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生物学教学大纲理论部分(共7页)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7881892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生生物学教学大纲理论部分(共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水生生物学教学大纲理论部分(共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水生生物学教学大纲理论部分(共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水生生物学教学大纲理论部分(共7页)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水生生物学教学大纲理论部分(共7页)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生生物学教学大纲理论部分(共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生生物学教学大纲理论部分(共7页)(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部分:理论教学部分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水生生物学是水产养殖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着重讲述了与水域生态、养殖生产密切相关的小型浮游生物类群的形态特征及分类地位;同时介绍了这些生物类群在水体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程通过讲授、幻灯片放映、视频播放及活体实验观察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拓宽专业知识面的基础上能够掌握鉴别常见小型水生生物种类的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2、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1)通过理论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类常见水生动、植物的主要特征和分类的主要依据,掌握各门有关纲、目的特征、繁殖及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经济意义以及在环保和与人

2、类关系等方面的作用。(2)能应用检索表区分常见水生生物;识别常见浮游生物拉丁文。二、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第一章 绪论(1学时)1.水生生物学课程的定义、内容、研究意义。2.水生生物的范围。思考题:1.浮游生物在水域生态和养殖生产上有什么意义?2.水生生物在分类学、生态学角度上有怎样不同的划分。第二章 藻类第一节 藻类的分类及检索表的使用(1学时)主要内容:1.藻类的定义和分类;各个藻门的形态特征及区分;微藻。2.双岐括号检索表的运用和编写。 第二节 绿藻门(6学时)主要内容:1.形态特征:体制、细胞壁、细胞核、鞭毛、眼点、色素体、蛋白核。2.绿藻的繁殖:营养繁殖、无性繁殖、有性生殖。3.绿藻门的

3、分类:绿藻纲和接合藻纲下各目特征,常见种类形态特征、分类地位。第三节 蓝藻门(3学时)主要内容:1.形态特征:体制、胶被、胶鞘、异型胞、假空泡。2.蓝藻的繁殖:营养繁殖、无性繁殖(藻殖段、藻殖孢、内生孢子、外生孢子)。3.蓝藻门的分类:色球藻目和藻殖段目的特征,常见种类形态特征、分类地位。第四节 硅藻门(5学时)主要内容:1.形态特征:体制、色素和色素体、硅藻细胞的空间立体结构、羽纹硅藻壳面形态特征。2.硅藻的繁殖:细胞分裂、复大孢子、小孢子、休眠孢子。3.硅藻门的分类:中心硅藻纲和羽纹纲下各目特征,常见种类形态特征、分类地位。第五节 甲藻门(2学时)主要内容:1.形态特征:体制、细胞壁、鞭毛

4、、细胞核、色素和色素体。2.甲藻门的分类:多甲藻目下各亚目特征,常见种类形态特征、分类地位。第六节 隐藻门(1学时)主要内容:体制、纵沟和口沟、周质体、色素体、贮存物质。第七节 裸藻门(1学时)主要内容:1.形态特征:体制、表质、色素体及其贮存产物、眼点、胞口、摄食器。2.裸藻门的分类:裸藻目下各科特征,常见种类形态特征、分类地位。第八节 金藻门和黄藻门(1学时)主要内容:1.形态特征:体制、细胞表面特征、鞭毛、色素和贮存物质。2.金藻门的分类:金藻目下各常见种类形态特征、分类地位。3.常见黄藻门种类的形态特征。本章重点:1.能够从基本形态上将各个藻门区分开。2.能够运用和编写双岐括号检索表。

5、3.能够以绿藻为例掌握藻类具备的一般形态特征和繁殖习性。4.掌握绿藻门下的分类(门、纲、目)及其特征,能够编写检索表来区分绿藻门中常见属;识别常见绿藻拉丁文。5.掌握蓝藻的一般形态特征和繁殖习性。6.掌握蓝藻门下的分类及其特征,能够编写检索表来区分蓝藻门中常见属;识别常见蓝藻拉丁文。7.掌握硅藻的一般形态特征和繁殖习性。8.掌握硅藻门下的分类及其特征,能够编写检索表来区分硅藻门中常见属;识别常见硅藻拉丁文。9.掌握甲藻的一般形态特征,识别常见甲藻拉丁文,了解它们的形态特征和分类地位。10.掌握隐藻的一般形态特征。11.掌握裸藻的一般形态特征,识别常见裸藻拉丁文,了解它们的形态特征和分类地位。1

6、2.掌握金藻、黄藻的一般形态特征,识别常见金藻拉丁文,了解它们的形态特征和分类地位。本章难点:掌握常见微藻的形态特征,正确用检索表将它们区分开。思考题:1.中心硅藻纲下设几个目?各具一代表种类。各目在形态上有什么区别?2.以水绵为例说明典型的接合藻纲下的种类进行结合生殖的过程。3.硅藻门羽纹纲下分哪几个目?各举一例说明它们在壳面上有什么不同的特征。4.蓝藻和细菌在细胞结构、功能上有哪些异同点?5.请用检索表来区分团藻、盘藻、盘星藻、空星藻和扁藻。6.为什么有些人认为甲藻是介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之间的“间核生物”?第三章 原生动物第一节 概述:(1学时)主要内容:1.形态特征:体表、外质、内质、

7、细胞核、伸缩泡、运动细胞器、营养胞器2.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有性生殖。第二节 原生动物的分类(4学时)主要内容:1.质走亚门:变形虫目、有壳目、有孔虫目、太阳虫目。2.纤毛虫亚门:纤毛虫纲(全毛目、旋唇目、缘毛目)、吸管虫纲。本章重点:1.掌握原生动物形态构造与其功能的关系;了解原生动物产生孢囊的生物学意义。2.掌握原生动物的一般形态特征及功能,识别常见原生动物拉丁文,了解它们的形态特征和分类地位。3.能够编写检索表来区分常见原生动物。本章难点:掌握常见原生动物的形态特征,正确用检索表将它们区分开。思考题:请编写检索表来区分聚缩虫、累枝虫、钟虫和单缩虫。真纤毛虫亚纲下可分几个目,各目特征如何?

8、第四章 轮虫第一节 概述(2学时)主要内容:1.轮虫的发现和分布。2.轮虫的形态特征:躯干部、头部结构、消化系统(咀嚼器组成、类型)、足、原肾管。3.轮虫的生殖和个体发育、雄虫。第二节 分类(4学时)主要内容:1.海轮虫目:形态特征、常见种类。2.蛭态目:形态特征、常见种类。3.单巢目:胶鞘轮虫亚目、簇轮虫亚目、游泳亚目形态特征、常见种类。本章重点:1.掌握轮虫的形态特征及功能;掌握咀嚼器、被甲、头等结构在分类上的意义。2.掌握轮虫的生殖过程。掌握各目形态特征、分类依据;识别常见轮虫拉丁文。3.能够编写检索表来区分常见轮虫。本章难点:轮虫咀嚼器类型的识别;掌握常见轮虫的形态特征,正确用检索表将

9、它们区分开。思考题:1.请编写检索表来区分萼花臂尾轮虫、褶皱臂尾轮虫、壶状臂尾轮虫和角突臂尾轮虫。2.轮虫的休眠卵和夏卵在形态上有什么区别?第五章 节肢动物(甲壳纲)第一节 软甲亚纲(2学时)主要内容:软甲亚纲形态特点;等足目、端足目、磷虾目、十足目、口足目、涟虫目、糠虾目形态特点,各目代表种类。第二节 鳃足亚纲(4学时)主要内容:1.枝角目:头部、躯干部形态特征;生殖习性和生长发育;分类。2.无甲目、贝甲目和背甲目形态特征、代表种类。第三节 桡足亚纲(1学时)主要内容:1.桡足类的形态特征、生殖习性和生长发育。2.桡足类的分类:哲水蚤目、猛水蚤目、剑水蚤目。第四节 蔓足亚纲、介形亚纲和鳃尾亚

10、纲(1学时)主要内容:蔓足亚纲、介形亚纲和鳃尾亚纲形态特征。本章重点:1.了解鳃足亚纲各目特点、代表种类。2.掌握桡足类的形态特征在分类上的意义。3.掌握哲水蚤目、猛水蚤目、剑水蚤目的形态特征并能够区分。4.掌握蔓足亚纲、介形亚纲和鳃尾亚纲形态特征,了解代表种类。本章难点:掌握常见小型甲壳动物的形态特征,正确用检索表将它们区分开。思考题:1.鱼虱和鲺分别属于哪两个亚纲,它们在形态上有什么区别?2.软甲亚纲下常见的有哪7个目,每个目下有哪些常见的种类?3.请编写检索表来区分盘肠溞、低额溞、船卵溞和裸腹溞。4.试从活动关节、第一触角等形态特征上区分猛水蚤、剑水蚤和哲水蚤。第六章 其他水生生物主要内容:第一节 水生维管束植物(2学时)1.水草的生态类群2.海草第二节 其他常见无脊椎动物(2学时)1.毛颚动物2.水生昆虫3.水生环节动物4.腔肠动物门5.苔藓动物门本章难点:掌握腔肠、苔藓动物的形态特征。思考题:1.了解腔肠动物、毛颚动物形态特征及代表种类。2.了解水生维管束植物所分的生态类群及代表种类。3.海草的生态意义。三、考核方式和要求最终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和期末成绩四部分组成,所占分值分别为10、20、70分。期末考试采取笔试方式,闭卷。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