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山市》教学设计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7869933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上《山市》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上《山市》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上《山市》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上《山市》教学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上山市教学设计 七上?山市教学设计 蒲松龄 教学目标: 学习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 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联想及想像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可搜集有关资料做成多媒体课件。导人中或结束时能讲清“山市形成的原理。学生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词,反复阅读。爱好美术的同学可用绘画展示“山市的美景。 教学内容: ?山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写的一篇文言文,描绘的是山中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文中描绘了从山市开始出现到最后消失的变化过程,给

2、人以神奇而又壮丽的感觉。文章语言精炼生动,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像,去揣摩、理解。通过研读对这一现象进行适当探究。 教学设计: 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可以由“海市蜃楼的画面或图片导人,也可以播放有关的录像,渲染氛围,引导学生进入状态。 或以讲传说、讲故事,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有道是“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为我们写下的?山市,描绘了山中蜃景,与我们所说的海市蜃楼略有不同。山市是一种科学现象,它到底有怎样的奇观呢 让我们走进这山市,去感受它的奇妙吧! 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根底上学习 “研讨与练习所列字词:孤塔耸起插青冥 碧瓦飞

3、甍 历历在目 风定天清 一切乌有 直接霄汉 黯然缥缈 检查预习,出示字词,学生识记。 自学 页下注释。 2、教师导读:阅读文言文须掌握合理的办法步骤。办法适当,可以提高阅读效率。 (出示办法) 通览全文,了解全貌 逐词逐句,通懂其义 a识记生字词 a分析理解词语 b断清句层次 b省略补出翻译 c朗读按标点 c精读分析理解 d难句村出来 d画批圈点小结 对以上办法加以解释指导,引导学生懂得好文不厌百回读,在诵读中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文多诵读的道理。引导学生“初读通语句,再读明大意,三读有感悟,四读品内涵,五读得启迪,在诵读中展开联想和想像。 三、自主学习 学生在自由诵读和教师的学法指导下

4、,自由地进行初读、再读、三读后发展竞读。每小组推荐同学进行朗读比赛,各组对每组参读的同学进行评价。教师参与学习过程。 学生看注释讲内容,直译即可。各小组互相帮忙,理解句子的含义。 学生讲述内容后,各组之间相互质疑,相互解答。 教师适时点拨,并加以补充。 四、探究想像 学生讨论后可自讲: 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结尾的作用是什么 怎样观赏感受这神奇的山市,能否用科学解释其中的道理 想像一下,山市是怎样一幅神奇的画面。 学生相互研究讨论后,教师可帮忙明确。 明确: 纵观山市的出现分三个阶段:初现孤塔宫殿,再展城郭恢宏,又看危楼出现。结尾呼应开头,这里说的“山市跟“海市一样,是一种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它美丽而又奇特,多少年也难得出现,少数人偶遇,多数人难得一见。此是作者根据目击者的表达所写,令人回味无穷。 让学生想像一下,山市到底会是一幅什么美景呢可以让绘画好的同学画出,在班里展示观赏。然后总结补充:其实,美的东西也许留在想像中会更美,想有多美有多美,正是:此时无画胜有画。 五、拓展练习 请用自己的话向家长描绘一下美丽神奇的山市。 继续收集有关山市或海市蜃楼的故事。 可以读读蒲松龄的其他文章,了解其创作格调。 六、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三、 七、教后反思: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