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25]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7877056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25]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25]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25]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25]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2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2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第1课时自由平等的真谛韶关市第十五中学 李集荣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自由和平等的含义,懂得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道理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案例理解法治与自由的关系,在生活中能做到平等处事、待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自由观和平等观,做一个富有法治精神的人【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自由的意义、平等的含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教学难点:法治与自由的关系。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阅读教材第90页“运用你的经验”)问题:结合三名同学的观点,说说你对自由的认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教师总结:小蕊的观点是错误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大

2、海的观点也是错误的。自由是有限制的,无限制的自由只会产生混乱。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阿梅的观点是正确的。自由就是做法律不禁止的一切事情的权利。二、新课讲授活动一:小故事断线的风筝(阅读教材第91页的第一个“探究与分享”)1思考:(1)挣脱了束缚的风筝为什么“无力回天”?(2)如何理解自由应受到必要的限制?提示:(1)风筝挣脱了线的束缚,失去了线的保护,自然“无力回天”。(2)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2教师讲解: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

3、荣。但是,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活动二:探究网络自由(阅读教材第91页的第二个“探究与分享”)3查一查:请查阅我国对网络言论的相关法律规定,说一说网络世界自由的边界。提示: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下列信息:(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网络世界自由的边界是遵守道德和法律。4教师讲解: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

4、是法律之内的自由。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活动三:案例回放福建省漳平市一俞姓男子与前妻因感情纠纷发生争吵后,迁怒于无辜市民,驾驶车辆高速冲进一处人行道,在人行道上横冲直撞,撞击多名行人及数辆摩托车后逃离现场。这起恶性事故最终造成一人重伤、三人轻微伤,11辆摩托车损毁。近日,漳平市人民法院最终认定该男子的行为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五年。5思考:结合这一案例谈谈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提示: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

5、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能享自由。活动四:探究平等事例 1问题:结合上图,请用身边的实例与同学分享自己对平等的认识。提示:如整合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让农民和城市居民享受一样的待遇。2教师讲解:平等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其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3教师补充: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活动五:查资料男女平等4问题:请你列举我国法律保障男

6、女平等的事例。提示:在宪法第二章权利与义务的第四十八条第1款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在继承法的第九条中明确规定:“继承权男女平等。”在劳动法的第十三条中明确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活动六:知识补充修订后的残疾人教育条例提出,“学前教育机构、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依照本条例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残疾人教育;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残疾人申请入学,不得拒绝招收。”“残疾人家庭应

7、当帮助残疾人接受教育。”“残疾人参加国家教育考试,需要提供必要支持条件和合理便利的,可以提出申请。教育考试机构、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提供。”5思考:残疾人教育条例的修订反映了什么道理?提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6归纳总结: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所有公民的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三、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自由和平等的含义、意义,明白了法治和自由的关系,全面掌握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知识。知道了在日常生活中要正确认识自由,行使自由,努力做到法眼看平等。3板书设计自由平等的真谛4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有一定高度和难度,理论性较强。通过学习要弄明白自由是珍贵的,也是有限制的,无限制的自由只会产生混乱。当人类依据法治自觉止步于自由的边界,彰显的是理性的力量。同样,平等是珍贵的,但绝对的平等是不可能的。当人类通过法治把“同等对待”“差别对待”统一起来,将一份深挚的关爱给予社会中的特殊群体,闪耀的是文明的光辉。要搜集有针对性的事例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