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8部分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7874290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8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第8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第8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第8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第8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8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8部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附录 高中历史新课程实施状况的调研报告一、我是如何进行访谈的1、时间和地点2004年11月24日上午10点至11点半,我(本书主编)在Z市实验中学进行了一次关于高中历史课程教材教学改革问题的访谈。Z市所在的S省为我国率先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四个省区之一。该市位于S省的中部,是一个传统的工矿业城市,既无省会城市之繁荣,也无沿海城市之优势,印象中并非文化教育特别发达的地区。由此,从与该市高中历史教师访谈中了解到的课程改革现状的信息,应该说是颇有一定代表性和普遍意义的。2、访谈的意图这是一次纯粹的教育调研活动,事先已向接待我的有关老师说明,并希望他

2、们不要有任何顾虑。我希望通过访谈,了解高中新课程实验区的一线历史教师内心真实的观点、看法,以及他们是如何理解、感受和实施新课程的。3、访谈对象介绍基于访谈的伦理问题考虑,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本文中访谈对象的姓名全部用代号表示,敬希受访者和广大读者鉴谅。接受访谈的老师主要有以下四位。B老师:看上去20多岁,据说是Z市实验中学历史教学骨干,带过高中毕业班。小Y老师:估计20来岁,Z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教师,听说教学挺认真的。老Y老师:50来岁,Z市教研室历史教研员,在S省有一定的知名度。Z老师:40岁左右,Z市教研室助理教研员,有多年历史教学经验。4、访谈前的准备在这次访谈之前,我列出了一个具体的

3、访谈提纲,共有10个问题,后来的提问基本上按照原来设计的顺序进行,其中也有一些临时加的追问。整个访谈比较流畅,主题集中,但由于限定了范围,我感觉谈的还不够自然和充分。另外,访谈提纲的语言也显得较为“正式”。访谈前,我特地准备了微型数字录音机(Voice yepp),按照事先的商定进行了录音。为防止有些话听不清楚,在访谈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笔记,以便于事后整理。此外,还有一点值得提及,在访谈前的8点至10点,B老师和小Y老师先后有两堂高一的历史课,在征得她们的同意后,我旁听了这两节课,我想这有助于随后访谈活动的开展,增加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现状的体验。二、我从访谈中了解到了什么1、高中历史课程模

4、块的教学实验按照新课程设计的理想方案,一个学期分两段排课,每段10周,其中9周教学,1周复习考试。每个模块36学时,每周4课时,一个模块通常可以在一个学段内完成。高中历史共有9个模块,其中必修课3个模块,选修课6个模块。本学期Z市高一年级开的是必修课(),也就是“政治文明历程”模块,按理此时(期中之后的两三周)早该学完了,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全册书33课的教学内容,B老师才教到第27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小Y老师也刚教到第29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Z市使用的是岳麓书社(湖南长沙)出版的历史教科书,在“政治文明历程”模块中,共有6个“综合探究”课,据两位老师介绍,由于课本厚、内容多,许多

5、“综合探究”课都没有时间上,在这样的情况下,书还是讲不完。教研员老Y告诉我,他们计划用一年时间安排必修的三个模块教学,至于选修模块(国家规定文科方向发展的学生至少选三个)暂时还没有上,只有放在高二。我问几位老师,为什么一个模块的教学要花这么长时间呢?老师们说:“现在初中的历史教学普遍不好,到了高中许多内容还是要细细的讲,否则就缺乏知识基础”。这是个重要原因。关于历史教学内容的顺序,B老师说:“一上来就让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人教版教科书也如此设计),内容比较枯燥,在认知规律上有些倒置,理解起来有些困难。而且,一节课的知识容量比较大,许多时候本来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完成不了,探究式教学难以开展

6、。”2、实验区学校教师评点高中历史新教材B老师说:“教材(指使用的岳麓版)整体上编得不错,对知识的重新整合较好,中外历史贯通,每个单元都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体现了全球史观,大体系非常好,这是其一。其二,我比较过人教版与岳麓版历史教材,感到人教版的大字还是多,岳麓版的大字相对较少,大字少可以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当然,岳麓版也有一些缺陷,最突出的是有些内容与学生用的初中教材缺乏衔接,譬如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的时间,初中教材写的是1956年,而高中新教材说是1957年;中共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以往给学生讲都是在中共三大,现在有的初中教材也是这么写的,但岳麓版高中教材说成中共二大,配套的教学参考书

7、相关内容有些自相矛盾,教师和学生无所适从。”老Y谈了自己的观点。他说:“我认为第三册教材编得好,首先文字简练,还有就是对问题的概括不错,史料也蛮丰富的。”小Y老师认为,新教材编排漂亮,页边留有一定的空白,学生可以随时记下学习的感悟、心得和疑问;小字材料内容精彩,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习题编的比较全面,能够引导学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其中的“活动建议”设计的很有特色。在肯定新教材优点的同时,B老师还谈了一些教材习题的不足之处。她说:“1、绝大多数高中学生要面对高考的挑战,而新教材的习题只有阅读与史料类型的题目,没有选择题,与高考题型不怎么一致,这样学生平时就缺乏必要的训练;2、教材编了许多

8、开放性的题目,而教参只有提示,有的甚至连提示也没有,教师使用起来有相当困难;3、自我测评栏的题目本来应该是比较简单,且教材中基本都有的内容,但有些题目所涉及的内容教材并没有讲到;4、教材的分量太大(由于害怕高考,对教材的大字、小字,教师普遍采取都讲一讲的办法,一概要求学生掌握),而课时有限,许多综合探究课就没有时间教了,只好将内容插在相关章节中附带说一说。”3、高中历史课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和备课面临的困难受访的几位老师认为,高中历史课应该增加更多的思维含量,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比如分析归纳历史事件的原因等,加强教学内容与现实的联系,当然趣味性也很重要,而且趣味性不仅仅是讲故事,要使学生有收

9、获的乐趣,有参与的热情。关于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学生历史学习方法的问题,我通过访谈和课堂观察了解到,目前Z市历史课教学的主要做法,一个就是教师借助课堂提问、测验等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指导;二是平时注意引导学生对教材的史料(另外补充材料时间不允许)作些分析,学习从史料中归纳出结论;三是加强学生历史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新课程教材的备课过程中有什么困难呢?几位教师反映的最大困难是,新教材中写入的新史学观点、新内容很多,而教师手边的参考资料相对较少,配套的教师教学参考书中的材料远远不够,教师只能上网搜寻资料,有时也找不到,教学不够方便。4、高中历史新课程实施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小Y老师说:“我们上课主

10、要运用讲述的方法,老师注意发挥引导的作用,比如学生自己能够说的,就尽量让他们说。”(我理解小Y老师所说的,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多参与教学活动)B老师说道:“高中历史课与初中历史有区别,初中只需要掌握书本上的、浅层次的内容;高中则仅仅掌握这些就不够了,还要注重知识结构、逻辑性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某个历史问题,高中历史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理出线索来,还要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关于高中历史课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B老师谈了Z市目前的做法和困惑:“我们经常能够运用的教学方法,包括创设情境、史料研读、问题探究等等,但社会调查、参观考察等课程标准提倡的一些新方法根本无法实施。这里面有很多制约因素,如课时有

11、限、安全的考虑等,而且高中各门功课都比较紧,学生也实在没有多少时间来做历史课的社会调查等活动。关于学业评价方法,我们主要有月考、单元测验、期中和期末考试,仍然局限于纸笔化的测试方式,瞄准高考的历史题型。当然也有一点改革,比如成立一些研究性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做点小论文之类的习作,但由于不是每个同学都做,学期成绩还是看期中和期末考试的分数。至于从国外引进的档案袋评价方法,我们没有也没法搞。”(看来,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改革,应该立足本土的教育背景和实际,既然有的方法效果不好,难以大面积推广,即使全面推开,可能也是做些表面文章,那么可否考虑暂时不作普遍要求,渐进发展呢?)5、实验区教师对历史课程改革及

12、教材的期盼B老师首先谈了自己的看法。她说:“教材编得稍微薄一点,教师可能便于操作些。因为这样不会有很重的考试负担。现在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只要教材写上的内容,就让学生掌握,平时的考试也会涉及教材小字,这都是为了高考做充分的准备。我认为教材的史料可以多一些,但课文(包括正文和副文)的字数要减下来。另外,实验本必修历史教材还是有点难。高一的教材(实际操作中,必修教材都在高一使用)能否编得稍微浅一些,以后逐渐加深呢?”Z老师补充说:“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写的也太笼统了,教师的教学不容易把握尺度。”B老师颇有同感地说:“各版本历史教材虽然都是依据历史课程标准编写的,但由于课程标准叙述的比较笼统,因此同样一个

13、具体的历史问题,不同的历史教材阐述差距很大,教师怎么教呢?顾虑到高考的问题,我们只有综合不同版本教材进行备课。举例来说吧。我们Z市用的是岳麓版历史教材,岳麓版历史教材对历史问题的阐述基本上不写结论,留给学生思考,这是符合课程改革理念的。但对大多数教师的要求似乎高了,一般教师难以适应。人教版历史教材仍然保留一些评论性的段落。而高考是要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评价能力的。所以我们平时上课时一方面用岳麓版历史教材,另一方面还要注意不时吸收人教版历史教材的相应内容,教师的负担太重了。”小Y老师谈了一点意见:“新教材(指岳麓版历史教材)中写了许多课程标准上没有的内容,可能是为了照顾知识体系完整吧,而课程

14、标准规定学习的某些内容,这本教材反而没有,希望教材修订时编者能够给予考虑。”B老师接着补充了两点:“1、现在使用的供教师备课的教参,内容过于单薄,参考的价值不大。2、新教材对人物叙述的太少了,对人物的评价也基本上没有。”(也许是考虑到要开设“历史人物评说”选修课的因素,但那是一门选修课,学生不一定都选,作为历史必修课教材中的人物还是应该写得丰富一些,比如写一写人物的个性、爱好、品格等,不求全面,也不必作系统评价,这样既使学生读到有血有肉的人物故事,又可避免与人物专题选修课重复。)对上述内容,访谈者有两点说明:1、鉴于录音效果有的不够理想,加上考虑到如果太过于口语化,可能存在表述不够规范和缺乏连

15、贯的问题,因此在完成本报告的过程中,我在不改变受访者大意的前提下,对记录的内容做了某些技术性处理。2、文中括号里文字是我加的,有的是为了说清楚问题,有的是有感而发的议论。三、学生眼中的高中历史新教材这部分内容是Z市实验中学的B老师协助我完成的。调查的基本情况:1、调查对象:实验中学高一5、6班学生。2、调查背景:学生已经学完“岳麓版”历史新教科书必修模块(政治),正在学习必修模块(经济),必修模块(文化)也早已发至学生手中。他们并未接触过旧版高中历史教科书。3、调查结果:我作了一些文字方面的修改和处理。1、“岳麓版”历史教科书的主要优点大多数被调查的学生认为,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编排上分模块和专

16、题设计,显得更有条理,有助于把一个个的知识点串成线。课本内容从古到今,衔接紧密,中国史和世界史又相互穿插,能够了解中国史在世界史中的地位。叙述历史能够注意联系现实问题,具有时代感,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课本里的彩图较多,封面设计新颖、独特,形象生动,比较精美,有助于理解知识和增强学习兴趣。教材配的资料较多,内容充实、丰富,比如每课都编入许多史料和小知识。课前导读和每单元概说有助于学生了解本书和本单元的基本线索。语言比较简洁明了,概括性强,要点很明确。“综合探究”课的内容设计让学生对历史学习感到有兴趣了。2、“岳麓版”历史教科书的不足之处被调查的学生觉得,“岳麓版”教材存在如下几个问题历史课本编得太厚(与其它科目比较),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似乎较多,难以应付。模块设计其实有利有弊,弊端主要是:一是不利于对历史发展的整体掌握,也造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