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卷二十一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784202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隋书卷二十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隋书卷二十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隋书卷二十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隋书卷二十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隋书卷二十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隋书卷二十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隋书卷二十一(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隋书卷二十一百官上 ?易?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既陈,贵贱位矣。是以圣人法乾坤 以作那么,因卑高以垂教,设官分职,锡珪胙土。由近以制远,自中以统外。内那么公 卿大夫士,外那么公侯伯子男。咸所以协和万邦,平章百姓,允厘庶绩,式叙彝伦。 其由来尚矣。然古今异制,文质殊途。或以龙表官,或以云纪职。放勋即分命四子, 重华乃爰置九官,夏倍于虞,殷倍于夏,周监二代,沿革不同。其道既文,置官弥 广。逮于战国,戎马交驰,虽时有变革,然犹承周制。秦始皇废先王之典,焚百家 之言,创立朝仪,事不师古,始罢封侯之制,立郡县之官。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 揆,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自余众职,各有司存。汉高祖除暴宁

2、乱,轻刑约法, 而职官之制,因于嬴氏,其间同异,抑亦可知。光武中兴,聿遵前绪,唯废丞相与 御史大夫,而以三司综理众务。洎于叔世,事归台阁,论道之官,备员而已。魏、 晋继及,大抵略同,爰及宋、齐,亦无改作。梁武受终,多循齐旧,然而定诸卿之 位,各配四时,置戎秩之官,百有余号。陈氏继梁,不失旧物。高齐创业,亦遵后 魏,台省位号,与江左稍殊,所有节文,备详于志。有周创据关右,日不暇给,洎 乎克清江、汉,爰议宪章。酌禜镐之遗文,置六官以综务,详其典制,有可称焉。 高祖践极,百度伊始,复废周官,还依汉、魏。唯以中书为内史,侍中为纳言,自 余庶僚,颇有损益。炀帝嗣位,意存稽古,建官分职,率由旧章。大业三年

3、,始行 新令。于时三川定鼎,万国朝宗,衣冠文物,足为壮观。即而以人从欲,待下假设仇, 号令日改,官名月易。寻而南征不复,朝廷播迁,图籍注记,多从散逸。今之存录 者,不能详备焉。 梁武授命之初,官班多同宋、齐之旧,有丞相、太宰、太傅、太保、大将军、 大司马、太尉、司徒、司空、开府仪同三司等官。诸公及位从公开府者,置官属。 有长史、司马、谘议参军,掾属从事中郎、记室、主簿、列曹参军、行参军、舍人 等官。其司徒那么有左、右二长史,又增置左西掾一人,自余僚佐,同于二府。有公 那么置,无那么省。而司徒无公,唯省舍人,余官常置。开府仪同三司,位次三公,诸 将军、左右光禄大夫,优者那么加之,同三公,置官属。

4、 特进,旧位从公。武帝以邓禹列侯就第,特进奉朝请,是特引见之称,无官定 体。于是革之。 尚书省,置令,左、右仆射各一人。又置吏部、祠部、度支、左户、都官、五 兵等六尚书。左右丞各一人。吏部、删定、三公、比部、祠部、仪曹、虞曹、主客、 度支、殿中、金部、仓部、左户、驾部、起部、屯田、都官、水部、库部、功论、 中兵、外兵、骑兵等郎二十三人。令史百二十人,书令史百三十人。 尚书掌出纳王命,敷奏万机。令总统之。仆射副令,又与尚书分领诸曹。令阙, 那么左仆射为主。其祠部尚书多不置,以右仆射主之。假设左、右仆射并阙,那么置尚书 仆射以掌左事,置祠部尚书以掌右事。然那么尚书仆射、祠部尚书不恆置矣。又有起 部

5、尚书,营宗庙宫室那么权置之。事毕那么省,以其事分属都官、左户二尚书。左、右 丞各一人,佐令、仆射知省事。左掌台内分职仪、禁令、报人章,督录近道文书章 表奏事,纠诸不法。右掌台内藏及庐舍、凡诸器用之物,督录远道文书章表奏事。 凡诸尚书文书,诣中书省者,密事皆以挈囊盛之,封以左丞印。自晋以后,八座及 郎中多不奏事。天监元年诏曰:“自礼闱陵替,历兹永久,郎署备员,无取职事。 糠粃文案,贵尚虚闲,空有趋墀之名,了无握兰之实。曹郎可依昔奏事。自是始 奏事矣。三年,置侍郎,视通直郎。其郎中在职勤能,满二岁者,转之。又有五都 令史,与左、右丞共知所司。旧用人常轻,九年诏曰:“尚书五都,职参政要,非 但总领众

6、局,亦乃方轨二丞。顷虽求才,未臻妙简,可革用士流,每尽时彦,庶同 持领,秉此群目。于是以都令史视奉朝请。其年,以太学博士刘纳兼殿中都,司 空法曹参军刘显兼吏部都,太学博士孔虔孙兼金部都,司空法曹参军萧轨兼左户都, 宣毅墨曹参军王颙兼中兵都。五人并以才地兼美,首膺兹选矣。驾部又别领车府署, 库部领南、北武库二署令丞。 门下省置侍中、给事黄门侍郎各四人,掌侍从左右,摈相威仪,尽规献纳,纠 正违阙。监令尝御药,封玺书。侍中高功者,在职一年,诏加侍中祭酒,与侍郎高 功者一人,对掌禁令,公车、太官、太医等令,骅骝厩丞。 集书省置散骑常侍、通直散骑常侍各四人。员外散骑常侍无员。散骑侍郎、通 直郎各四人。又

7、有员外散骑侍郎、给事中、奉朝请、常侍侍郎,掌侍从左右,献纳 得失,省诸奏闻文书。意异者,随事为驳。集录比诏比玺,为诸优文策文,平处诸 文章诗颂。常侍高功者一人为祭酒,与侍郎高功者一人,对掌禁令,纠诸逋违。 驸马、奉车、车骑三都尉,并无员。驸马以加尚公主者,无班秩。 散骑常侍、通直散骑常侍、员外散骑常侍,旧并为显职,与侍中通官。宋代以 来,或轻或杂,其官渐替。天监六年革选,诏曰:“在昔晋初,仰惟盛化,常侍、 侍中,并奏帷幄,员外常侍,特为清显。陆始名公之胤,位居纳言,曲蒙优礼,方 有斯授。可分门下二局,委散骑常侍尚书案奏,分曹入集书。通直常侍,本为显爵, 员外之选,宜参旧准人数,依正员格。自是散

8、骑视侍中,通直视中丞,员外视黄 门郎。 中书省置监、令各一人,掌出内帝命。侍郎四人,功高者一人,主省内事。又 有通事舍人、主事令史等员,及置令史,以承其事。通事舍人,旧入直閤内。梁用 人殊重,简以才能,不限资地,多以他官兼领。其后除通事,直曰中书舍人。 秘书省置监、丞各一人,郎四人,掌国之典籍图书。著作郎一人,佐郎八人, 掌国史,集注起居。著作郎谓之大著作,梁初周舍、裴子野,皆以他官领之。又有 撰史学士,亦知史书。佐郎为起家之选。 御史台,梁国初建,置大夫,天监元年,复曰中丞。置一人,掌督司百僚。皇 太子已下,其在宫门行马内违法者,皆纠弹之。虽在行马外,而监司不纠,亦得奏 之。专道而行,逢尚书

9、丞郎,亦得停驻。其尚书令、仆、御史中丞,各给威仪十人。 其八人武冠绛韝,执青仪囊在前。囊题云“宜官吉以受辞诉。一人缃衣,执鞭杖, 依列行,七人唱呼入殿,引喤至阶。一人执仪囊,不喤。属官治书侍御史二人,掌 举劾官品第六已下,分统侍御史。侍御史九人,居曹,掌知其事,纠察不法。殿中 御史四人,掌殿中禁卫内。又有符季节史员。 谒者台,仆射一人,掌朝觐宾飨之事。属官谒者十人,掌奉诏出使拜假,朝会 摈赞。高功者一人为假史,掌差次谒者。 诸卿,梁初犹依宋、齐,皆无卿名。天监七年,以太常为太常卿,加置宗正卿, 以大司农为司农卿,三卿是为春卿。加置太府卿,以少府为少府卿,加置太仆卿, 三卿是为夏卿。以卫尉为卫尉

10、卿,廷尉为廷尉卿,将作大匠为大匠卿。三卿是为秋 卿。以光禄勋为光禄卿,大鸿胪为鸿胪卿,都水使者为太舟卿,三卿是为冬卿。凡 十二卿,皆置丞及功曹、主簿。而太常视金紫光禄大夫,统明堂、二庙、太史、太 祝、廪牺、太乐、鼓吹、乘黄、北馆、典客馆等令丞,及陵监、国学等。又置协律 校尉、总章校尉监、掌故、乐正之属,以掌乐事。太乐又有清商署丞,太史别有灵 台丞。诏以为陵监之名,不出前诰,且宗庙宪章,既备典礼,园寝职司,理不容异, 诸正陵先立监者改为令。于是陵置令矣。 国学,有祭酒一人,博士二人,助教十人,太学博士八人。又有限外博士员。 天监四年,置五经博士各一人。旧国子学生,限以贵贱,帝欲招来后进,五馆生皆

11、 引寒门俊才,不限人数。大同七年,国子祭酒到溉等,又表立正言博士一人,位视 国子博士。置助教二人。 宗正卿,位视列曹尚书,主皇室外戚之籍。以宗室为之。 司农卿,位视散骑常侍,主农功仓廪。统太仓、导官、籍田、上林令,又管乐 游、北苑丞,左右中部三仓丞,荚库、荻库、箬库丞,湖西诸屯主。天监九年,又 置劝农谒者,视殿中御史。 太府卿,位视宗正,掌金帛府帑。统左右藏令、上库丞,掌太仓、南北市令。 关津亦皆属焉。 少府卿,位视尚书左丞,置材官将军、左中右尚方、甄官、平水署、南塘邸税 库、东西冶、中黄、细作、炭库、纸官、柴署等令丞。 卫仆卿,位视黄门侍郎,统南马牧、左右牧、龙厩、内外厩丞。又有弘训太仆,

12、亦置属官。 卫尉卿,位视侍中,掌宫门屯兵。卿每月、丞每旬行宫徼,纠察不法。统武库 令、公车司马令。又有弘训卫尉,亦置属官。 廷尉卿,梁国初建,曰大理,天监元年,复改为廷尉。有正、监、平三人。元 会,廷尉三官与建康三官,皆法冠玄衣朝服,以监东、西、中华门。手执方木,长 三尺,方一寸,谓之执方。四年,置胄子律博士,位视员外郎。 大匠卿,位视太仆,掌土木之工。统左、右校诸署。 光禄卿,位视太子中庶子,掌宫殿门户。统守宫、黄门、华林园、暴室等令。 又有左右光禄、金紫光禄、太中、中散等大夫,并无员,以养老疾。 鸿胪卿,位视尚书左丞,掌导护赞拜。 太舟卿,梁初为都水台,使者一人,参军事二人,河堤谒者八人。

13、七年,改焉。 位视中书郎,列卿之最末者也。主舟航堤渠。 大长秋,主诸宦者,以司宫闱之职。统黄门、中署、奚官、暴室、华林等署。 领军,护军,左、右卫、骁骑、游骑等六将军,是为六军,又有中领、中护, 资轻于领、护。又左右前后四将军,左右中郎将,屯骑、步骑、越骑、长水、射声 等五营校尉,武贲、冗从、羽林三将军,积射、强弩二军,殿中将军、武骑之职, 皆以分司丹禁,侍卫左右。天监六年,置左右骁骑、左右游击将军,位视二率。改 旧骁骑曰云骑,游击曰游骑,降左右骁、游一阶。又置硃衣直阁将军,以经为方牧 者为之。其以左右骁、游带着者,量给仪从。 太子太傅一人,位视尚书令。少傅一人,位视左仆射。天监初,又置东宫常

14、侍, 皆散骑常侍为之。 詹事,位视中护军,任总宫朝。二傅及詹事,各置丞、功曹、主簿。五官、家 令、率更令仆各一人。家令,自宋、齐已来,清流者不为之。天监六年,帝以三卿 陵替,乃诏革选。家令视通直常侍,率更、仆视黄门三等,皆置丞。中大通三年, 以昭明太子妃居金华宫,又置金华家令。 左、右卫率各一人,位视御史中丞。各有丞。左率领果毅、统远、立忠、建宁、 陵锋、夷寇、祚德等七营,右率领崇荣、永吉、崇和、细射等四营。二率各置殿中 将军十人,员外将军十人,正员司马四人。又有员外司马督官。共屯骑、步兵、翊 军三校尉各一人,谓之三校。旅贲中郎将、冗从仆射各一人,谓之二将。左、右积 弩将军各一人。门大夫一人,

15、视谒者仆射。 中庶子四人,功高者一人为祭酒。行那么负玺,前后部护驾。 中舍人四人,功高者一人,与中庶子祭酒共掌其坊之禁令。又有通事守舍人、 典事守舍人、典法守舍人员。 庶子四人,掌侍从左右,献纳得失。高功者一人,与高功舍人共掌其坊之禁令。 舍人十六人,掌文记。通事舍人二人,视南台御史,多以余官兼职。典经局洗 马八人,位视通直郎。置典经守舍人、典事守舍人员。又有外监殿局,内监殿局, 导客局,斋内局,主玺、主衣、扶侍等局,门局,锡库局,内厩局,中药藏局,食 官局,外厩局,车厩局等,各置有司,以承其事。 皇弟、皇子府,置师,长史,司马,从事中郎,谘议参军,及掾属中录事、中 记室、中直兵等参军,功曹史,录事、记室、中兵等参军,文学,主簿,正参军、 行参军、长兼行参军等员。嗣王府那么减皇弟皇子府师、友、文学、长兼行参军。蕃 王府那么又减嗣王从事中郎,谘议参军,掾属录事、记室、中兵参军等员。自此以下, 那么并不登二品。 王国置郎中令、将军、常侍官。又置典祠令、庙长、陵长、典医丞、典府丞、 典书令、学官令、食官长、中尉、侍郎、执事中尉、司马、谒者、典卫令、舍人、 中大夫、大农等官。嗣王国那么唯置郎中令、中尉、常侍、大农等员。蕃王那么无常侍。 自此以下,并不登二品。 诸王皆假金兽符第一至第五左,竹使符第一至第十左。诸公侯皆假铜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