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实习课3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7844417 上传时间:2023-11-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行病实习课3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流行病实习课3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流行病实习课3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流行病实习课3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流行病实习课3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行病实习课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病实习课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回忆偏倚资料的校正举例因素真实分布实测结果病例对照病例对照暴露ABab非暴露CDcd合计n1n2n1n2以病例组回忆偏倚为例真实情况实测结果合计暴露非暴露暴露a1c1a1+c1非暴露a2c2a2+c2合计aca+c灵敏度(Se):真阳性率。实际有病而按该筛选试验的标准被正确地判为有病的百分比Se= a1/(a1+c1)Sp=c2/(a2+c2)设:按一定的Se,Sp获得暴露的测量结果,也可以得到一个测得的OR值,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出该暴露的真实分布,从而求得真实的OR (aOR)A= (SpXn1-c) /( Sp+Se-1)B= (SpXn2-d) /( Sp+Se-1)C= n1-A

2、D= n2-B由这些数据就得到了暴露的真实分布,并求其aOR,并可按前述公式进一步求得回忆偏倚的 值。(课后习题四及此类题型,待会不再详述)实习题目课题一 表8-1不同来源研究对象估计药物与疾病关系OR值药物疾病研究对象社区人群医院病例水杨酸类药过敏水杨酸类药疲乏轻泻药运动骨骼系统疾病轻泻药关节炎风湿病安眠药循环系统疾病维生素类药过敏维生素类药外伤心脏病类药循环系统疾病心脏病类药关节炎风湿病问题如何解释表8-1中两种不同来源研究对象研究结果的差异原因据表显示,与以社区人群为研究对象相比,对以医院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所产生的偏倚大小 与方向予以测量如何控制该偏倚答案该差异由于入院偏倚根据前面所给公

3、式分别计算各类药物OR值的偏倚设多组对照,其中一个应来自社区人群,如果通过不同对照组所获得的差异不大,则可认为 无入院偏倚;相反,则提示有此偏倚存在课题二(表略)考查点:以“健康工人效应”为例讨论易感性偏倚课题背景:某些报道显示,橡胶行业工人不但总死亡率较一般人群高,而且肿瘤、心血管等 疾病死亡率也有升高的趋势。但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橡胶行业工人全死因及其他一些死因观察 死亡数低于期望死亡数。问题如何解释此现象能否说明橡胶行业职业暴露对人类健康不但没有危害而且还有保护性作用 在研究某些职业暴露的危害时,以一般人口作参比易受“健康工人效应”的影响,如何控制问题1提示:暴露组期望死亡数=暴露组实际人口

4、数X一般人口标准死亡率期望死亡数是以一般人口死亡率作参比计算所得,因此,如果暴露组与一般人口在影响 疾病或死亡的人群特征上(如年龄、性别、疾病易感性等)构成不一致时,计算出的期望死 亡数不能反映其真实的理论死亡水平。职业工人相对于一般人群是健康的,即对疾病的易感 性低,所以,观察死亡数低于期望死亡数不能说明职业暴露是保护因素。问题2提示不以一般人群作对照,设立的对照组最好能使除了研究因素之外的其它影响疾病发病或 死亡的因素与暴露组一致以一般人群作对照,所选人群应与暴露组相同地区、相同年代、相同人群构成等通过实际观察获得能够代表本地区的职工和一般人群死亡率的比值,以此为校正系数乘以研 究人群各亚

5、组预期死亡数进行校正课题三表8-5干预组应答者与无应答者随访死亡人数死因应答者(n=7455)无应答者(n=2501)冠心病1712肿瘤1010意外事故56自杀54其他1420感染25脑血管病61酒精中毒24慢性呼吸系统疾病21非冠心病心脏病13肝硬化04肺拴塞10尿毒症01消化性溃疡穿孔01合计5152问题根据7455例应答者的资料能否反映干预组的情况为什么提示:通过考虑无应答率,及两组的总死亡率和死因别死亡率是否有差异,来推断无应答者对研究的影响是否重大可能产生无应答偏倚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控制和处理此偏倚原因:调查者:遗漏、研究目的不明确,技巧、项目设置不当等;调查方式:信函调查 电话调查=

6、24/37=Sp=3的8=3.真实分布病例对照暴露5727非暴露194224合计251251aOR=bias=4.如何避免该偏倚:1. 选择一个与暴露史有联系的鲜明的记忆目标帮助研究对象联想回忆2. 尽量使用客观记录资料3. 加强宣传使研究对象了解研究的重要性课题五食管癌危险因素探讨表3食管癌与对照的吸烟史比较食管癌对照合计吸烟309(a)208(b)517(n )不吸烟126(c)243(d)1369(n )2合计435(m )1451(m)2886(N)X2 =P, OR=95%的可信范围是在之间在资料中886例食管癌病人与对照中有586例饮酒.食管癌与饮酒的关系食管癌 对照饮酒32825

7、8不饮酒107193x 2 =, OR=因此饮酒与食管癌有联系,而生活中饮酒与吸烟关系密切,所以饮酒可能是混杂因素分层分析分层分析是按照某种特征(如年龄、性别等)把研究人群分为不同的层次(层),然 后分别分析各层中暴露与疾病的关联。意义:既可以识别混杂因素,也可以控制混杂,同时提高检验效率。举例:食管癌与吸烟的研究时,考虑饮酒为混杂因素,则按是否饮酒进行分层分析。1、按饮酒与否进行分层按饮酒与否分层分析食管癌与吸烟的关系饮酒不饮酒吸烟不吸烟合计吸烟不吸烟合计病例组265633284463107对照组15110725857136193合计416170586101199300OR2.981.67饮

8、酒者中吸烟的OR稍高于不分层时OR不饮酒者中吸烟的OR较低更表明饮酒是混杂因素,加强吸烟的作用2.进行齐性检验消除饮酒与否的影响,就要计算这两组人群合并的x2与OR值,而在此之前必须先作齐 性检验齐性检验可参照有关书籍两组人群OR值没有明显差别,用统计学方法消除混杂作用影响,求合并OR值,有显着 差异,不宜再计算合并OR值本例齐性检验的结果无显着差异3.计算合并OR与x2值合并M -H合并ORM H食管癌与吸烟关系的病例对照整理表aiE(a)iV(a)i饮酒者265232.8529.79不饮酒者4436.0215.42Z309268.8745.21合并=34.74以09 - 268.7 - 0.5上Z 2 Jm - h45.21合并ORM - H(265 x 顶7? + (44 x 136300)(63 x15/586)+ 63 x 57,300)=2.42合并X 2与合并OR较未调整的X 2与OR为低,但吸烟与食管癌之间仍有统计学意义:吸 烟与食管癌有显着相关,饮酒是吸烟与食管癌之间的混杂因素能加强吸烟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