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编导常识:电影流派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7857052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视编导常识:电影流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影视编导常识:电影流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影视编导常识:电影流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影视编导常识:电影流派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影视编导常识:电影流派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影视编导常识:电影流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视编导常识:电影流派(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影流派德国表现主义 Expressionism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此字原为艺术史与批评的专用语,意指不再把自然视为艺术的首要目地, 以线条、形体和色彩来表现情绪与感觉作为艺术的唯一目地。表现主义电影则发源于 1920 年的德国,此种 电影中的演员、物体与布景设计都用来传达情绪与心理状态,不重视原来的物象意义。卡里加利博士的 小屋(1919) 即以运用这种手法而闻名。之后德国表现主义的风格影响到默片时代的一些好莱坞电影与 1940 年代的黑色电影,其它如希区考克与奥森威尔斯亦受表现主义的影响。形式主义 Formalism文学、艺术或戏剧中专强调形式与技巧而不强调题材的表现手法

2、。起源于 1915 年的俄国,因为莫 斯科语言学圈及诗语言学会的成立,反对俄国革命前处理叙述材料的传统方式,转而重视艺术语言形式的 重要性,逐步影响到当时的各艺术领域。在电影表现或分析上,形式主义强调不同形式的运用可以改变材 料的内涵,剪接、绘画性构图与声画元素的安排都是形式主义电影工作者的兴趣所在,如 1920 年代的普多 夫金、爱森斯坦等均是此种主义的支持者。1930 年代中期遭斯大林主义的压迫而停止在俄罗斯的发展,但 对后来的结构主义与符号学有很大影响。印象主义 Impressionism1920年代法国的电影创作者路易狄吕克团结一批有才气的导演,如亚伯冈斯、哲敏杜拉克等与一些在商业电影

3、上已取得成究的电影导演,想在影片公司老板出于商业考量而拍摄的影片中进行 改革,以提升在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渐衰微的法国电影。但其努力没有得到制片们支持,1924年狄吕克死后 运动即告失败。一些人走向商业片,另一部份则走向前卫派道路。由于狄吕克的一些理论与创作概念与后 来法国前卫电影运动有紧密联系,所以印像派电影大都被认为是前卫电影的前奏或直接归入前卫电影。重 要作品有冈斯的车轮(1922)、狄吕克的狂热(1921)杜拉克的西班牙节日(1919)等。 超现实主义Surrealist film1920年兴起于法国,主要是将意象做特异的、不合逻辑的安排,以表现人类潜意识的种种状态。路易斯布纽尔的安达鲁之

4、犬可以算是早期超现实主义电影的经典作品。而超现实主义电影 的兴起旨在反抗写实主义与传统艺术,领导人安德烈布列东的一篇宣言中提到:一种纯粹的心灵自动 作用,在此作用之下,试着以语言、文字或其它任何方式,来表现思想真正的运作情形。后来超现实主 义成为实验电影与地下电影的重要源头,如美国的玛雅黛伦与肯尼斯安格。商业电影中超现实主义并 不是主要派别,只出现在个别导演的电影中,如伍迪艾伦。新写实主义Neorealism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意大利兴起的一个电影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有罗贝多罗赛里尼、狄西嘉、鲁奇 诺维斯康堤等。这类的电影大主题大都围绕在大战前后,意大利的本土问题,主张以冷静的写实手法呈 现中下阶层

5、的生活。在形式上,大部份的新写实主义电影大量采用实景拍摄与自然光,运用非职业演员表 演与讲究自然的生活细节描写,相较于战前的封闭与伪装,新写实主义电影反而比较像纪录片,带有不加 粉饰的真实感。不过新写实主义电影在国外获得较多的注意,在意大利本土反而没有什么特别反应,1950 年代后,国内的诸多社会问题,因为经济复苏已获抒解,加上主管当局的有意消弭,新写实主义的热潮于 是慢慢消退。 法国新浪潮 NewWave原本是没有严格界定的新闻性用语,指 1958 与1959年间一批法国新导演所拍摄的格调清新,频频 获奖的首部作品。后则被广泛运用,概括了法国1950 年代末、1960 年代初期的新电影制作与

6、创作倾向。 这些新导演有很多都是电影笔记杂志的影评人,如高达、楚浮、夏布洛、侯麦、李维特等。他们崇尚 个人独创性,表现出对传统电影的高度自觉,并用其作品体现作者论的风格主张,不论是题材还是技 法都与传统电影大相径庭。混合利用传统电影类型与好莱坞导演风格,来实验剪接与结构上的新形式。由 于重视拍摄的自由度,往往只凭纲要性的脚本拍摄,喜欢即兴与自发的拍摄方式。而其主题上则带有存在 主义的色彩,如亚伦雷奈的,广岛之恋与高达的断了气均是这类影片。新浪潮这个词自从1950 年代末至1960 年代初与法国结缘后,常被拿来形容其它国家新兴的电影制作活动和电影复兴现象。如捷克、 匈牙利的新电影,1960 年代

7、的波兰与1970 年代的德国新电影。 2008 年影视高考学习备考基地!为广大 考生提供权威专业详细的广播电视编导|导演|戏剧影视文学|播音主持|文化产业管理等专业的考试真实电影1950 年代末开始的,一种以直接记录手法为特征的电影创作潮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尚胡许与 美国的大卫梅索。这些倡导者自言他们的灵感来自苏联的吉加维多夫的电影真理报,较大的差别 在于真实电影的事件更完整与单一,因此更具有剧情片的情节。制作方式上,以直接拍摄真实生活,不事 先写剧本与用非职业演员,影片由固定的导演、摄影师与录音师三人完成为其特点。法国与美国的真实电 影最大不同在于法国可让导演介入,如尚胡许的夏日记事(196

8、1),而美国的真实电影则强调导演置 身事外,不干涉事件进行。这样电影拍摄手法要求导演能准确的发现事件与预见戏剧性过程,摄制动作要 敏捷与当机立断,而这种方法必然限制了题材的选择方向,因此纯粹意义上的真实电影的作品很少。而真 实电影的最大意义在于它给一般剧情片的创作提供一个保证最大限度上的写实性。高达在他很多电影里面 进行主观介入是直接搬用真实电影的方法。 2008 年影视高考学习备考基地!为广大考生提供权威专业详 细的广播。第三电影 Third Cinema泛指第三世界电影工作者所制作的反帝、反殖民与反种族歧视、反剥削压迫等主题的电影。其具体 主张由古巴导演费南多.索拉纳斯与奥大维.杰提诺在1

9、970年代初期合写的迈向第三世界电影(Toward a Third Cinama) 文,他们称资产社会依其封闭与被动的艺术观所拍摄的电影商品为第一电影,作者 电影、巴西新电影、表现主义电影等强调个人经验的作品为第二电影,第二电影是第一电影的一 条出路,但是已是体制的极限,而在革命中产生,与体制对抗的电影则是第三电影,亦可称为解放电 影与游击电影。这两位导演强调第三电影必须是制作体系无法吸收,且异于体制的须要。在迈上第 三世界电影一文中,作者提到:摄影机是影像/武器的无穷征收者,放映机则是一秒发射24 格的步枪。巴西新电影 Cinema Novo指巴西在 1960 年代兴起的新电影运动,特色是以

10、低成本的方式,创造有地方色彩的电影文化,以 挣脱外来,尤其是北美电影文化的主导形式。他们对于国家、社会现实的观点较为犀利,美学原创力亦非 常丰富。最早以葛劳伯.罗恰领导的电影合作社方式经营,重要导演还有鲁伊.盖拉、尼尔森.皮瑞拉等 他们的电影既反映了社会现实,也极力寻求大胆甚至古怪的美学风格,如罗恰的黑神白魔 (1969) 等。 在海外影展亦有不错的成绩。巴西新电影曾被激进左派批判为太重美学意义,并在发展上与电影工业互相 唱和。此外,巴西的观众仍然较喜欢重娱乐的商业电影,对于新电影较不接受。1964 年巴西军事叛变,检 查制度变严,而重要创作者如罗恰到海外拍片,所以新电影运动没落。但巴西新电影

11、对于其它拉丁美洲国 家的以电影运动有不少的影响。德国新电影 New German Cinema1960 年代初出现在西德的一次旨在振兴德国电影的运动。 1950 年代西德随着经济的复苏 电影亦蓬勃发展,但内容逃避现实,贫乏单调,1950 年代末到 1960 黏代初电影业陷入低潮,连国际影展 的参加资格也没有,受到当时法国与英国等国家新电影的影响,便产生了德国新电影。1962 年的奥伯豪 森西德短片电影节中,有 26 位导演一起发表了奥伯豪森宣言,发起人大都是只拍过短片的年轻导演, 宣称要与传统电影决裂,要运用新的电影语言并且从陈规陋习、商业伙伴与某些利益团体的羁绊中解脱出 来。不过宣言运动开始

12、的前三年由于资金缺乏,只拍出一部电影。1965 年取得政府协助,成立青年德国 电影管理委员会资助青年导演拍片,到 1967 年总共拍了 20 多部电影,并在国际影展中获得肯定,因此 德国新电影声名大噪。但这初期的德国新电影并没有法国新浪潮那种轻松放任的感觉,反映的世界不是豪 无希望,但也没有明确出路,因此在国内不受欢迎,很快又限入危机。1975 年新电影运动再次出现高潮, 原因是政府的资助法作了更改,变得有利于青年导演;电视台开始资助年轻导演拍片;1971 年之后,德国 创办了自助性的电影摄制与发行机构作家电影出版社与新德国剧情片制片人工作协会;美国大片 商也注意到德国新电影并开始投资。而更重

13、要的原因是这时期出现许多人材:法斯宾达、荷索与温德斯等。 他们的作品在艺术上富有特色,在国际上也获得很多肯定,但是在国内仍不受欢迎,于是第二次高潮又再 次陷入沉寂状态。1979 年新电影运动再次复兴,这得力于法斯宾达的玛丽布朗的婚姻与雪朗多夫的锡 鼓在国内票房上成功,使德国新电影摆脱国际上得奖而国内不卖座的局面,1979 年之后运动声势更为浩 大,成为西德电影的主流,在人们心中已成为一个流派的标志。直接电影 DirectCinema指以写实主义电影风格拍成的纪录片,和真实电影的摄制有许多共通处,如以真实人物及事件 为素材,客观纪实的技巧,及避免使用旁白叙述等。直接电影和真实电影的唯一差别,在于直接电影视摄 影机为安静的现实纪录者,以不干扰、刺激被摄体为原则;真实电影则使摄影机主动介入被摄环境,时而 鼓励并触发被摄者揭露他们的想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