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7850480 上传时间:2024-01-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本单元包括四篇课文古诗二首、雷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等,既有脍炙人口的经典,也有神奇的自然现象及太空趣事,令人神往。教1.学会认“晓、慈、慌”等52个生字。学2.学会写“湖、莲、绝、雷”等34个生字。目3.掌握“雷雨、乌云、大自然”等34个词语。标4.继续学习朗读的技巧,能够熟练地背诵诗歌。教古诗二首给我们呈现了两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杜甫的材七言绝句;雷雨描写了雷雨前后及雷雨时的景色变化;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分和太空生活趣事多则分别通过诗歌和美文的形式,给孩子上了生动的一课一-析未知领域真神奇。课古诗二首2课时时雷雨2课时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2课时女太空生活

2、趣事多2课时排语文园地六 3课时课题语文园地六课型新授课备普*课学标教目1. 会认8个生字,认识一些单位处所的名称及其功能。2. 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汉字,能和同学交流理解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 能用自己的话写出心中关于大自然的疑问。4. 展示各班图书管理现状,增强学生爱惜图书的意识。教学重点会认8个生字,认识一些单位处所的名称及其功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汉字,能和同学交流理解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写出心中关于大自然的疑问。展示各班图书管理现状,增强学生爱惜图书的意识。第一课时学标教目会认8个生字。正确规范地写字,不要多写或少写笔画。教学准备课件PPT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教师

3、、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手写)一、识字加油站1. 出示8种单位处所的名称及相应图片。2. 请学生认一认。3. 简单介绍一下这些单位处所具体的职能。4. 出示生字:博、馆、览、育、研、究、哨、诊。5. 同桌互认生字。二、字词句运用(一)下面这些字你能写对吗?1. 在书中田字格里书写“含、迎、留、荡、满、敬”。2. 比一比,看谁写得漂亮。3. 请写得好的同学说一说自己写字时注意了什么。4. 教师点评、总结。(二)猜猜加点词语的意思,和同学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1. 出示书中的句子,学生自由读,想一想词语的意思。他并没有明说,只是用眼神暗示我。这件事情你可得保密,不能泄露半点儿消息。渔船靠岸了,原本安静

4、的码头一下子喧闹起来。2. 和同桌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3. 指名先说句子的意思,再说词语的意思,其他同学补充。4. 教师点拨。三、展示台1. 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2. 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说说大家是怎样爱惜图书的。3.全班交流。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朗读最大的“书”,知道最大的“书”是指什么。2. 背诵悯农(其一)。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教师、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手写)一、日积月累(一)启发谈话。(二)初读古诗。1. 投影列出学习步骤:(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2. 学

5、生进行自学,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三)相互交流学习情况。1. 检查读。(同桌交流)2. 理解词语的意思。(小组合作)悯:同情。粟:谷子,小米。这里泛指粮食作物的种子。四海:泛指全国各地。犹:还。3. 提出不懂的地方,全班交流质疑。4. 师生共同介绍作者:李绅是唐代诗人。悯农是李绅流传下来的最杰出的作品,思想内容深刻,对比鲜明,富有哲理。(四)品析体会。1. 学生独立想象,畅所欲言。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指导)2. 结合发言,适时引导学生品析诗句,深化理解与体会。(1)“春种” “秋收”概括了什么?(粮食的生长规律)(2)从“一粒粟”化为“万

6、颗子”写出了什么?(3)从前三句诗中,你读出了怎样的画面?(五)读读背背。1. 齐读古诗。2. 学生自由背诵。二、我爱阅读(一)导入。通过读题,你们发现这篇文章的题目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二)细读品味。1. 读书品味: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岩石)(2)从哪些句段中你知道“书”指的是岩石呢?请生读相关段落。指导朗读:岩石就是书啊!你看,(3)看插图,比较思考:岩石和普通的书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哪些不同?2. 品读感悟:为什么把岩石称为最大的“书” ?(1)生自由读书,分组讨论。(2)提问交流,师相机指导。(3)拓展延伸,介绍化石的作用。三、

7、课堂小结教学目标教学淮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教师、学生活动)能用自己的话写出心中关于大自然的疑问。多媒体课件二次备课(手写)一、激趣导入1. 播放自然传奇片段,引导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神奇。2. 同学们,大自然如此神秘又美丽,你对它有什么好奇之处?今天就写写你的疑问。二、谈谈自己眼中的大自然1. 结合本单元课文谈谈。2. 结合自己了解到的课外知识和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说一说。三、质疑大自然1. 将你的发现与小组同学交流。2. 指名说。3. 齐读书本上的一段话。4. 请学生尝试回答书上的问题。学生都无法回答的问题由老师解答。5. 除了这些,你对大自然还有什么疑问呢?(指名说)6. 你能将自己的问题写下来

8、吗? 鸟儿为什么会飞? 青蛙为什么冬眠? 乌龟的寿命为什么那么长? 树叶到了秋天为什么会变黄? 鱼睡觉时眼睛为什么睁着? 哪些植物会发光?四、独立写话1. 出示写话要求:(1) 每句话写完后用问号。(2) 行只写一个问题。(3) 注意书写规范。2. 学生独立写。3. 展示一两篇优秀写话作品。4. 小组内互相读一读自己的问题,并请小伙伴解答问题,要是无法解答,回家后请爸爸妈妈解答。五、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同学们,大自然可真神奇。可是,只要我们敢于探究,细心观察,大白然中的每一个问题都会被我们解决。所以,我们要多观察周围的事物或现象,保持一颗好奇心,多问“为什么”。语文园地六1. 每句话写完后

9、用问号。2. 一行只写一个问题。3. 注意书写规范。课题古诗二首课型新授课普普2课时学标教目1. 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教学重点1. 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2. 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难点1.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古诗描写的意境。2.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第一课时学标教目1. 会认“晓、慈、毕、竟、映” 5个生字,会写“湖、莲、穷、荷4个生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准备搜集诗人的资料及古诗的写作背景,多媒体课件。教学

10、过程(教学内容及教师、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手写)一、新课导入二、初读引领,感知古诗。1.自由读,读准字音。2.指名读,读顺诗句。3.指导读,读出节奏。三、品读赏析,感悟古诗1. 再认真地读几遍,想想诗中写了西湖里的什么,用自己的话试着和同桌交流。2. 集体交流:诗中写了什么?(1)出示第1、2句:“毕竞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2)出示第3、4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着重体会“无穷碧”和“别样红,并描述一下景象。3. 回归整体,说说整首诗的意思。四、读说结合,升华情感1. 出示朱自清荷塘月色选段,引导学生根据诗意,结合图画,抓住映日荷花的特点说一段赞美荷花的话。2. 诗人

11、看到这样的美景,情不自禁地赞叹一一(出示第1、2句)。3. 这首诗的题目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诗写的是西湖的景色,诗中有送别的意思吗?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4. 背诵古诗。五、指导写字1. 观察田字格中的字:湖莲穷荷2. 学生口头为这些字找拼音和词语朋友。3. 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教师相机指导。六、课外拓展,丰富积累。介绍杨万里有关荷花的其他诗作。第二课时学标教目1. 会认“绝、鹏”等6个生字,会写“绝、含”等4个生字,掌握“行” 1个多音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绝句。3. 理解古诗绝句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PPT教学

12、过程(教学内容及教师、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手写)一、复习导入1. 小组比赛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2. 填句:接天莲叶无穷碧,。3. 揭示诗题“绝句”,简要介绍诗人杜甫。二、自读古诗,初步感知1. 自由朗读,画出生字新词。2.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3. 汇报生字词解决情况,教师相机强调。三、图文对照,理解诗意1. 老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观察插图,思考:画面上有哪些景物?(柳树、黄鹏、白鹭、积雪、船)2. 看图思考:诗人是站在哪里看到这些景物的?(理解“窗含”“门泊”两个词语的意思)3. 看图读古诗,想象诗人欣赏大自然美景时的心情。(让学生带着感情再读古诗)四、活动激趣,记诵诗

13、句。1.找对应的词语。老师读一个词语,要求学生找出与它相对应的同语。五、指导写字1. 出示要求会写的字:“绝” “含” “岭” “吴”。引导学生交流记字方法,并练习组词。2. 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的记忆方法。3.重点指导“绝”与岭”的写法。六、拓展延伸。搜集描写春天的古诗,试着背一背。板书设计古诗二首教学反思课题雷雨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识字,通过表现雷雨前后的景象教学难点养成留心观察和写观察日记的习惯。1. 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2. 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3. 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能流利的朗读课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教师、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手写)、导入:二、识字1. 初读生字。自由地读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问问周围的同学。2. 识记生字。出示生字,让学生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然后用不同的方法识字。3. 巩固识字。(1)联系文中的词语、句子巩固识字。如:压:压下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2)联系自己的生活和阅读实践巩固识字。三、写字指导。(1)我的发现。 读音:”垂、沉、阵、蝉、蜘、蛛都是翘舌音,”彩是平舌音。 同偏旁:虹、蝉、蜘、蛛四个字都有虫字旁,蜘的虫字旁最瘦。 压、逃、越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逃是走之旁,越是走字旁。 垂字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