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校企合作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合格技能人才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7847863 上传时间:2024-03-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校企合作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合格技能人才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加强校企合作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合格技能人才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加强校企合作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合格技能人才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加强校企合作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合格技能人才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加强校企合作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合格技能人才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校企合作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合格技能人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校企合作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合格技能人才(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强校企合作 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合格技能人才大庆技师学院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数量、结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我院多年的办学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是培养合格高技能型人才的最有效途径,正是坚持了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才使我们学院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备受企业欢迎,学院的办学目标得以实现。 一、大庆技师学院概况 大庆技师学院是一所集职业预测、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就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同时是中国石油大庆培训中心,承揽各层次、多工种职工培训任务。2008年,学院被确立为首批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学院拥有国家高新技术职业技能鉴定所等职业鉴定类资质,国家二级安全培训等职业培训类

2、资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井下作业井控培训中心等生产经营市场准入许可资质。 学院按照教育培训规律办事,全面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严把教育培训质量关。毕业生实行“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30年来,共为油田培养毕业生3万余人,培训各类人才近10万人次,其中高技能人才5000多人,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校企合作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们按照中就培发20081号文件中汇集的校企合作的内容和形式,结合企业办学的特点,力图实现校企合作的延伸和拓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寻求合作对象,确立发展目标,扩大订单合作比例 为了搞好校企合作,我院专门成立了由院领导及

3、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协调指导委员会”,全面指导协调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各项工作。年初,根据全年工作目标,组成考察小组,一年两次深入企业考察。一是开辟新的就业市场,建立新的校企合作伙伴,二是深入已建立合作关系的企业,倾听用人单位对学生知识结构、动手能力、协作精神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就业学生进行回访,使现有教学模式不断修正,使之更加贴近企业,贴近实际,巩固合作关系。 经过多次考察,校企双方反复见面磋商,我们把其中经济效益好、管理规范、能为学生成长进步创造条件的企业作为我们的长期合作伙伴。目前,我们与江浙、北京等地大企业建立起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我院订单招生比例连年增加。以订

4、单招生方式进入企业的学生入校后就以企业准员工身份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学生在短时间内就能适应岗位工作,形成了招生与招工结合、实习与就业一体化,校企“无缝”对接,零距离就业。在合作过程中,双方首先签定“委托招生培训和定向就业”协议,以合同形式规范双方的行为,权利、义务以及员工薪酬待遇,学校根据合同招生培训,学校受益,企业受益。 合作过程中,我们根据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制定学院下一年度的教学计划,使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学院教学环节紧密结合,增强了教学针对性。同时我们还聘请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领导及技术骨干为学生上课。通过这种模式,企业与学院紧密结合,形成了招生与就业的良性循环。 (二)广泛搜集信息,宣传

5、自身优势,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企业在寻找技能人才,学校在输送技能人才,如何做到所要即所求,所送能所得,使二者良好对接,一方面需要校方广泛宣传自己,让企业了解学校,另一方面,需要校方要广泛搜集信息,积极与企业沟通,校企共同搭建供需见面平台,让企业到学校直接选人,让学生增加就业机会。选择校企合作的企业既要满足“合作双赢策略”,又要坚持“以我为主,育人为先”的原则,合作中既要遵循教学规律,又要适应企业的生产、经营规律。经过多次考察,广泛沟通,目前,我们与哈尔滨锅炉厂、大庆油建、管道公司等企业进行了多次直选式合作。在这种合作模式下,企业可以与学生面对面,直接测试学生的技能和综合素质,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6、可以根据招工规模优中选优。学院也可以根据学生日常学习和表现,把那些品学兼优、积极向上、有发展潜力的学生推荐到更好的企业,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建立校内实习工厂,实现理论教学、实习演练一体化 为了更好地实现校企合作,我院还设有修理厂、作业实习大队、驾校等校办企业,一方面为学院创造经济效益,同时为学生实习提供便利条件。修理厂同时拥有汽车修理、薄板制品加工业务,驾修专业的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进行汽车装配实训,还可以学习汽车驾驶技术;机加专业的学生可以和老师傅一起进行薄板制品加工,积累工作经验。作业实习大队主要进行修井业务和提捞采油业务,满足作业工进行油田生产过程实训。校办企

7、业的建立,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以及时运用,方便教学,方便学生提高技能。 (四)建立沟通反馈机制,提高培养质量,铸牢校企合作根基 合作关系能否长久,取决于合作双方。但我们认为关键在学校。在合作关系确立过程中,我们有时过多关注企业的资质和条件;安置学生专业对口情况;设备、场地工位数是否符合实习就业要求;“师父”的“传、帮、带”作用是否明显;为实习学生提供薪酬情况。但利润最大化仍然是企业追求的目标。我们必须看到,学院是合作的主体,负责制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培养计划,并承担培养任务和管理工作;我们提供人才的技能如何,综合素质如何,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如何,决定了毕业生在企业的受欢迎程度。因此,向企业输送高

8、素质合格技能人才是校方最应该做好的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正确处理校内教学、校外实习(就业)的关系。不管是校内教学、校外实习都是学校教育教学的过程和手段,目的是使学校的教育和企业需求合拍,培养受社会广泛欢迎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才是学院办学的宗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创造各种条件提升教师素质,投入巨资建设实训场地,改善办学条件,同时建立各种考核评价机制,调动教师教、学生学的积极性,取得较好效果。 每次考察,我们都和企业进行面对面座谈,毕业生思想素质如何,技能水平能否适应企业需要,应该加强哪项教学训练,我们教学的薄弱环节在哪里,并对反馈信息进行整理、汇总和提炼,作为下一个教学周期整改和强化的重

9、点。这种反馈循环机制的建立,拉近了学校和企业的距离,让校企共育人才向纵深发展。 三、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院的校企合作,也得到黑龙江省劳动厅领导的大力支持,在2007年东北三省校企合作展恰会上,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黄迎新亲自组织校企签约仪式,大力推进了校企合作的开展。近年来,我院在校企合作办学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还存在如下问题: (一)部分企业用工无计划性,制约了“订单式”招生的发展,限制了订单招生的规模。 (二)用工制度不健全。这一点不仅反映在私营企业上,有的大中型企业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工人上岗前不进行培训,许多工人无证上岗,造成安全生产事故

10、时有发生,产品质量无法保证。 (三)劳动保障不到位。很多企业用工,只发基本工资,不给上各种保险,使学生有后顾之忧,造成学生就业不稳定。 (四)部分学生择业观念陈旧。有些学生和家长,由于就业观念陈旧,认为国企是铁饭碗,在择业时宁可到国企挣几百元,也不到私企挣几千元。 (五)各专业招生比例失调。部分学生和家长报考专业集中在当下热门专业,缺少前瞻性,造成部分专业人才过剩,部分专业人才匮乏。 几点建议: 一是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如招生政策、就业政策、用工政策、鼓励校企合作。 二是政府应加大劳动用工监管,杜绝无证上岗,企业应自觉执行国家劳动法,建立健全劳动用工制度,推进“订单式”培训,切实解决企业用工问题,学生就业问题。 三是学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政策,深入企业搞好调研,制定招生、培训计划,并建立严格的入学考试制度,择优录取,保证生源质量。对学生进行就业观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好本领,为祖国经济建设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