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诏安县科学技术发展十二五计划和2020年规划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7873771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漳州市诏安县科学技术发展十二五计划和2020年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漳州市诏安县科学技术发展十二五计划和2020年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漳州市诏安县科学技术发展十二五计划和2020年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漳州市诏安县科学技术发展十二五计划和2020年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漳州市诏安县科学技术发展十二五计划和2020年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漳州市诏安县科学技术发展十二五计划和2020年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漳州市诏安县科学技术发展十二五计划和2020年规划(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漳州市诏安县科学技术发展“十二五”计划和2020年规划一、“十一五”期间科技工作主要成效及存在问题(一)“十一五”期间诏安县科技发展主要取得的成效1、科技进步促进诏安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诏安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进“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实施,积极把科技进步和项目带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局,一心一意推动我县科技事业进步,提升我县自主创新能力,“十一五”期间,我县已连续二次通过国家科技进步考核。科技进步极大地提升了诏安经济的综合实力和产业结构的趋向优势

2、。2006年我县地区生产总值为49.7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结构为38.127.334.6,农民人均纯收入4706元,年财政收入16958元,到2009年我县地区生产总值为76.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3.135.4731.43,农民人均纯收入6554元,年财政收入3.22亿元(注:2010年未统计)。2、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县域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升。“十一五”期间,诏安县委、县政府认真组织学习并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决定和漳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等文件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

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创新型诏安建设。自主创新工作全面推进。诏安县委、县政府高度科技工作,将强化科技创新机制列为“十一五”规划的主要任务和战略重点,县政府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的科技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和协调全县科技管理与自主创新工作,全县配齐科技副县长、科技副乡镇长、村科技副主任,确保领导力量,做到创新工作领导负责,相关部门具体抓,使我县自主创新工作得以全面推进。科技管理制度逐步健全,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增强,科技成果转化率逐步提升。县委、县政府加强科技管理工作,倡导科技管理部门转变职能,主动服务,深入乡镇企业了解技术需求,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牵线合

4、作,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十一五”期间与厦门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省农科院、省水产研究所等科研院校建立合作,使我县相关企业技术开发、自主创新能力得以逐步增强,科技成果转化率逐步提升,促进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初步建立激励自主创新的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扶持政策。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并出台诏安县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进一步改善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坚持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贷款为扶持的原则,确保科技创新投入,加大对高新技术研发项目的投入作为主要方向,并以项目为载体,积极向上争取立项,促进项目成果转化。“十一

5、五”期间全县争取上级科技项目立项28个,争取科技三项经费400多万元,带动企业科技投入1000多万元,通过实施一批具有科技含量的创新项目,极大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得到重视,初步建立起鼓励专利申请、企业创品牌机制。成立了诏安县知识产权局,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法规宣传力度,大力扶持企业争创驰名、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多创专利产品。现我县有诏安绿洲生化有限公司、鑫展旺化工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被授予高新技术企业称号。我县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也逐步增加。另外,政府重奖创立品牌的企业,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使企业的品牌效应进一步凸显。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

6、通过“科技三下乡”、“科技活动周”、“科技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宣传,加强舆论引导,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宣传,促进公众对专利法的了解。积极宣传知识产权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激发公众申请专利的热情,引导企业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使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二)“十一五”期间科技工作存在的问题1、创新人才严重缺乏,科技基础和研发能力较欠缺,科技竞争力不强。我县由于经济基础差,高等教育院校和科研机构匮乏,人才聚集能力比较弱,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自己的研发基地,基础研究和创新能力非常有限。2005年我县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数量105.51,到2009年下降为94.23(全市是207.51升

7、至223.69人),明显的说明我县人才聚集力弱,存在人才流失的问题,而人才是科技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不引起重视,创新型人才的缺乏将更加严重。2、创新意识不浓,企业创新的能力有待增强。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在新产品研发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遇到很大的挑战,我县大多数企业装备水平差,企业的科技创新、研发人才匮乏,自主创新能力薄弱,这些劣势制约着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整体水平的提升。2005年至2009年我县的专利申请数是2005年为6件,2006年为7件,2007年10件,2008年为16件,2009年为6件,授权专利数则是2005年3件,2006年3件,2007年10件,2008年7件,2009年为7件

8、,而发明专利申请数为零,与其他县市比较,数量和质量都存在差距。专利授权数的不足,制约我县高新技术企业称号的申请。3、科技投入不足,科技中介机构服务水平较低。我县现有的中介服务机构多为事业性质,不以盈利为目的,存在着市场意识淡薄,缺乏竞争,人员素质偏低,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差的问题。加之政府投入不足,人员技能培训、办公设备都不到位,致使中介服务能力弱,范围较窄。我县从2000年至2008年,政府需投入的法定三项经费均为零,科技事业费扣除人员工资外每年也就几万元,政府投入的引领作用没有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不突出,具体体现在我县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极低,我县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2007

9、年1414.1万元,2008年1458万元,2009年高新技术企业产值为40800万元,(漳州市2007年万元,2008年万元)。4、激励机制不健全,区域创新的软环境不够完善。我县对鼓励技术创新,虽有制定出一些扶持政策与措施,但有些还没有落到实处,有些政策缺乏配套操作措施,在县域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上包括政策扶持环境、投融资服务担保体系、人才引进管理服务体系等方面有待完善。例如对申请授权的发明专利奖励政策就应制定,以此激发广大企业和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三)科技领域“十二五”发展面临的优劣势分析诏安科技水平总体偏低,特别是高技术人才比较匮乏,真正能开展的技术研究相当有限,科技基础和研发能力较

10、为欠缺,科技综合竞争力不强。大部分的产业技术含量不高,企业内的技术研发能力薄弱,企业现有技术主要依靠外来(购买专利技术)或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寻求技术支持。诏安企业和个人申请专利保护的意识和积极性普遍不高。在诏安规模较大的产业中(1)食品加工产业多数以简单加工为主,缺乏深度的技术开发,产品档次低,附加值普遍不高,如青梅、对虾、鳗鱼、八仙茶等大宗农产品加工。(2)纺织服装业基本以来料加工为主要目的,以赚取加工费为主,没有自主品牌和自有技术,基本没有技术含量。(3)电子科技和机械制造尚未成规模,没有自有品牌和核心技术。(4)生物医药技术含量较高,如乐尔康、绿洲生化,但多数是在艰难生存。(5)化

11、工产业如鑫展旺,有比较好的发展势头,并且具备与厦大合作的技术优势,发展前景会较好。(6)海洋生物产业以润科为代表的海洋生物产业,具备较好的技术优势,应属于朝阳产业,发展前景普遍看好。此外,海水渔类、贝类育苗与养成在诏安有广泛基础和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的基础,是沿海地区的支柱型产业,只要进行引导和深度技术开发,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二、“十二五”科技计划和2020年规划的基本构想(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科教兴县”、“工业立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围绕“一城四区

12、”的发展格局,坚持项目带动和外向拉动的发展战略,以富民强县为宗旨,以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科技成果应用、推广及产业化为主线,加强我县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推动诏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基本原则1、借助区位优势,瞄准我县发展目标加快发展。坚持以“科教兴县”、“可持续发展”及“工业立县”的战略指导科技规划,围绕把我县建成闽粤边界繁荣、开放、富庶、文明的现代化城镇目标和任务。树立科技工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思想,以科技为先导,以调整产业结构为切入点,推动我县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协调发展,为建设繁

13、荣富庶的海峡西岸经济带做出应有的贡献。2、坚持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同步推进,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根据我县实际,全面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技术创新,在抓好公益类科研机构建设的同时,加速推进民营科技企业和科技中介机构的建设,把握机遇,加快转型,实现传统工艺生产技术向高新技术的跨越,做到开发一代,生产一代,预研一代,坚持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发展思路。3、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坚持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科技资源作用。以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使科技与经济进一步结合,努力提高我县各个产业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4、坚持全面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

14、质和可持续发展资源保护战略,营造良好投资发展环境。要强化宏观调控,加强科技规划,按市场经济规律推动科技事业的发展,实现以市场配置资源,保护知识产权,保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做到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三、发展目标1、全面提高科技综合实力。到2015年基本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型科技管理体制和技术创新体系。科技综合实力进入全市中上水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到2015年达56%以上,2020年提高到58%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到2015年达32%以上,到2020年提高到42%。2、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推进新的农业技术革命。要全面实施作物良种良法科技工程,大力推广农业

15、“五新”成果,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着力推广农业生物技术、“生态共生”种养模式,水产养殖业要推广科学养殖模式,特别是HACCP管理模式,开发增产增效新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养殖基地,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推进高科技成果向农业的转化。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科技型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使我县农业布局更具有区域化、标准化和品质无公害化。“十二五”期间,以水产、青梅、八仙茶、蔬菜、灰鹅等产业为重点,引进推广高优农业新品种25个,建设和完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5个,扶持12家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建立完善科技中介机构5个,投建配备先进技术手段和设备的良种繁育中心1个。到2015年全县高优农业规模和产值要位居全市前

16、列,其中,海洋捕捞和水产养殖规模、经济效益、技术水平达全市先进行列,农业综合生产力和现代化指标达全市先进水平,至2020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3、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加快金都工业集中区建设,特别是“闽南海洋生物科技园区”建设,全面优化科技招商环境,落实以项目拉动规模,以技术提高品位的发展战略。集中力量抓好生物科技、纺织服装、医药、新型建材和机械制造等规模工业的发展。以润科生物工程(福建)有限公司为基础,加快海洋生物技术产业转移示范基地建设,力争把金都工业集中区的“闽南海洋生物科技园区”打造成东南沿海最具有特色的海洋生物产业园区,形成园区良好的发展格局。到2015年,我县高新企业达8家,产值15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比重超20%,到2020年达30%。4、加强科技人才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