持幼儿情感表现、支持幼儿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减少不必要的干预、担心,不能从成人的思维、成人的特点、成人的角色

5、出发过多地要求幼儿,这些不切幼儿实际的要求实际上都是对幼儿的不良限制。可能会有人反对说:“我们不能什么都支持幼儿”。此话是对的,我们的确不能不加判断地支持幼儿的一切。但事实上,我们缺乏对幼儿起码的支持。本来一些言行和情感属于幼儿的天性表现,诸如嬉戏打逗、活蹦乱跳等,成人往往看不惯而站出来制止。又如, 受强烈好奇心的驱使,幼儿想打开收音机看看里面是否有人在唱歌,结果弄坏了收音机,此种情况下,成人往往以为幼儿的行为是故意破坏,是不爱惜物品、是顽皮,因而会对幼儿大加斥责,并要警告他下不为例。再如,幼儿对沙、水着迷般的喜欢,一玩起来就忘我,忘了时间、忘了其他任务,甚至忘了吃饭,家长或教师对此种表现的一

6、般认识就是,这个孩子不听话、贪玩、玩起来没完没了,所以千方百计不让孩子接触沙水,诸如此类的例子俯首即拾,坦率地说,与西方国家比,我们的幼儿无论在家还是在幼儿园得到应该得到的支持实在太少了,受到的反对太多了,因而形成了不少消极的人格特征,如自卑、怯懦、退缩、被动等。这些人格特征是创造型人才成长的大敌,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家长和幼儿教师应该多说这样的话:“好!大胆做,我支持你。”2.多肯定多肯定与多支持有密切关系,但不完全等同。在这里多肯定主要是指,对幼儿的言行、情感表现等多给予正面的评价、正面的引导。少一些否定评价和反面限制。原因是无论成人还是幼儿,都喜欢接受或容易接受肯定的、正面的引导与评价

7、。即使是严重出格的言语与行为也应使用肯定的语言去矫正,譬如“这句话应该这样说。”“这件事应该这样做。”减少使用否定词语。事实上许多家长和幼儿教师过于频繁地使用消极的否定词语和态度:不行、不能、不准、不好、不对、不可以、不可能以及不能这样、不许那样等等似乎成了口头禅。而否定的态度和否定的语言只能使幼儿明白这样做或这样说不对或不好,但并没有使幼儿懂得如何做(说)才是对的或好的。如果换成“应该这样做(说)”,或者说“如果这样做(说)就更好”。这不仅使幼儿知道自己的做法或说法不妥,而且也感知道了正确的范例。这就既保护了幼儿的自尊,也使他们学会了的尊重。这是现代社会公民基本的民主素质。从心理学角度看,在

8、成人与幼儿的这种互动过程中,双方的心态都是积极的, 没有因不妥的言行得到成人的否定评价而产生不良的情绪。幼儿轻松改正错误,成人的教育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双方也会因此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3.多接纳多接纳是一种宽容、是一种博爱,但不是纵容和溺爱。作为幼儿教师,无论对聪明还是愚笨的、俊美的还是丑陋的、家庭富足的还是贫穷的、顽皮的还是乖巧的孩子,都应以平等的态度,博大的胸怀、无私的情爱去接纳每一位孩子。在成人眼里,最恨的是不公之人、不平之事,幼儿更是如此,当他们受到小小不公时,就会倍感委屈,因为他们排解自己不良情绪的能力还很弱。教师的不公是幼儿最不能忍受的,最容易引起情感的对立,从而破坏师幼

9、关系。所以,幼儿教师要爱每一个孩子。要真正做到多接纳,还必须树立民主意识,学会尊重、学会忍耐、学会对独特言行的欣赏。4.多表扬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教育技巧的奥妙之一正在于此:儿童在一个好的老师那里很少听到禁止,而经常听到的是表扬和鼓励的话。”他在教育的艺术一书中还指出:“我们认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在于发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一切最美好的东西,发展他们,不去用学校里的条条框框限制他们,鼓励独立工作进行创造”。表扬可以极大地满足幼儿的精神需要,带来喜悦心情与和睦的关系。关于表扬的作用和意义,每一位幼儿教师都明白,但能把表扬用得恰到好处的并不多。我们知道,多表扬并不是滥表扬,更不是廉价

10、的表扬。现实中不少幼儿教师将:“你真聪明!”“你真能干!”当成了口头禅,幼儿听得太多了,他们在没有做出任何努力的情况下就能得到老师的此番表扬,而且是众幼儿得到同样的话,所以,这些话已经完全不能起到表扬的作用了。科学的表扬应该坚持这样的原则:第一,幼儿完成了对他而言是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第二,幼儿以独特而有效的方式完成任务;第三,幼儿表现出了我们所渴望的亲社会行为、态度和良好的习惯等。表扬并不一定只用语言,微笑、亲密接触、标志物、幼儿喜欢的物品、感兴趣的活动、渴望充当的角色只要是幼儿感兴趣的事物都可以起到强化的作用。5.多鼓励众所周知,幼儿的心理是稚嫩的,当他们遇到失败、挫折时最需要的是鼓励。鼓励

11、能使幼儿崛起,鼓励者和鼓励者的话语可能使幼儿终身难忘。而责备则可能使心理稚嫩的幼儿沉沦。责备所起的教育作用和鼓励所起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责备引起的更多的是自卫、逃避、推卸责任和害怕失败的消极心理。幼儿教师与家长都应认识到失败的价值,失败对人思想的启迪、经验的丰富、意志的磨砺作用是巨大的。当然,一个人能否从失败中获得益处,能否使失败成为成功之母,主要取决于这个人的心态是否积极。正如着名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所言:“对于那些积极心态的人来说,每一种逆境都隐含着一种等量或更大的利益种子”惧怕失败的人是不会有成功的。所以,成人不能见不得幼儿失败,一见失败就责备、就批评是十分有害的。相反要鼓励,鼓励能引起

12、幼儿再尝试、再行动,只要不停止尝试和行动就有可能获得新的成功机会。当幼儿遇到困难以及犹豫不决时最需要的是鼓励。此时的幼儿就像即将登上山顶而筋疲力尽的人,此时的鼓励犹如一把推力,推一把就上去了,踢一脚就下来了。此时的责备和批评无异于踢幼儿一脚。我们应记住对于处在困难中的幼儿,责备和批评最容易使他们泄气。6.多关注幼儿特别喜欢被关注,为得到关注甚至不惜挨批评。有些幼儿搞恶作剧,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引起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的注意。在不少幼儿看来,即使受到批评,大家也在注意自己,总比被人忽视舒服些。批评也是关注,但是一种消极的关注。经常受到消极关注,对幼儿心理健康成长是不利的。而积极的关注则不然,“皮革马利翁

13、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等都是积极关注所产生的神奇效果。每位幼儿都应得教师积极的关注。教师一句充满希望的话、一个点头微笑、一个亲昵的动作(拉拉小手、拍拍肩膀,摸摸后背等)都是积极关注的方式。这些言语、表情、动作、态度等都发送着老师对幼儿的热爱、重视、认可、支持、接纳、肯定、相信等信息。这是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的基础。7.多信任多支持的背后是对幼儿的充分信任。幼儿教师和家长往往低估孩子的学习能力、探索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我教育的能力等,因而不敢放手、不敢支持。请相信幼儿的自发行为,无论是学习、探索行为,还是解决问题的行为,如果得到成人的支持和帮助,成功率是极其高的。8.多给幼儿自由和自主从心

14、理学上分析,学习是个体对情景的反应,而且是积极自动的反应。真正的学习是一种自发自动的行为。学习者若是无反应,就没有学习的发生。若无积极的反应,就不会收到预期的学习效果。若让幼儿真正学到东西,就必须让他们自己去做、自己去看、自己去想、自己去体验,亦即让幼儿自动积极地反应。从自由、自主创造性的关系看,许多实例表明享受到充分自由和自主的幼儿是富有创造性的。而缺乏自由、自主的幼儿,其创造性发展不良。幼儿园的实践证明,幼儿在自由、自主的游戏和探索活动中,学习得最积极,表现得最有创造性。因此,教师应坚持多给幼儿自由和自主权,减少干预。干预不同于“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幼儿在自由、自主的活动中十分需要老师“必

15、要”的帮助和指导。第一,幼儿有权得到帮助来获取他们进行活动所需要的材料,教师帮助幼儿准备活动材料属于必要的帮助。第二,如果材料太难操作,为了避免失败的挫折,保证幼儿获得成功的满足,教师提供技术指导是必要的帮助。但不能剥夺幼儿进行创造性抉择的权力。第三,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所选择的任务,以保证他们获得全面满足的体验,是必要的帮助。由于幼儿沉浸在某一创造性活动之中,要完成他们自己设定的计划是需要足够的时间的。如果时间太短,就等于剥夺了他们所追求的那种快乐,久而久之就会完全丧失自我。多给幼儿自由和自主的最基本体现就是多位幼儿提供选择的机会。研究表明鼓励选择可以有效促进幼儿创造性的发展。幼儿的

16、创造性是从内部诱发的,不是从外部加入的,而自主选择的活动是最容易诱发出创造性。美国对增加活动的选择性是否可以提高幼儿的创造性这一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研究选择了26岁的男女幼儿各14名,将他们任意分成两组,一组有选择自由,另一组无选择自由。实验项目是拼贴画。有选择自由组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选择材料,无选择自由的组只能用指定的材料拼贴画。然后对两组的作品进行评估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有选择自由的幼儿在作品中表现出的创造性远远高于没有选择自由的幼儿。这一研究具体形象地表明,增加选择性可以诱发幼儿的创造性,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然而,目前幼儿园的课堂教学,几乎没给幼儿选择的自由。从已实行了活动教学的幼儿园看,在活动内容、材料、方法、时间、空间、合作伙伴等方面,虽然有选择,但选择的范围也是十分有限的,老师的指定远远多于幼儿的选择。这主要是因为许多教师对“选择性”在促进幼儿创造性以及其他方面发展的价值认识不足,对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