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第三单元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7881477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第三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七年级上第三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七年级上第三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七年级上第三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七年级上第三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第三单元(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一、 单元教学目标:1、能读会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养成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的良好习惯。2、以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了解作品所描写的民俗风情,欣赏文章所描写的优美画面,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语言。并利用图书资料和网络资源了解更多的民俗风情,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3、开展一次调查家乡民俗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领略当地的民俗风情。4、懂得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做生活的有心人,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5、走进图书馆,学习检索书目,检查工具书,根据需要进行摘录,养成做读书卡片的习惯。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社戏 3课

2、时端午日 1课时本命年的回想 1课时中秋咏月诗 2课时写作 从生活中找“米” 3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走进图书馆 1课时单元小结(学习反思) 1课时三、单元介绍本单元的阅读教学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民俗文化绚丽多姿,民俗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所选的三篇阅读教学文章,从不同的侧面向我们展示了异地的民俗风情,有的是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如鲁迅的社戏; 有的是对湘西端午民俗的介绍,如沈从文的端午日;有的是对京郊运河家乡旧时过年习俗的深情回忆,如刘绍堂的本命年的回想;文章的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朴实清新的语言,展现了一幅幅别开生面的优美画面。读文如临其境,有在“画中游”之感。读罢这些文章,更可激发我

3、们了解更多的民俗风情的热情,更加热爱我们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四、教学过程第1课时 确定本单元的学习专题第一块:明确单元专题含义: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1指导语:分节日,搜集不同的民俗文化 搜集、整理2指导语:将搜集来的民俗文化分门别类交流、综合3指导语:带领学生朗读单元提示,明确单元专题含义。朗读,结合自己的理解谈对“民俗文化”的理解第二块:了解单元大概内容: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1指导语: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还可以延伸到发展性评价手册),做好相应的圈点勾画。明确任务2巡视、参与、指导浏览目录、课文,做好记录3指导语:交流读后感悟并提出思考交流、记录单元需解决的问题第三块:确定单

4、元学习专题并拟定实施方案: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1指导语:针对单元主题,商讨单元学习专题,并拟订实施方案,如以访问的形式开展一次了解家乡传统节日习俗的调查活动等交流、讨论,确定活动主题,拟订活动方案第四块:学习评价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出示评价内容:1、你对文章本身提出自己的思考吗? 2、你有明确的单元学习主题了吗? 3、你有自己的学习伙伴和小组吗?你对参加专题研究有没有好的建议呢?自我反馈2小结自我反思教学反思第2课时 社戏(一)学习目标:通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叙事有详有略的安排课前学习:了解鲁迅及其主要著作。课堂学习: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1课前学

5、习情况检查汇报成果2指导语:组织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并能了解文意。自读3组织交流、检测检测、发表见解4创设情境:结合标题,看看文中一共回忆了哪些事情,这些事件,为何要安排的有详有略?再读文章、思考、交流5组织交流、评价发表见解6、课文中的哪个词能概括平桥村在少年鲁迅心中的地位?发表见解第二块:理清文章脉络,想像优美画面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1指导语:结合文章的标题“社戏”,按事件的发展进程可将本文分为哪几部分?”同桌交流、讨论2组织交流、评价小组代表发言3指导语:通过想像,将去看戏和归途中所描写的生动画面画出来,并对作者描写的画面作点评。明确目标4巡视、参与、讨论小小组

6、交流、讨论、绘画5组织交流小组代表发言,自评、互评课后学习: 1、划出文中描写精彩的语句,熟读成诵 2、搜集所生活的环境中的趣闻逸事第3课时 社戏(二)学习目标:1、感受文章描写的优美画面; 2、结合对文章的理解,谈自己对城市生活或农村生活的感受;课前学习:1、划出文中描写精彩的语句,熟读成诵 2、搜集所生活的环境中的趣闻逸事课堂学习:第一块:品位秀美画面,评价城乡乐趣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1指导语:组织学生阅读划出的精彩片段,并加以点拨和评价阅读并阐述理由第二块:语文活动:辩论赛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1创设情境:“爱玩是孩子的天性”,都说城里的孩子可玩的没有乡下的孩子多,如果让你

7、选择,你愿是城里的孩子还是乡下的孩子。发表见解2将学生按城乡分成两组交流趣事4组织辩论: 正方:城里的生活更有趣 反方:乡下的生活更有趣开展辩论5主持、参与、评价自评、小组互评课后学习:平桥村的事情可谓是趣味无穷,但不知道平桥村的人有没有给我们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思考平桥村人的性格特点。你喜欢文中哪一个人物形象呢?第4课时 社戏(三)学习目标:把握人物的性格,体会作者对平桥村人的深厚感情。课前学习:完成上堂课的思考问题。课堂学习第一块:把握人物性格,评价人物形象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1指导语:请大家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文中写到了哪些人物,各有怎样的性格特点。阅读、交流、归纳、总结2组织交流

8、,小结人物性格小组代表发言,补充、评价3指导语:你较喜欢哪个人物形象,为什么?组织交流,鼓励、评价发表见解,谈感受第二块:拓展质疑,领会作者的写作感情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1组织讨论:豆和戏都很普通,作者在意的是什么呢?讨论2组织交流 发表见解3设置情境:在你的生活中,有类似作者的经历吗?思考、写作4指导语:对文章本身还有可质疑的地方吗?思考、质疑5解疑、小结自我小结教学反思课 后 学 习 推 荐 资 源图书资源鲁迅全集(1938年版 作者:鲁迅 鲁迅全集出版社)鲁迅选集(上下册) (1959,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传 (作者:王晓明)网络资源http:/:8080/novels/luxu

9、n/luxun.htmlhttp:/www.white- 端午日学习目标:1、了解湖南湘西端午习俗; 2、学习本文虚实相生的场面描写手法; 3、开展一次探讨“端午习俗”的研究活动,了解更多的“端午习俗”;课前学习:1、运用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熟读课文2、查资料,了解作者基本情况课堂学习: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1导入:检查课前学习情况,熟悉作者自我检测2创设情境:让学生自读课文,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端午日这天湖南人民举行了哪些活动?(巡视)阅读、思考3组织交流,评价发表见解第二块:语文活动模拟记者采访,呈现湘西端午习俗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1指导语:文中是怎样

10、介绍端午日赛龙舟和捉鸭子的场面的。再次阅读,圈点勾画2创设情境:模拟记者采访,(强调记者采访注意事项)巡视、参与、指导男女生明确任务,合作、揣摩角色,再次阅读文章3组织模拟记者采访男女生角色扮演4鼓励、评价自评、互评第三块:拓展延伸学习“虚实相生”的场面描写手法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1指导语:文中赛龙舟场面的描写,作者采取了怎样的描写手法?朗读、思考2组织交流发表见解3指导语:学习虚实相生的写法,扩写捉鸭子的场景。(巡视)思考、写作4组织交流、评价推荐交流,自评、互评教学反思课后学习:1、到网上浏览各地的端午习俗,向父母或亲属了解当地的端午习俗,并加以比较。 2、将获得的信息整理,汇总成

11、探究报告课 后 学 习 推 荐 资 源图书资源沈从文传 (作者:凌宇)沈從文文集(十二卷本)(作者:沈从文 三联书店香港分店与广东花城出版社合作出版 )网络资源http:/:8080/novels/shencongwen/shencongwen.htmlhttp:/ 本命年的回想学习目标:1、利用工具书,准确疏通文意。2、能够概括文中所写过年习俗,并说出其文化内涵。3、比较今昔过年习俗的异同,说出自己对过年习俗的理解,并能合理想像和联想,预测将来过年习俗。课前学习: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课堂学习: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1创设情境:阅读课文,比比哪组找得又多又准:文章介

12、绍了旧时过年的哪些习俗,这些习俗包含了怎样的文化内涵呢? 明确目标2巡视、参与、指导阅读、小组合作学习3组织交流、评价小组代表发言、小组互评第二块:今昔比较,加深对过年习俗寓意的理解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1指导语: 说说看:现在的年是怎么过的?与过去相比哪些习俗已消失,哪些习俗是新增的思考、交流、补充2指导语:你是如何评价旧时过年习俗和现在过年习俗的小组交流3组织交流、评价谈看法(言之成理即可)第三块:展开联想和想像,推想未来的年将有的习俗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1指导语:了解了祖辈们是如何过新年的,又亲身感受了现在过年的习俗,那么我们也可设想一下将来人们又将怎样过新年呢? 联想、想像、交流2组织交流、评价畅想、互评3布置作业:畅想2050年新年课后作文第四块:向课本本身质疑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1创设情境:解决十个问题远没有发现一个问题来的有价值,同学们对文章本身可有质疑的地方?齐读课文,质疑2创设情境:人们常说“文章的题目是内容的眼睛”,可本文的题目却不很切题,你是如何看待的?思考、讨论3组织交流发表见解,互评教学反思课后学习:习作:畅想2050年新年(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像)第7、8课时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学习目标:1、养成良好的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