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劳动保障信息化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7848888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谈劳动保障信息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试谈劳动保障信息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试谈劳动保障信息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试谈劳动保障信息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试谈劳动保障信息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谈劳动保障信息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谈劳动保障信息化(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劳动保障信息化 : 以人为本 贴近百姓2006 年 05 月 08 日 13:41:16 来源: 中国信息化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保乃民生之安。切实做好就业、社保、医疗等工作,事关亿万百姓的切身利益,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作为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支撑的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当前进展如何,下一步重心又在哪些方面? 4 月 18日下午, 记者约请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信息中心主任赵锡铭与中国信息化杂志社执行社长王学武就此进行了对话。劳动保障信息化既是一项技术工作又是一项带有全局性的工作王学武:赵主任,您好!据我所知,将领域信息化建设,明确为一个部委的 一号工程 , 劳动保障

2、部应该是独一份。 您能否谈谈,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金保工程作为 一号工程 , 有什么样的背景和现实意义?赵锡铭: 信息化建设对劳动保障系统来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近年来劳动保障信息化工作经历了一个非常明显的发展阶段, 从就业和劳动保障工作来看,从手工到单机,从单机到局域网,从局域网到广域网,对于劳动保障工作的管理能力的提升和效率提高带来了一些明显的变化, 使劳动保障系统的工作人员对信息化建设所起的作用有了深切的感触和认识。 这既是一项技术工作又是一项带有全局性的工作, 对提升劳动保障部门管理能力和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有非常明显的推动作用。所以我们把它定为 一号工程 。王学武: 一号工程 在机

3、制上有哪些体现?赵锡铭: 根据党中央、 国务院的要求, 劳动和保障部专门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 历任部长亲自挂帅担任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每年年初定期召开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总结上年的工作, 布置当年任务。 一把手部长亲自抓, 各个司局的一把手都是小组成员, 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 具体的实施步骤、一些具体的目标任务都在这个会上进行研究和讨论确定, 作为全部各个业务部门贯彻落实的共同任务。 此外, 信息办的管理职能也是非常明确的, 从信息化规划的研究制定、 全系统信息化工作的安排部署, 到对各省市的指导和督促, 都是由信息办具体落实。 总体方针、 目标的制定都是由领导小组成员反复研

4、究、 共同决 定的。 一号工程 内容和意义实际上已经融入我们的日常工作之中, 我们一把手和分管部长的历次讲话中都是将其作为 一号工程 来说的。 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历史应该从1984 年开始回顾, 经过了 20 多年的历程, 经历了从手工到单机,到局域网, 最后到形成广域网各个发展阶段, 大家逐渐从原来的不熟悉到熟练使用, 从熟练使用到觉得带来方便, 从带来方便到觉得整体工作效率的提高, 总之, 感觉就是越来越离不开了。有一个细节可以说明 一号工程 的重要性。我们开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 近年来都是一把手部长和分管部长两个部长出席并做重要讲话, 在地方也是这样要求的,由此可以看出部领导对信息化工

5、作的重视。幻动和社会保障图僖息化颤肾小里办公室主任、唐意中心主任 赵褪俄右)与中国信息牝杂志社执行社长壬学武在委魂中。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就业是民生之本王学武:在今年的人大会议上,切实做好就业、社保、医疗等,作为广 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升到了事关执政为民、关注民生 的高度。很想请您说说,这对金保工程的加快发展带来了怎样的机遇,是否也面 临新的压力?赵锡铭:带来的机遇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给 劳动保障工作发展带来极好的机遇。与此同时,研究制定相关政策需要数据和信 息的支持,对金保工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成为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进的动 力。第二是在国家层面

6、上对金保工程的重要性形成了统一认识。由于国家的重视,劳动保障工作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地位的提升,金保工程”才得以提出和立 项,所以资金的投入等也得到了必要保障,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大的促进如何去理解机遇这两个字呢,我想,第一,先要明确金保工程在整个劳 动保障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位置。我们的口号是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就业是民 生之本”。认识的提高对金保工程的快速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第二,各级政 府给予了高度重视。有了信息化的支持和保障,有效地促进了劳动保障各项制度 改革的顺利推进,也使信息化建设有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条件。第三,财政的投 入,各级政府都作了相应的安排,这也给它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王学武

7、:能否说说省一级的基本情况?赵锡铭:从目前来讲,各地区都已经把“金保工程列为了 一号工程。 经过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近几年的共同努力,地方立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资金 也逐步落实,网络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和提升。许多经济欠发达地区也都在资金非 常紧张的情况下安排了相应资金,劳动保障部还积极争取了对西部地区的金保工 程中央补助资金,使各地信息化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网络是基础,数据是货物王学武:辿差金保”工程刚刚启动时,就曾以简洁的“一二三四”的内容 表述,引起业内外重视。您能不能具体说说,一个工程、二大系统、三层结构、 四大功能”的当前进展,金保工程的“十五”主要目标是否如期实现?赵锡铭:总体来讲,我们正

8、按照一二三四”的设计逐步推进各项工作, 进展比较顺利。一个工程的内涵就是信息化要统一建设,要涵盖劳动保障的各 项业务,要搭建一个统一的平台,不再分散建设。“两大系统”就是劳动和社会保 障。我们把劳动的各项业务从就业、培训、劳动关系、工资管理以及合同管理统 筹考虑,社会保障是五个险种合一,然后把这两个系统互联互通。三层结构”就是要建立中央、省、市三级数据中心以及中央-省-市三级网络,形成网络上 下贯通的格局。四大功能”就是要支持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和宏观决 策等四个功能。目前进展比较顺利,第一,全国的网络已经基本形成,我们在 2004年 底和32个省级单位全部互联互通。现在所有养老保险的

9、监测数据都是通过网络 上传,上传数据量达1.1亿人,占全部参保人员的70犯上。我们可以监测到每 一个参保人员的情况,包括他的基本信息、投保情况以及退休人员的支付情况等。王学武:从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的实践体会,网络与数据是什么样的现 实关系?赵锡铭:网络是基础,数据是货物,通俗的讲就是网络是我们的高速公 路,我们的经办机构在高速路上开展相应业务, 最后再出成品,也就是为政策服 务,为宏观决策服务,搞数据挖掘等。现在来说,前两步我们已经基本完成。目 前已有15个省级劳动保障部门实现了与所辖地市的联网。现在三层架构的网络 架构基本形成,数据中心的作用初步显现,宏观决策系统建设正在起步。要先建 成网络

10、中心,从网络中心过渡到数据中心,从数据中心要向真正的信息中心过渡。王学武:赵主任似乎没有回答是否如期完成金保工程十五 目标?赵锡铭: 作为 十五 本身, 原来我们并没有定一个十五 必须到什么的目标,实际上我们是按照 金保工程 的跨度来说的。我们原来说的是三年完成,是想这个工程应该是在十五 期末完成,但我们真正的项目资金到位是2004 年11 月,所以这样就跨 十五 了。项目的进展都是按照预期计划来完成的。王学武:架构的统一部里能够做到,软件的统一能够做到吗?赵锡铭: 部里已经下发文件明确要求各地新建的系统要使用全国统一的软件,已经投入运行但尚未使用统一软件的,要制定向统一软件升级的时间表,在系

11、统升级时使用统一软件,这是没有条件可讲的。在统一软件推广的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前后台分离的实施策略, 在各地进行前台实施的公司, 必须通过部里的统一认定, 经过培训并获得相关资质。 没有相关资质的企业是根本不能参加各地竞标的。金保工程体系也需要不断完善王学武: 您能不能告诉我, 假设这套系统中断两个小时会有什么影响?赵锡铭:停止2 分钟都不行,最直接的影响是老百姓。在医院看病,卡中断了, 那么这病就没法看了。 老百姓是绝对不允许的。 所以我认为劳动保障这个系统的服务对象、 服务人数是最大的、 收集的信息是最全的、 涉及的面是最广的, 很多地市的劳动保障网络对当地的政府部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我们

12、提的口号是 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 。王学武:当前金保工程的重心放在哪一块?赵锡铭: 我们的重心还是在地级以上城市。我们的思路就是: 第一定具体规划, 定目标任务和原则; 第二是政策保障, 所有要实现的目标和任务应该有什么政策、规定、标准。我们这几年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包括对数据中心如何建设、 对网络的总体要求以及各项业务指标标准等都做了规定; 再有一个层次就是对各个地方示范城市考核检查的评分标准。 采取定量的办法去分析各地建设情况。王学武: 正在推进的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 对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发挥了怎样的作用,金保工程本身是不是也面临一个不断完善体系的问题?赵锡铭: 它的作用主要表

13、现在: 金保工程为劳动保障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奠定坚实基础; 为劳动保障工作部门切实转变职能、 提高行政能力提供有力支持;建设好金保工程,为全面推动劳动保障工作提供有效保障。金保工程也是需要不断完善的, 有一个不断完善不断进步的过程。 例如阶段性工作重心的调整、各实施阶段的重新定位、实施内容的重新梳理等。信息化建设必须要跟着国家的政策变化而动王学武:国家 十一五 规划纲要提出, 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分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 ,对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是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赵锡铭: 正如您刚才提到的, 我们要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分层次、 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 按照这一要求, 金

14、保工程必须贯彻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的思路。按照业务部门提出的需求,根据目前的发展阶段,对于信息化的 广覆盖 ,我们提出的具体要求是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 ,所有的前台服务都要依托着后台的统一平台进行。王学武:我还是不明白 分层次 怎么理解? 赵锡铭: 分层次我们从业务角度来讲实际上是分级管理、 各负其责。 因为各项保障、政策,最后的管理层面都是在属地的。所以,所有数据的集中、管理, 以及基金交纳、 支付都是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分层来管的。 但是各级必须把其所管理的数据及相应情况等汇总到上一级。 在管理上分层次实际上是按照业务需求本身来定的。王学武:问一句外行话, 金保 启动时的基本目标是

15、否也需要调整?赵锡铭: 总体目标不会有调整。 目前正在进行的金保一期都是按照我们当时的项目设计逐步实现的,只是由于刚才说到的原因,在时间上比预期的 十 五期末完成要稍微顺延一段时间,但总体目标不会变。如果说有一点差距的话, 主要是在跨地区的业务经办上, 我们还不会全面铺开。比如说,异地就医、异地领取养老保险金,由于还有待于政策上、管理上的逐步完善, 目前全面铺开还比较难, 但是会在有条件的地区先行试点。 据我们了解,在一些发达地区已开始尝试异地业务的经办工作。我们有这样的共识: 信息化建设必须要跟着国家的政策变化而动, 比政策的变化稍微滞后一点, 不可能超前。 信息化建设, 必须有了需求有了要求之后才能够把它技术化。这是正常的,也是信息化建设本身固有的规律所在。示范城市旨在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王学武: 我注意到,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出, 今年要全面推进金保工程建设, 并提出加大示范城市工作力度。 您能否具体谈谈, 加大工作力度将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试点示范城市会不会在数量上有所增加?赵锡铭: 现有的示范城市一共是102 个, 不会增加。 我们在这方面的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