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概论》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7854937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学概论》期末考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闻学概论》期末考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闻学概论》期末考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闻学概论》期末考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闻学概论》期末考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学概论》期末考试题(附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课程考核试卷( 学年第 学期)考核科目新闻学概论课程类别必修课考核方式闭卷卷别一、填空题(共10分,每空1分)1、从世界各国看,新闻媒介的所有制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 、公营 媒介和。2、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包括:传递信息、 、 和提供娱乐。3、从时间性的角度看,新闻可以被划分为两大类,分别是 和延缓性新闻。4、新闻选择的标准包括新闻定义、 、和新闻法规。5、我国新闻事业的工作路线是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4分)1、舆论2、新闻真实性3、宣传4、受众5、新闻体制三、简答题:(共40分,每题10分).1、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2、新闻价值的五要素是什么?3、受众对于新闻

2、媒介有哪些决定性的影响?4、大众化报纸的特征。四、论述题:(共30分,每题15分)谈谈中国新闻事业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五、案例分析题:结合实例论析新闻失实。(共 10 分,每空 1 分)1、私营媒介、国营媒介2、进行宣传;舆论监督;传播知识3、突发性新闻 4、新闻价值、宣传价值5、全党办报、群众办报二、名词解释: (共 20 分,每题 4 分)1 、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2、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3、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

3、4、受众指的是大众传播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其中最主要的,是指三大新闻媒介即报纸的读者、广播的听众和电视的观众。5、新闻体制:媒介机构的隶属关系、传播宗旨、管理方式和经营运作模式,其核心是资产的所有权和新闻报道的支配权。三、简答题: (共 40 分,每题 10 分)1 、 (1)沟通情况,提供信息。 (2 分) (2)进行宣传,整合社会。(2 分)( 3)实施舆论监督。 ( 2 分)( 4)传播知识,提供娱乐。( 2 分)( 5)作为企业,赢得利润。 ( 2 分)2、 ( 1)时新性。包括时间新和内容新。 ( 2 分) (2)重要性。事件和当前社会生活和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密切关系。 ( 2 分)

4、 ( 3)接近性。包括地理上接近和心理上接近。 ( 2 分)( 4)显著性。包括名人、胜地和著名团体、单位的动态。( 2 分) ( 5)趣味性。奇事趣闻,富有人情味和高尚的生活情趣等。 ( 2 分)3、 ( 1)决定着新闻媒介内容的取舍。 ( 2.5 分) ( 2)决定着新闻媒介的风格定位。( 2.5 分)( 3)决定着新闻媒介变革的方向和进程。( 2.5 分) ( 4)受众是传媒财富之源,传媒权力之源。 ( 2.5 分)4、大众化报纸的特征:强调报纸是“独立舆论”(2 分 ) 实行企业化管理。 (2分)以市民为读者对象。(2分)追求趣味性。(2分)文体简洁,以新闻报道为主。 (2 分)四、论

5、述题: (共 15 分)结合实际谈谈中国新闻事业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1)热爱党和人民,热爱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有在新闻岗位上为宣传真理、捍卫真理,为维护党和人民利益忘我奋斗的献身精神。 ( 3 分)( 2)有一定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十分熟悉党的方针政策。( 3 分)( 3)乐于深入实际,善于和群众打成一片。( 3 分)( 4)有比较宽广的知识面和一定的专业知识。( 3 分)( 5) 有熟练的新闻业务才能。 ( 3 分) (注: 此题为发挥性题目, 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五、案例分析题: (15 分)( 1)新闻真实性与新闻失实的含义。新闻真实性指的是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和经过都经得起核对。 ( 3 分)(2)分析案例的失实表现形式:无中生有,凭空捏造(1分)添枝加叶,层层 拔高(1分)要件残缺,隐瞒事实(1分)偷梁换柱,移花接木(1分)因果 不符( 1 分)(3)分析实例性质和原因:故意性失实(2分)非故意性失实(2分)( 4)结合实例分析避免新闻失实的对策。( 3 分) (注:此题为发挥性题目,言之成 理即可得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