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增分题目组合练7(含解析)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7883032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增分题目组合练7(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增分题目组合练7(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增分题目组合练7(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增分题目组合练7(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增分题目组合练7(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增分题目组合练7(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增分题目组合练7(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增分题目组合练(七)集训超重点,提分无障碍一、语言文字运用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制作药片最常用的辅料是淀粉,很多时候有效药物成分在整个药片中所占的比例不过是淀粉的百分之一而已,因为淀粉多为白色,这就决定了_。药片中添加如此多的淀粉,_,它可以帮助药物把有效成分团结起来,同时还可以更好地帮助药片发挥疗效。淀粉在吸水后会膨胀,当药片膨胀到一定程度时,整个药片会变得支离破碎,_,这样也就更加方便人体吸收了。答:_答案药片的颜色大多为白色这是因为它具有黏合的作用有效成分会迅速分解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2、。处,由前文可知,药片中的绝大部分成分为淀粉,而“淀粉多为白色”,故可推断出横线处应填“药片的颜色大多为白色”之类的语句。处,联系前后文可知,应填“药片中添加如此多的淀粉”的原因,由后文“把有效成分团结起来”可知,此处应填“这是因为它具有黏合的作用”之类的语句。处,由前文可知,淀粉可以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团结起来,那么药片支离破碎后,药物的有效成分自然就会迅速分解,由常识也可知,药物有效成分的分解会方便人体吸收,故横线处应填“有效成分会迅速分解”之类的语句。2.(2019浙江金华十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上巳节,俗称三月三,又称女儿节。除“修禊事”之外,这一天也是青年男女去郊外踏青的愉快

3、日子,诗经郑风溱洧描述过此场景: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注】溱(zhn)、洧(wi):古水名。(jin):兰草。且(c):同“徂”,往。洵(xn)(x):确实宽广。请结合诗歌,发挥想象,描写古代上巳节郊游的场景。要求:点面结合,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生动、得体,不少于100个字。答:_答案示例:春日里,溱水、洧水温柔地流淌着。一群青年男女去郊外踏青,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束嫩绿的兰草。有个姑娘含羞带笑地对一个小伙子说:“一起去逛逛吧?”小伙子涨红了脸,憨憨地回答:“我已经去过一次了,不过,还是可以再去一次的

4、!”两人一起走到洧水边。宽广的河岸上,男男女女,往来不绝,互相嬉笑打闹。小伙子突然对姑娘说:“送你一朵芍药,约你下次见面,怎么样?”解析解答此题,学生首先要读懂诗经郑风溱洧这首诗的意思。其次,审题时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提示:“结合诗歌”交代依据,“描写场景”确定目标,“发挥想象”“点面结合”指明方法,“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则指出对语言文字的具体要求。作答时,注意点面结合。“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侧重于“点”,而“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兮”“洧之外。洵且乐”侧重于“面”。同时,要注意“点”的描写偏具体,“面”的描写偏概括。因此“点”的描写要突出细节

5、,使人物的神态栩栩如生;“面”的描写要精练,不拖沓。“发挥想象”即增加情节或使用多种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等使描写的场景内容更丰富、人物形象更丰满、画面更生动。所以,学生在审题时必须细心,以避免走入将描写场景变成诗歌翻译的误区。二、文言文片段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沈亮,字道明,清操好学,善属文。未弱冠,州辟从事。会稽太守孟(:y)在郡不法,亮纠劾免官,又言灾异,转西曹主簿。时三吴水淹,谷贵民饥,刺史彭城王义康使立议以救民急,亮议曰:“东土灾荒,民凋谷踊,富民蓄米,日成其价。宜班下所在,隐其虚实,令积蓄之家,听留一年储,余皆勒使粜货,为制平价,此所谓常道行于百世,权宜用于一时也。又缘淮

6、岁丰,邑富地穰,麦既已登,黍粟行就,可析其估赋,仍就交市,三吴饥民,即以贷给,使强壮转运,以赡老弱。且酒有喉唇之利,而非餐饵所资,尤宜禁断,以息游费。”即并施行。(选自宋书列传第六十)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东土灾荒,民凋谷踊,富民蓄米,日成其价。译文:_(2)且酒有喉唇之利,而非餐饵所资,尤宜禁断,以息游费。译文:_答案(1)东方发生灾荒,民生凋敝,粮价高涨,富人囤积粮食,使粮价一天天上涨。(2)酒不过是喉咙唇舌获得享受之物,却不是进食必备的东西,尤其应该禁止,杜绝投机营利的行为。解析喉唇之利:利,好处,指“得到享受”。餐饵所资:餐饵,进食,指“吃饱肚子”。息游费:息,停止,

7、指“杜绝”;游费,指“游资交易”。三处须意译,大意正确即可。【参考译文】沈亮,字道明,节操清廉,笃思好学,擅长写作。未成年时,本州便征召他担任从事一职。会稽太守孟在郡中不守法纪,沈亮检举弹劾他,而被罢免官职,又上书陈说天文地理的灾难异常现象,转任西曹主簿。当时三吴发生水灾,粮价昂贵,百姓饥饿,刺史彭城王刘义康吩咐部属献计献策,解决百姓的疾苦,沈亮献策说:“东边三吴发生灾荒,民生凋敝,粮价高涨,富人囤积粮食,使粮价一天天上涨。朝廷应该命令下属,查明贫富的虚实情况,命令广有积蓄的富户,允许他们留下一年的储粮,其余粮食都要卖出来,从而稳定粮食价格,这是可推行于千百年间的好方法,暂时适宜用于这一个时期

8、。另外,因为淮河流域今年丰收,城镇富裕,土地肥沃,麦子已经丰收,粟米也将成熟,可以分出一部分抵税,在互市交换,凡是三吴的饥民,就借贷给他们钱财,让强壮劳力转运粮食,来赡养年老衰弱的人。酒只是喝着舒服(酒不过是喉咙唇舌获得享受之物),却不是进食必备的东西,尤其应该禁止,杜绝投机营利的行为。”他的这些建议立即都被采纳实行。三、古代诗歌鉴赏(2019吉林长春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4、5题。安 定 城 楼李商隐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注】贾谊认为“时事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太息者六

9、”,因此“数上书陈政事,多所欲国建”,但文帝并未采纳他的建议。王粲年轻时曾流寓荆州,依附刘表,不得志,曾于春日作登楼赋,其中有句云:“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回天地,即扭转乾坤。4.下列各项对诗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登上高耸百尺的安定城楼,远处绿杨树边的洲渚尽收眼底,开篇点题,触景生情,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B.颔联上句表现对贾谊才华的欣赏及其未得君王赏识的遗憾,下句借王粲的典故,表达作者对“远游”隐逸生活的向往。C.尾联借用庄子秋水典故,“腐鼠”原指相位,在此代指权位利禄,“鹓雏”是与凤凰同类的鸟,是庄子自比,此处是诗人自喻。D.这首诗情绪多端,将忧念国事、抒写抱

10、负、感慨时世、抨击腐朽熔为一炉,气韵流动,俊逸高迈,意蕴深厚。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B项,“对远游隐逸生活的向往”,分析错误。应为以王粲自比,表达自己对类似王粲“远游”(依附他人)、不得志的人生的伤感。5.请分析本诗颈联与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所表达的情感内涵有何异同?答:_答案共同点:两首诗的诗人都不得志,诗中都流露了诗人的归隐之意,都表现出高洁脱俗的情操。不同点:本诗颈联写自己早有归隐江湖之志,只等回天撼地之日,扭转乾坤之时,头飘白发,身入扁舟。这两句反映了封建社会里有才之士的积极向上豪情满怀的思想,既有恬淡的心情,又有担当事业的志气;

11、而李白诗句则是政治受挫后,率性潇洒、蔑视功名的激愤之语。四、文言文阅读(2019广东三月份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王珣,字元琳,琅邪临沂人。弱冠与陈郡谢玄为桓温掾,俱为温所敬重。温尝谓之曰:“谢掾年四十,必拥旄杖节。王掾当作黑头公。皆未易才也。”珣转主簿。时温经略中夏,竟无宁岁,军中机务并委珣焉。文武数万人,悉识其面。从讨袁真,封东亭侯,转大司马参军、中军长史。珣兄弟皆谢氏婿,以猜嫌致隙。太傅谢安既与珣绝婚,由是二族遂成仇衅。时希安旨,乃出珣为豫章太守,不之官。除散骑常侍,不拜。安卒后,迁侍中,孝武深杖之。转辅国将军、吴国内史,在郡为士庶所悦。征为尚书右仆射,领吏部。帝雅好典籍,珣

12、与王恭、郗恢等并以才学文章见昵于帝。及王国宝自媚于会稽王道子,而与珣等不协,帝虑晏驾后怨隙必生,故出恭、恢为方伯,而委珣端右。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谥议,皆珣所草。隆安初,国宝用事,谋黜旧臣。王恭赴谒帝陵,欲杀国宝,珣止之曰:“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非良谋也况拥强兵窃发于京辇劳师动众谁谓非逆国宝若遂不改,恶布天下,然后顺时望除之,亦无忧不济也。”恭乃止。四年,以疾解职。岁余,卒,时年五十二。追赠车骑将军、开府,谥曰献穆。珣神情朗悟,经史明彻,风流之美,公私所寄。时事艰难,其崎岖九折,风霜备经,逼于嫌谤,才用不能尽。初,

13、珣既与谢安有隙,在东闻安薨,便出京师,诣族弟王献之,曰:“吾欲哭谢公。”献之惊曰:“所望于法护。”于是直前哭之甚恸。法护,珣小字也。(选自晋书王珣传,有删改)【注】黑头公:头发还是黑的,便已位列三公的人。指一个人年少时即有作为。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非良谋也/况拥强兵/窃发于京辇/劳师动众/谁谓非逆/B.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非良谋也/况拥强兵/窃发于京辇/劳师动众/谁谓非逆/C.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非良谋也/况拥强兵窃发/于京辇/劳师动众/谁谓非逆/D.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非良谋也/况拥强兵窃发/于京辇/劳师动众/谁谓非逆/答案B解析“而发”应该属于前句,“今便先事而发”是一个整体,意为“现在就事先发起进攻”;“窃发”属于后句,“窃发于京辇”是一个整体,意为“私自发兵至京城”。综合以上分析,故选B项。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弱冠,古代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