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基层减负工作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7849502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落实基层减负工作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落实基层减负工作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落实基层减负工作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落实基层减负工作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落实基层减负工作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落实基层减负工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落实基层减负工作(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落实基层减负工作汇报 基层减负绝非小事。去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如果基层干部被种种“无谓的事务”束缚住,那么抓落实就成了一句空话,好政策也难以落到实处。切实为基层减负,要聚焦基层负担产生的源头,向形式主义开刀。近日,市委办公厅印发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整治措施,紧扣基层干部的“累点”,直击基层负担的“痛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这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的刚性措施。我们要高度重视,压实责任,切实推进各项措施落地生根,为基层减负、为实干加油,确保全市“基层减负年”取得扎实成效。 为基层减负、为实干加油

2、,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党性修养、提高工作能力,改进工作作风,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深刻汲取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问题教训,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严肃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为基层减负、为实干加油,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形式主义1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把实

3、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踏踏实实为人民办实事,尽心尽力为人民办好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基层减负、为实干加油,要以上率下整治突出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挥“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带头大兴调查研究和真抓实干之风,带头摸排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带头自查自纠扎实整治,以上率下、示范带动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改进作风、真抓实干。各级各部门要主动对标找差距,精准对表抓落实,精简文件简报,清新会务会风,改进调查研究,规范督查考核,坚决杜绝文山会海反弹回潮。 要健全关怀机制,完善问责制度,激励干部敢担当、有作为。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要彻

4、底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营造苦干实干的氛围,激励广大基层干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有力的作为,为大西安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不懈奋斗。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是政策落实的关键环节。当前,很多形式主义问题占用了基层干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需要切实解决好这个问题。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并将202X年作为“基层减负年”,列出减负清单,通俗易懂、切实可行,为基层减负、添足动力、扫清2障碍,提升了基层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把基层党员干部从“会海”中解放出来,要在精简会议上下功夫,做到“能少则少、能并则并、能短则短”。“减”不是目的,

5、而是要将省下来的时间用在干事创业上,用在密切联系群众、增进干群感情上。譬如,有些地方提出“问题前移”、开“会中会”的办法,主动上门、面对面指导,直面问题、现场办公,把解决问题的“端口前移”,在老百姓家门口工作。对于必须要开的会议,则要制定会议制度,由党政办统一扎口管理,根据会议时间、重要程度、参会对象,分类整合、集中安排,实现“多会合一、一会多开、开会中会”,让基层干部少跑路。对于会风冗长的弊病,需要抓住各级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努力做到自我约束、自我要求、自我带头,坚持“能短则短”的原则,摒弃“打官腔、客套话”,开“节约会”。 当前,基层工作还普遍存在文件多、材料多、报表多、汇报多等问题

6、,究其原因仍然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祟。为基层减负,应抓住基层干部的“累点”“痛点”,精准施策,破除“文山”的形式主义作风。举例来说,一些地方提出“数量上精减、内容上精简、执行上精干”的“三精”要求。行文之前问“三问”,即“是不是必须行文、行文的意义是什么、行文的作用大不大”,严把行文入口关、提高发文门槛。此外,组织村(社区)书记开展季度巡察时,也应看资料重成效,看生态环境、看工作进度、看民生项目,让村(社区)干部干主业、干实事。 在文件内容方面,原搬照抄“依葫芦画瓢”的情况、“每个部门3加一点,每项工作加一句”此类求大求全的心理并不少见,很多人唯恐哪项工作没说到,疏远了部门之间的关系。对下发

7、的文件,则应加强督促、注重实绩,严格按照文件要求执行到位,坚决杜绝“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起来轻飘飘”,表面上是在“两个维护”,实际上伤害了“两个维护”。 总的来说,精简”文会”,把基层干部从材料、会议中解放出来,其目的是让他们放开手脚,在基层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大展身手、大放光彩。对此,一些地方总结出“顺民意、惠民生、贴民心”三条基本原则,推动机关干部下基层、访群众,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承诺。 基层干部,就要在基层,深入开展富民强企“走帮服”活动,俯下身子、静下心来,深入群众中去,走访群众、服务企业,以实际行动落实工作要求。“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基层干部要与群众交心,与群众“想在一起、

8、干在一起”,让群众的需求成为自己工作的追求。 基层干部,还要学会与群众换位思考,用群众的眼睛看待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基层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青年党员干部成长的沃土在基层,不能让“文山会海”使年轻党员干部迷失方向。精简“文会”,就是解放他们的手脚,让他们能够甩开膀子、迈开步子,学群众语言、做群众工作,在群众中增长才干、磨炼意志,在基层建功立业。 “文山会海”是形式主义,是不作为、不担当的表现。随着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和“基层减负年”的深4入贯彻落实,各级基层党员干部必将卸下负担、解开束缚,撸起袖子加油干,孕育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最 “减文缩会”腾

9、精力。文山会海是困扰基层干部的一个顽疾,层层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让基层干部整天纠缠在文山会海之中,有的填不完表格、报不完材料,有的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表哥”“表姐”“会叔”成了基层干部的代名词,让他们身心疲惫、疲于应付。泛滥的文件和过多的会议,直接影响到基层工作落实的效率和质量。为了破除文山会海的缠身,通知划出了大幅度精简文件会议的“硬杠杠”,作出量化规定,明确发给县级以下的文件和召开的会议减少3-50%,纠正层层发文、级级开会的现象。这些措施有利于让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投入更多的精力抓落实上,从而使基层干部有更多的时间从会场到现场、从字面到人面、从表态到行动

10、,在一线部署工作,在基层落实工作,真正把精力用在服务群众、奉献基层上。 “瘦身除痕”降压力。检查项目过多、方法不当,是造成基层干部应接不暇、压力过重的主要原因。在一些地方,“三天一小检,1十天一大检,不是在接受检查,就是在准备迎查”的现象较为普遍,使得基层干部常常是紧绷神经、高度紧张。许多检查就是看台账、查记录、翻资料,让基层不得不准备各种工作资料汇编,甚至出现“干得好不如说得好、说得好不如记得好、记得好不如汇编得好”的怪象。 针对这些情况,通知提出严格落实“对县乡村和厂矿企业学校的督查检查考核事项要减少50%以上”的规定,强化结果导向,严格控制“一票否决”事项。这就要求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改进

11、督查检查方式方法,不能一味要求基层填表格报材料,不能简单以留痕多少评判工作好坏,不能工作刚安排就督查检查、刚部署就进行考核,切实缓解基层迎接各种检查的压力。通过坚持以事实说话、凭实效评价,多到现场看、多见具体事、多听群众说,防止搞花拳绣腿、繁文缛节,避免做表面文章、玩文字游戏,消除过度留痕、过多检查给基层带来的不必要的压力,让基层干部把工作的着力点聚集到实实在在的成效上。 “松绑解套”激活力。在一些地方,由于执纪简单化、问责粗线条,导致乱问责、错问责、问错责的现象时有发生,给基层干部造成过重的心理负担,甚至处于颤颤惊惊的担心之中。有的工作中考虑更多的是条条框框的限制,怕出错、怕问责、怕追究,不

12、敢大胆地履职,创新进取意识受到影响。为此,通知提出要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严肃问责、规范问责、精准问责、慎重问责,就是要正确区分问题性质,严格决策和审批程序,既不放过失职失责者,也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就问责。同时,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把“三个区分开来”2的要求具体化,对纳入容错纠错范围的失误和错误,进行免责处理,不让干事创业者受委屈、背包袱,真正让吃苦者不吃亏、流汗者不流泪、担当者不担心。健全信访核查机制,对查无实据的,在一定范围内予以澄清,及时消除信访负面影响,真正让基层干部放开手脚干事业、轻装上阵做工作。 “加油鼓劲”添动力。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基层干部千辛万苦,为基层干部

13、减负,离不开对他们的关心关爱。 通知要求对基层干部特别是困难艰苦地区和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干部,给予更多理解和支持,在政策、待遇等方面给予倾斜,体现出对基层干部的激励关怀。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既在政治上多引导、工作上多支持,又在生活上多帮助、身心上多照顾,提高基层干部的待遇,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具体困难等办法,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把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支持基层干部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通过多为基层干部做一些“雪中送炭”的好事,让基层干部在工作中既有“劲头”又有“奔头”,树立人往基层走、物往基层用、钱往基层花、劲往基层使的导向,让基层干部得到多一份关爱、少一份冷漠,多一份理解、

14、少一份误解,多一份信任、少一份质疑,不让基层干部既辛苦又清苦,从而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激励基层干部在新时代立足基层、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建功立业。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各级党组织要严格贯彻通知要求,采取切实可行措施,把中央关心基层干部的制度安排落到实处,真正3给基层干部“减负降压”、为基层干部“解套松绑”,缓解基层干部的压力和焦虑,激励基层干部埋头苦干、求真务实,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新时代的业绩,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答卷。 4 基层减负,是一场持久战。早在202年1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就曾发布了;今年7月、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现在督查多、考核多,基层负担

15、重,要统筹协调;10月中旬,中办专门印发;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物中解脱出来减轻基层负担”。但是,据报道:基层干部苦不堪言,有的乡镇一年要填报上万张表格;有的地方一天要迎接五六拨检查;52、白加黑,星期六保证不休息,星期日休息不保证笔者认为,为基层干部“减负”,直接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能否顺利完成实现伟大梦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的艰巨任务,必须下大力气,坚决打好基层“减负”持久战。 消除“痕迹管理”的工作模式是核心。近几年,“痕迹管理”在基层工作中被广泛应用。本着通过保留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

16、有效还原干部对工作的落实情况的初衷,以便供日后查证。但是,如此过分留痕,不仅占用干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又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方面,上级部门急需转变务虚不务实的官念,不要把痕迹作为考核干部工作情况的唯一指标,多深入基层,实体考察,决不能为了个人形象,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另一方面,必须进行考核系统的改革。有网友说:“不都是被检查给逼的么。每次检查,都要求有方案、计划、专题会议记录、台账、图片等,每一项都要打分,没有就扣分。”因此,考核体制应该多问问老百姓的口碑,而不是一味按照考核要求逐项对标,查找问题。 杜绝“形式主义”的督查检查是要点。督查检查考核工作是推动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决策部署贯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