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786566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邵逸夫中学 陈强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记住重点字词。2.朗读课文,理解文中精彩的比喻所蕴含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3.体会作者的豪情壮志,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所蕴含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2.正确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 导入 同学们,今天的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令世人瞩目。可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不会忘记,我们的祖国曾经走过一段充满艰难险阻和坎坷不平的道路。在最艰难的时候,正是无数的英雄人物以百折不挠、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战胜了一切艰难险阻,赢得了中国革

2、命的胜利。这些英雄人物可称之为雄健的国民,这种精神可称之为雄健的精神。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李大钊同志的文章,体会一下作者的豪情壮志,感悟一下雄健精神的内涵。 二、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课件展示)1.简介作者:李大钊(18891927),字常守,河北乐亭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的领导人。 2.背景资料:本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有一部分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走到了十字路口。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叹息、彷徨。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则已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经全身心地投入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之中。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告

3、诉人们,不要为面前的困难吓倒,有困难,但更有希望;与困难作斗争,趣味无穷。企望动员更多的人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使救国的事业变成全民的事业。 三、整体感知(课件出示问题)1.记住下列字词的音、形、义。 逼狭(xia):极窄。 崎岖(qiqu):形容山路不平,也比喻处境艰难。 阻抑(yi):阻止和抑制。 回环曲折:弯曲环绕。 亦复如是:也像这样。2.学生朗读课文,思考作者的写作思路是什么?写作思路:人类历史道路-民族生命进程人类历史生活中华民族史路中华民族精神(层层深入地表达思想感情)。 四、合作探究(课件出示问题) 1.从课文的标题来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要揭示两者的关系,你能结合标

4、题,把作者言而未尽的意思说出来吗? 生思考后回答,师生达成共识:在国运艰难的时候,要发扬雄健的精神,为民族的尊严和发展而奋斗、奉献。2.文中艰难的国运是指什么?(请用四字词语概括),当时我国面临怎样艰难的国运呢?文中艰难的国运是指:回环曲折、崎岖险阻;当时我国面临的艰难国运是: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国内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3.国运艰难的时候,要发扬雄健的精神,文中所提到的雄健的精神是什么精神呢? “雄健的精神”,也就是民族的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雄健的精神”也就是这种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4

5、.本文用一系列比喻来说理,既生动形象又有说服力。试指出文中用了哪些比喻,表现作者什么情怀? 小组讨论回答:用长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进程;用扬子江黄河比喻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用“浩浩荡荡”比喻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用“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比喻中华民族历史的顺利发展;用“曲折回环”“崎岖险阻”比喻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用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比喻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用“浊流滚滚,一泻万里”比喻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这些比喻表现了作者在艰难困苦中毫不气馁,坚信革命必胜,民族必兴的雄健豪壮的气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及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5.文中提到了很多的“趣味”,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

6、趣味”?课文中提到“一种冒险的美趣”“奇趣横生”“一种壮美的趣味”“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这种种趣味,其实都是经历艰难险阻以后的趣味,是一种快乐、一种幸福。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挑战艰难,征服旅途,无限风光在险峰;是困难当头,挺身而出,英勇斗争,做一个大写的人;是为民族新生而奋斗,奉献生命的光和热,谱写壮丽的人生之歌。这是一种“战斗的欢乐”,这“欢乐”,就是本文中的“趣味”。 五、拓展延伸(课件出示问题) 1.今天的中华民族,国运昌盛,联系国际形势来想想,我们还需要“雄健的国民”吗?(学生畅所欲言。) 发扬雄健的精神,是时代的需要。在今天,也同样会“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遇见“崎岖险路”出

7、现“奇绝壮绝的境界”,这些虽然与李大钊所处的时代条件已完全两样,但是仍然需要我们拿出雄健的精神,建设我们美好的祖国。2本文结尾说:“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这个看法对不对?为什么?试分组讨论。这个看法对。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要有雄健的国民、雄健的精神。能敢于面对艰难险阻,能拯救国家、民族于危亡之中的雄健国民,会在这奋斗中有一种快乐感、幸福感,他们会在这奇绝壮绝的斗争中获得“壮美的趣味”。 六、总结(课件展示) 同学们,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乃至每个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面对困难,我们要依靠雄健精神,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像奔流不息的长江、黄河那样勇往直前。2011/3/222011/3/2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