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2022年五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全能专项练习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7848149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S版2022年五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全能专项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S版2022年五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全能专项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S版2022年五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全能专项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S版2022年五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全能专项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S版2022年五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全能专项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S版2022年五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全能专项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S版2022年五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全能专项练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 S 版 2022 年五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全能专项练习班级:_姓名:_时间:_1. 课内阅读。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 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 家禽。”1写出加点字的读音并填空。孔君平诣(_)其父,为(_)设果。是_为_设果。2“惠”同“_ ”,“甚聪惠”是说杨氏之子_ ,从文中 “_ ”这一句话可以看出。3杨氏之子的回答非常巧妙,妙在:_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诣:_ 乃:_(2)孔指以示儿曰。示:_ 曰:_(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未:_ 闻:

2、_5翻译文中画线句子。_2. 读寓言故事,完成填空。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 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1这则寓言故事是:_。2这则寓言故事的比喻意思是:_。3. 阅读杨氏之子,回答问题。梁国杨氏子九岁,_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 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_儿应声答 曰:_。1按课文内容填空。2解释所填句子的意思。_1 / 6_3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何处?_4. 文言短篇阅读。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 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 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

3、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1根据这段文字所形成的成语是_。 2用横线画出文中表示该成语寓意的句子。3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解释句中“其”指什么。(1)园中有树,其上有蝉。( )(2)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 )(3)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4)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4读了短文,你有什么启发或体会,写在下面横线上。_5.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 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崔是夫子家 禽。”1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文中的“家”和现在的“家禽”意思一样。(_)(2)文

4、中的“夫子”是指年老的人。(_)(3)这则文言文是围绕“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这句话来写的。 (_)(4)这则文言文主要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人物的特点。(_) 2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 雀。B.孩子与孔君平针锋相对,生硬的态度让孔君平哑口无言。C.孩子采用否定的方式婉转对答,表现了应有的礼貌。D.孩子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也不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 6.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

5、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 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夫 不 可 陷 之 盾 与 无 不 陷 之 矛,不 可 同 世 而 立。2课文采用了“事+理”的方式来讲述故事,请分别用“ ”和“2 / 6”在文中画出来。3根据故事内容,在横线上填写人物语言,人物动作,并完成练习。 楚人:“吾盾之坚,_”(人物动作:_)。 “吾矛之 利,_”(人物动作:他高高举起自己的矛,不时用矛盾在盾前比画 着。)路人:“_”其人弗能应也。“弗能应”的原因是:_(用原文回答)4下列事例属于自相矛盾的是( )A.我已经洗好衣服了,可妈妈总是不放心,要再洗一遍。B

6、.嚷着要减肥的姐姐总是控制不住食量,还说:“不吃饱哪有力气减肥呢?” C.每天出门前,奶奶总是千叮咛万嘱咐,让我路上小心。D.爸爸总是夸哥哥的字写得好,责备我的字写得不好。7.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养竹记唐白居易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 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 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 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注释)本:根。建:树立。倚:偏颇。体道:包含仁德。虚 受:虚心接受。砥砺:磨炼。名行:名节操行。1读文中画“”的句子,结合下面的译文,用“/

7、”给此句断句,正确的一 项是( )译文:竹根深固,根本深固是为了培养德操;君子看到它的根本,就想到善于 树立德操、坚贞不拔的人。A.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B.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C.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D.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2把文中画“”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正确的一项是( )。A.竹子是空心的,空心包含仁德;君子见到竹心,就会想到虚心B.竹心虚空,内心虚空用来实践天地正道;君子看到它的内心,就会想到适应 需要虚心接受意见的人C.竹心虚空,内心虚空;包含仁德,君子

8、见到,就会虚心接受意见3文中“竹似贤”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_8. 重点段落品析。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 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sng yng)读,(决 绝)不能记,记 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1用横线画出括号里正确的字和读音。3 / 62对文中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反问句,说明心到了,眼睛也会看到。B.反问句,点明,只要用心了,眼和口自然会到。点明心到的重要性。3读了这篇短文, 你有什么收获?_9. 阅读理解。晏子使楚(原文)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 “使

9、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 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 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 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1理解字词意思。短:_ 更读音(_):_ 不肖读音(_):_ 使狗国者,从狗门入。_齐无人耶,使子为使?_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这三个成语运用了_修辞手法,我知道成语 (_)的意思是_这三个成语运用了_修辞手法来表现齐国人多。 2这两个短小的故事,告诉我们晏子_(用三个以上成语或四字 词)的人。10

10、. 文言文阅读。手不释卷(材料一)成语解释: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材料二)人物: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 家。顾炎武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 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他与黄宗羲、王夫之并 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材料三)典故原文: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 ,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 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 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注释凡先生之游:凡是先生外出游历。先生:对比自己年长的人的尊 称。指顾炎武。自随:跟随

11、自己。厄塞:险要关口。曲折:详细情况。 即:靠近,引申为走向。坊肆;街市中的客店。发:打开。对勘:核 对校正。径行:任意而行。无足:不值得。诸经注疏:各种经典著作的 注解疏证。熟:认真仔细。(材料四)对联:手不释卷识三昧,汗牛充栋满书斋。典故: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吕4 / 6蒙听了孙权的话,手不释卷,最后做了吴国的主将,屡建奇功。1阅读材料一、二、三,思考:顾炎武成就斐然的原因是_。 2阅读材料三,思考:顾炎武好学不倦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用自己的话简单 回答。_3简单写一写你读了这四则材料后的启发或收获。 _4根据材料一、四,写一句话用上“手不释卷”。 _11. 阅读回答问题。杨亿巧对寇莱公在中书。与同事戏作对子:“水底日为天上日。”未有对,而会杨 大年适来白事,因请其对,大年应声曰:“眼中人是面前人。”一坐称为好 对。北宋欧阳修归田录注释寇莱公:即寇准,北宋著名政治家,封莱国公。中书:即中书省。寇准当时担任宰相。会:适逢,恰巧。 杨大年:即杨亿, 当时的文学家。1理解下面加点字的意思。(1)水底日为天上日 (_) (2)因请其对 (_)2用现代汉语解释“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_3在这个故事中,杨大年称得上是文学家吗?_4“轻风细柳,淡月梅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