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综治述职报告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7872584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政局综治述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民政局综治述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民政局综治述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民政局综治述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民政局综治述职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政局综治述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政局综治述职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民政局综治述职报告 。 普及活动,增强了全民防灾减灾意识,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得到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加快,在玉阳城区临沮公园、体育场建成了大型综合减灾避难安置点。 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严格对照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认真核实低保对象的家庭收入,及时办理低保金发放手续。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城市低保保障标准调整到*元,农村低保保障标准调整到*元,城市低收入标准调整为*元。保障线调整后,我们及时对城市”三无”和重病重残对象按新标准实施全额保障和重点保障,其他对象也适当提标。今年以来,全市共救助农村低保对象*户*人,发放低保金*万元;

2、救助城市低保对象*户*人,发放低保金*万元。健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救助城乡医疗对象*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万元;其中享受”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人次*万元,资金发放达到阳光操作、运行平稳的效果。在宜昌市率先探索部门联手管控救治精神病,联合综治、卫生局、财政局等部门对重症精神病患者进行管控救治,并初见成效,今年已免费送治贫困精神病患者*人次。足额落实五保供养经费。全市现有农村五保对象*人,落实地方配套五保转移支付经费,及时下拨省级五保补助资金*万元。发放临时救助金*万元,救助困难群众*多人次。落实失地农民生活补助政策,全年共发放失地农民生活补助*人次*万元。提高失地农民生活补助标准,从*月1日起

3、,由每人每月*元提高到*元。落实弱势群体用电优惠政策。积极协调物价、电力部门,为我市*个城乡低保户和农村五保户减免电费*万元。 加强社会事务管理,提高服务水平。认真贯彻国家民间组织管理法规政策,开展社会组织年检工作,进一步强化了民间组织管理工作。婚姻登记和收养登记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结合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依法办理登记手续,及时与计生部门协作,全年共办理婚姻登记*对,其中结婚登记*对,离婚登记*对,补发婚姻证件*对,无一例违法违规登记,登记合格率达100%。认真加强区划管理,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今年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人次,费用*万元。 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强社区建设,科学

4、划分城区个社区网格*个,组织网格员开展业务培训,提高了网格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精心筹备组织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成立了社区”两委”换届选举领导小组,制定了换届选举实施方案,12月底将完成选举工作。 今年我局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市综治委交给我们的各项任务,但我们也存在一定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更进一步地强化综治工作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民政职能作用,把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切实履行”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的责任,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做出新的更大的成绩。 落实。年初,我们召开了民政系

5、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部署会议,下发了202X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计划和目标量化考核等文件,逐步使综治每项工作、每个环节、每项措施、每项程序都依制度进行,从而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二是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综治队伍。今年以来先后有5家单位请消防部门进行消防安全的培训教育,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有4家单位负责人及专干参加了市公安局举办的业务培训班,就新的形势下如何做好单位内部保卫工作、综治维稳、信访工作进行培训,提高了队伍防范整改、维稳排查、信访调解、应急处突能力。三是加强”六五”普法教育。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队伍素质,转变了工作作风,规范了执法

6、行为,促进了民政事业的健康发展。四是积极参与创建安全文明社区(单位)、无毒社区、无毒家庭活动,为创建”平安”作贡献。近几年来,我局系统各单位进一步加强与街道办事处、社区、派出所的联系,按要求将创平安单位、平安社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列入领导议事日程。积极参与社区各项活动,自觉接受社区对单位的监督与管理,认真完成社区布置的各项任务。 充分发挥民政职能作用,为全市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作贡献 、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认真落实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政策,共发放优抚固定经费*万元,确保优抚资金及时、安全、准确到位。贯彻伤残抚恤管理办法,对*名新增或升级伤残军人等级材料按要求上报。完成部分烈士子女享受定期生

7、活补助人员核查工作,发放202年月至12月生活补助*万元。推进优抚对象医疗费”一站式”结算服务,为重点优抚对象支付门诊补助*人*万元;支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万元;支付农村合作医疗*人*万元;支付住院补助*人*万元。实施”关爱行动”,帮助优抚对象解决”三难”,送治*名优抚对象到宜昌市优抚医院治疗,支付医疗金*万元;完成优抚对象住房难的调查摸底,筹资*万元完成*户危房改造,优抚对象已喜迁新居;春节和”八一”期间,走访慰问*名优抚对象,送去慰问金*万元。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抢救保护”慰烈工程”圆满完成,投入*万元实施零散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工程,对纪念碑、纪念馆等纪念设施进行维修改造,对零散烈士墓就地维

8、修保护。落实义务兵家属优待政策,发放义务兵家属优待金*人*万元。落实驻军单位无工作单位随军家属的生活补助政策,发放随军家属生活补助*人*万元。搭建退伍军人技能培训平台,联合劳动就业机构,开展叉车、电脑、电工等专业技能培训,共培训*人,支付培训费用*万元,确保退役军人在自愿基础上培训率达100%。积极做好涉军人员稳定工作,今年来共接待优抚安置对象来信来访*人次,现场答复*人次,处理优抚安置类来访信*余件,进行入户调查1起,基本稳定了来访来信者。 2、健全完善防灾减灾和灾害救助体系,切实保障灾民生活保障。我们深入灾区,积极做好报灾、核灾工作,稳定灾民情绪,及时救助灾民,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

9、有地方住,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下拨救灾款*万元,救助因灾缺粮灾民*万户*人次。完善市镇(处)村三级观察预警机制,实现各镇、村、组信息员队伍纵向到底,民政、气象、水利、国土等单位横向到边,实现了救灾资源共享,确保了大灾之时的信息及时、准确和畅通。今年8月,我们筹资建立了防灾减灾信息平台,先后编发灾情预警信息5次。精心组织开展了系列防灾减灾知识普及活动,增强了全民防灾减灾意识,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得到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加快,在玉阳城区临沮公园、体育场建成了大型综合减灾避难安置点。 3、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严格对照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认真核实低保对象

10、的家庭收入,及时办理低保金发放手续。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城市低保保障标准调整到*元,农村低保保障标准调整到*元,城市低收入标准调整为*元。保障线调整后,我们及时对城市”三无”和重病重残对象按新标准实施全额保障和重点保障,其他对象也适当提标。今年以来,全市共救助农村低保对象*户*人,发放低保金*万元;救助城市低保对象*户*人,发放低保金*万元。健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救助城乡医疗对象*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万元;其中享受”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人次*万元,资金发放达到阳光操作、运行平稳的效果。在宜昌市率先探索部门联手管控救治精神病,联合综治、卫生局、财政局等部门对重症精神病患者进行管控救治,并初

11、见成效,今年已免费送治贫困精神病患者*人次。足额落实五保供养经费。全市现有农村五保对象*人,落实地方配套五保转移支付经费,及时下拨省级五保补助资金*万元。发放临时救助金*万元,救助困难群众*多人次。落实失地农民生活补助政策,全年共发放失地农民生活补助*人次*万元。提高失地农民生活补助标准,从*月1日起,由每人每月*元提高到*元。落实弱势群体用电优惠政策。积极协调物价、电力部门,为我市*个城乡低保户和农村五保户减免电费*万元。 4、加强社会事务管理,提高服务水平。认真贯彻国家民间组织管理法规政策,开展社会组织年检工作,进一步强化了民间组织管理工作。婚姻登记和收养登记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结合人口

12、与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依法办理登记手续,及时与计生部门协作,全年共办理婚姻登记*对,其中结婚登记*对,离婚登记对,补发婚姻证件*对,无一例违法违规登记,登记合格率达100。认真加强区划管理,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今年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人次,费用*万元。 5、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强社区建设,科学划分城区*个社区网格*个,组织网格员开展业务培训,提高了网格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精心筹备组织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成立了社区”两委”换届选举领导小组,制定了换届选举实施方案,1月底将完成选举工作。 今年我局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市综治委交给我们的各项任务,但我们也存在一定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更进一步地强化综治工作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民政职能作用,把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切实履行”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的责任,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做出新的更大的成绩。 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