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判断及预防措施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7875024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86.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判断及预防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判断及预防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判断及预防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判断及预防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判断及预防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判断及预防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判断及预防措施(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判断及预防措施摘要: 发电机转子发生匝间短路,严重时将影响发电机的安全运行,本文 以一台 300MW 汽轮发电机匝间短路故障为例,综合应用转子交流阻抗、重复脉冲 法分析和判断转子绕组存在动态匝间短路故障。关键词:发电机 转子 匝间短路0 引言近年来,我国电力工业持续快速发展,高参数、大容量发电机机组投产越来 越多。在大型发电机高速旋转状态下,转子绕组将承受较大的离心力和热应力。 由于转子结构复杂、匝间绝缘薄弱,再加上设计、工艺和制造过程中的问题,以 及运行中电磁、机械、热力等的综合作用,使得转子绕组发生移动、摩擦、绝缘 下降,从而造成匝间短路。1 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的危害在发

2、电机转子匝间短路初期,故障表现不明显,对发电机的正常运行影响较 小,故一般较容易忽视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问题。当匝间短路严重时将使转子电 流显著增大,绕组温度升高,限制了发电机无功功率的输出,有时还会引起机组 机组振动加剧,甚至烧坏发电机。因此发生上述现象时,必须通过试验判断是否 发生匝间短路并予以消除,使发电机恢复正常运行。2 故障经过某电厂发电机额定功率300MW,空载励磁电流824A。事件发生前,该机组冲 转正常,发电机以90%额定机端电压正常启励,起励后机端电压18.1kV,励磁电 流815A,较前两次启动时励磁电流增加约100A左右。同时,发电机#5瓦X方向 轴振由22.8 口 m上升

3、至87 口 m,#6瓦由34.3 口 m上升至87 口 m。发现异常后,操 作员立即断开灭磁开关,#5、#6 瓦振动逐步降至起励前正常值。为验证振动与励磁电流关系,再次以20%初始电压启励,过程中发现发电机 振动随着励磁电流的增加而变大,励磁电流在相同机端电压下也较以前大,并且 最大值超过额定励磁电流,初步怀疑转子存在匝间短路故障。3 进一步检查情况事故发生后,对发电机转子在3000转/分情况下进行了交流阻抗测试。与历年数据趋势图如下:0JC2SSilJfi实38电撷a)t 21TOT 转亍逢初OCiE/fii an也讯苗了立涼怨加胸kSin=-刼I *聲轲于亡盘旳杭00创仃2D同毎转子兗说I

4、H扶如斯mi n图一 3000转速下交流阻抗历年变化趋势图从图一可见,发电机在3000转/分的转速下转子交流阻抗变化明显,且呈下 降趋势。为进一步检测发电机转子绕组动态匝间绝缘情况,开展了转子绕组匝间短路 诊断试验,试验采用重复脉冲法(RSO)试验,通过对该机组转子绕组进行数据 采集和分析,判断其是否存在匝间短路或绝缘降低问题。同时对发电机转子升速 过程中在不同转速同一试验电压(150V)下进行交流阻抗测试,发电机升速时, 当转速超过2200转/分时,转子电流有明显波动,外接电流表指针由19.8A瞬间偏转至23.5A,试验电流上升了 3.7A。在3000转/分时对发电机转子绕组进行了动态 RS

5、O 试验,典型试验曲线见图二所示。A1图二 发电机转子绕组动态RSO试验(3000转/分)从图二可以看到转子两端注入点脉冲波形发生分叉和不吻合现象,表现在特征波形上存在一范围较宽的上升波峰凸起,特征波形的Vp-p值为0.51V,偏差率 约为 9.6%,结合不同转速下同一试验电压下交流阻抗测试时的电流瞬间偏转上升 现象,可判定该发电机在转速 2200 转/分以上的动态下,转子绕组存在匝间短路 故障。为确定发电机转子绕组动态匝间短路所在转速区间,同时对发电机转子降速 过程中在不同转速同一试验电压(220V)下进行交流阻抗测试,当发电机转速降 至2000转/分时,转子绕组试验电流有明显波动,外接电流

6、表指针由31.3A瞬间 偏转至29.3A,试验电流下降了 2A。同时在2000转/分时,再次对发电机转子绕 组进行了动态RSO试验。典型试验曲线见图三所示。图三 发电机转子绕组动态RSO试验(2000转/分)从图三可以看到转子两端注入点脉冲波形基本吻合,表现在特征波形上存在平缓的上升凸起,特征波形的Vp-p值为0.15V,偏差率约为4%,结合不同转速同一试验电压下交流阻抗测试时的电流瞬间偏转下降现象,可判定该发电机在 转速由 3000 转/分下降至 2000 转/分时,转子绕组动态匝间短路状况明显得到改 善。停机后对发电机开展了静态 RSO 测试,典型试验曲线见图四所示。HK713%Z dir

7、* liP rWvNR -9M m皿吋/:X图四发电机转子绕组静态RSO试验从图四可以看到转子两端注入点脉冲波形基本重合,表现在特征波形上在起始端有一微小的上升波峰凸起,特征波形的Vp-p值为0.11V,偏差率约为2.8%, 即该发电机静态下转子绕组匝间绝缘状况良好。最后通过发电机交流阻抗试验和 RSO 试验,判断发电机在 2200 转/分以上的 动态匝间短路较为明显,决定将发电机转子返厂维修。4 后续处理情况将转子返厂进行检修,拔出护环后发现端部绕组有明显变形,与试验结果吻 合,此发电机转子线圈存在动态匝间短路,根据厂家建议,更换部分线圈并对余 下线圈进行整形处理,在转子端部加装一弹性结构,

8、使其能够自由膨胀。最后对 转子进行各项出厂试验合格。5 原因分析5.1 机组予 2007 年投运,期间长期低负荷及负荷变化频繁运行,造成转子 线圈端部结构膨胀受阻。5.2 转子设计时未充分考虑端部变形问题,无膨胀间隙,转子绕组带负荷膨 胀后,端部绕组线圈受到挤压。6 防范措施6.1 加强在发电机启励、空载等不同条件下转子励磁电流的记录,定期分析 不同工况下励磁电流值与历史值比较有无增长趋势。6.2 加强对历年发电机转子交流阻抗试验数据分析,当出现与历史值相差较 大时,应引起注意,并结合重复脉冲法(RSO)、极间电压法等其他方法综合判 断。6.3 缩短发电机转子交流阻抗试验周期,鉴于发电机转子重

9、要性,转子匝间 短路故障的诊断应采用交流阻抗、重复脉冲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6.4 有条件情况下加装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在线监测装置。7 结束语大型汽轮发电机应加强平时起机、运行过程中对转子相关数据的收集及分析 在大小修中应重视转子匝间短路的检查,应采用交流阻抗、重复脉冲法等多种方 法,同时还应加强对数据的分析处理,有些不稳定的匝间短路不易察觉,所以多 种试验方法和多角度对转子进行预防性试验对转子匝间短路早期的发现起着重要 作用。同时生产现场不具备动态测试条件的应考虑安装转子动态匝间短路测试系 统。参考文献:1 李伟请汽轮发电机故障检查分析及预防 第二版 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2邱青林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分析与预防【J】大众科技.201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